杂志汇当代电视

“一带一路”系列专题片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王可
《我的青春在丝路》摄制组在柬埔寨茶胶寺拍摄第四期节目《吴哥窿的拼图者》提起主旋律新闻专题片,留给观众的印象往往是教科书化、缺乏新意。然而,最近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和湖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湖南台)新闻中心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却获得了网友710万的点击;此外,湖南都市频道制作的《湘遇一带一路》专题片也收获了满满的社会效应。观众纷纷表示主旋律专题片“接地气”了,愿意主动在网络平台上搜索收看。那么,湖南台在制作主旋律新闻专题片过程中究竟有何法宝,能做到“叫好又叫座”?

一、关注节目受众,第一人称贴近人民生活

1.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使受众更具认同感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是双向的。受众不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上有着某种自主和能动性。这就需要电视人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及时准确捕捉到重要的、新鲜的新闻选题和新闻来源。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是有趣且高频率的,以受众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下,吸引数量更多且具有差异性,隶属于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受众。《我的青春在丝路》《湘遇一带一路》两部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题的主旋律专题片,真正做到了以受众需求为核心,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进行报道。

2017年9月,湖南都市频道推出特别报道《湘遇一带一路》,记者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独家记录了“湘品出湘”进入世界各地寻常百姓家的全过程,见证了“湘企出海”所促成的贸易繁荣,感受到“湖南制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发展带来的变化。年轻记者卢国忠登船从长沙新港出发,途经岳阳、武汉、太仓、上海等重要港口城市,前往东南亚与湖南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泰国,讲述当代海上丝路的新发现,记录“湘品出湘”、“湘企出海”的跨地域文化经贸交流。节目中设置的《船长日记》就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展开描述,记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更易让受众产生认同感。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记者的体会,这样的报道不仅能调动受众兴趣,还能获得受众的信任,使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

2.内视角叙事使节目更“接地气”

除了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故事主人公的“内视角叙述”也让人耳目一新。内视角叙事即“叙述者=人物”,叙事者模拟事件的主体向观众展示和讲述自己的故事。在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拍摄中采用这种叙事方式,能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新闻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使受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不自觉地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自己的情感反映和道德评价。

2018年2月,电视专题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登陆芒果TV。该片共分5期,由5位中国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串起,节目组远赴“一带一路”沿线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和埃塞俄比亚这5个国家,平均每地拍摄周期约12天,围绕水稻种植、文物修复、铁路修建等领域,通过真实记录,全面展示了5位青年的“热血青春”和“丝路记忆”。节目每期时长12分钟,均以故事主人公的“内视角”进行讲述,如第一集《我在巴基斯坦种水稻》,伴随着极具异域风情的音乐,以及城市、人群、稻田的快切镜头,直接将受众带入故事的发生地。“我叫蔡军,今年33岁,我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古拉奇镇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纪录片以主人公蔡军一天的工作为主线,讲述他在异国他乡种植水稻的故事,从最开始只能“靠天吃饭”,逐渐转变为接受科学的种植方法,并最终实现粮食由500公斤每亩提升到900公斤每亩的增产效果,蔡军本人也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还被当地的农场主阿迪克盛情邀请去参加当地最盛大的宰牲节。该片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用事实和事例印证“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人民的事业,给沿线国家带来的不仅是好技术,还有未来的希望,更是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呈现。

二、主动议程设置,白描手法传递中国声音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一定时期内,媒体关注程度高的议题,通常可以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合作共赢”系列报道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受众的关注点,有效传递了中国声音。

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例,片头以蒲公英的视角作为开篇,清新风格扑面而来。蒲公英的特征就是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与“一带一路”援建者的特质相符。随着蒲公英飘散的场景更替,镜头对建设者的工作场景进行了微缩式的展现,表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集中体现。

不仅如此,节目用白描式手法刻画人物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每位主人公都有他的专属特质,也就是时下流行的“私人定制款”;每个故事都不雷同,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被广泛运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挖掘受众感兴趣的人文关怀。并不需要对在五个国家奋斗的五位青年进行过度的烘托,就能展现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以点带面,放大人物背后的行业特质,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白描的表现方式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把个人情感放进大背景中,融入理性思索,让专题片具有强烈的唯一性和高度的“独家新闻性”,讲故事的方式更加轻松有趣,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不仅如此,《我的青春丝路》在记录的同时还有一种“索引”功能:不管是观察青年背井离乡为实现中国梦而抛洒青春热血,还是为沿“带”沿“路”的国家、地区共享中国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成果感到自豪,或是感受中国青年与当地人在此契机下逐渐民心相通,这些都激发了受众的认知欲望,使其愿意去了解更多发生在“一带一路”的正能量故事。

三、叙述角度多维度,增强故事表现力

内容和制作相辅相成,是一个好作品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航拍、数据可视化、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正成为常规新闻报道的重要辅助手段。“合作共赢”系列报道通过传播手段创新,有效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湘遇一带一路》通过“海、陆、空”多维度的视角,全方位记录了湘企出海的全过程,航拍、5D等手段的加入也让节目更显大气,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报道中,记者李中跟随“湘欧快线”,全程见证了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的繁荣,中联重科和白俄罗斯企业强强联手打通当地市场,实现湘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升级,而欧洲的红酒、奶粉等产品也通过湘欧班列运回湖南。湖南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倍受欢迎,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充分肯定,都让记者李中在国外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自豪感油然而生。整个策划报道通过湖南人耳熟能详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远大住工、醴陵瓷器、浏阳烟花等湖南企业和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生存发展情况,向观众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给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纵观《湘遇一带一路》报道,阔步“走出去”的湘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打开良好局面,提高了自身商品的质量、完善了服务体系,最终在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与经济交流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稳步促进经济质量效率性集约增长。经济学专家建议,湖南企业与湖南制造要更好地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依靠核心竞争力,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捕捉未来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机遇。湖南卫视都市频道在本次报道中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平台联合发力,通过“一带一路”中的湖南故事,让观众感受大湖南的“国际化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为我们“廓清”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电视人要切实做好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在国际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构建起一个负责任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形象。为此,我们应加强民心相通,不断发掘“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友好桥梁的故事,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构筑起友好交往的桥梁纽带。“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资金、技术、设备,也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动力。讲述中国人的文化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沿线国家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归根到底是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许许多多的中国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讲好这样的故事,是当前最迫切的文化沟通。我们电视人,则是文化沟通中极为重要的桥梁与纽带。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责编:倪啸)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

给地标建筑讲段往事

电视剧《煮海》研讨会纪要

初心不改 牢记使命

简析《沙海老兵》在人物塑造方式上的探索

从《恋爱先生》看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