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大国根基》: 躬耕时代沃土 志载华夏千秋

作者:时郁婷
2018年2月,纪录片《大国根基》登陆央视纪录频道,作为首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品,该片全方位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发展、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建设成果。其创新价值在于,将传统的农业主题与智能科技相结合、将专业的科普教育与大众的真实经验相结合,在确保客观性的基础上,用严丝合缝的叙事逻辑征服了观众。本文将根据该片的专业性、前沿性、全面性,在气韵浑厚的艺术表达中找寻农业题材纪录片的焕新之道。

一、寓教于农,构建农业专业视角

农业是华夏民族古老而又强韧的社会发展力,它真实地存在于国民生活之中,其重要性却鲜有人知,这为农业题材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天然契机,该片凭借其重要的科普教育功能,为宣传普及农业知识提供了一个大众化的全新途径。从创作背景而言,纪录片《大国根基》可谓是完全立足于当下,以农业现代化进入攻坚期为时代背景、以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生产为空间背景、以国家聚焦“三农”问题为社会背景,这三者共同决定了该片的国家视野与立意深度。因此,该片所要谈论的不仅仅是农业知识问题,更是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

不同于其它纪录片偏向于影视化的制作团队,《大国根基》将农学专业知识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以农业部为指导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技术支持单位,更有十余人的专家顾问团队,这些都确保了作品的知识储量与正确导向,是纪录片客观性的重要体现。在学术严谨的前提下,该片才得以施展精湛的叙事构思,创作团队没有延续大部分纪录片片段化、拼凑式的情节安排,而是在一集50分钟的时长内,安排一条完整的主题线索,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叙事链条。东北冰雪纷飞的渔场、西南云雾氛氲的鲜花谷、中原腹地的金秋麦浪,该片每集的行迹都覆盖大半个中国,却又能严格按照递进关系进行排布,可见该片在创作立项阶段已有了完备的叙事策划,最终才能拥有“万变不离其宗”的精神凝聚力。以第三集《希望的田野》为例,本集从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出发,点明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实国情,进而引出农业联合生产势在必行的观点。在明确立论后,再沿着农业组织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思路插入事例,从重庆南川的黄梨家庭农场到浙江姚浜村的合作社再到奉节的脐橙股份公司,公司采用农户、管理者、股东理事会的人员搭配,将农产品带入到现代社会的标准经营模式下,真正实现了农业经济规模化。三个事例在空间上拥有足够的地域跨度,在内涵关系上层层递进,在证明选材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同时,也再次强调了该片滴水不漏的叙事逻辑。

与散文般风雅流畅的人文纪录片相比,农业题材纪录片显然更注重说理性,旨在通过影像记录与具体事例客观地呈现我国“三农”问题的真实面貌。因此,《大国根基》中极少见到华而不实的虚浮文藻,大部分事例都采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如泥土般质朴的叙述,便于观众在陌生的农业主题中提纲挈领,牢牢抓住片中叙事主干的有效信息。

二、科技兴农,聚焦农业前沿成果

作为“大国系列”纪录片的终章,该片所要彰显的是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农业自信,摒弃小农经济故作清高的姿态,将尖端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共同致力于全人类21世纪的绿色革命。因此,《大国根基》提高了农业科技与自主知识产权在片中所占的比重,用第二集《第一推动力》、第四集《农业重器》专门讲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及其附属设施的更新换代,以一部国家级纪录片的权威口吻,重申了第一产业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对大众而言,农业尖端技术是十分陌生的,该片为了化解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在解读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创新性地采用了“1+1”的搭配模式,即一位权威农学专家与一位一线农业劳动者相结合,共同为观众现身说法,用理论联系实践的双重话语帮助大众理解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及其造福大众、改造生活的实际价值。双线叙事是片中常见的情节结构,在介绍弱筋小麦改良计划时,镜头切入到小麦专家王振旭与糕点师李元博两人的生活当中,素不相识的他们因面粉结缘,王振旭用十余年的时间亲身引导河南农户种植弱筋小麦,其生产出的优质面粉改变了李元博依靠进口材料制作糕点的习惯。纯净质朴的田间镜头下,你来我往的运输间,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片中弱筋小麦的故事讲述了蕴藏在一颗种子中的巨大能量,那么河北的盐碱地改造、甘肃的无土栽培技术、深圳的植物工厂等事例,则汇集了华夏广大农业工作者的智慧,用科技之光与人类文明的汗水,代替了自然界亘古不变的阳光雨露。镜头延续了“1+1”的双重视角,为观众铭刻下华北农村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一片片生态鱼塘的变化,记录下无土栽培与大棚滴灌技术为酒泉石滩带来的一场甘霖,追踪着绿色蔬菜从智能工厂到餐桌上的完整一天。《大国根基》用洞若观火的时代眼光,追寻着一个农业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点滴,无论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的农民,还是讲求创新造福社会的技术人员,都是在城镇化浪潮中激流勇进的猛士,他们用农业尖端科技势不可挡的锐气,守护着从黝黑泥土中散发出的大国底气。

不仅如此,该片还以专访的形式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农业大家,如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首位“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何康、培育60余种水稻的农学教授陈立云等。当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先生站在禾苗青青的海南试验田前,面对镜头讲述他的“禾下乘凉梦”,当陈立云教授在自主研发的水稻田间用乡音唱起《荷塘月色》,片中的这些场景都重新定义了农业科学家在大众眼中的形象,他们卓众功勋的背后,是一捧春泥般朴实无华的生活。该片通过走近大家的形式,引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亲身感悟这份微言大义的力量,对农业伟人的讴歌与讲述科技成果之间形成灵活的互补关系,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粒种子灌溉收割的过程,更洞悉了它背后的人格寄托。

三、以农为本,解读农业全面发展

多角度、全景式展现我国农业建设成果,是《大国根基》与其他农业纪录片的根本不同之处。它将“农业”一词的范畴不断扩大,行至祖国的大江南北,选材自农林牧渔、加工养殖等多个行业,将传统意义上的种植业向现代领域下的农业概念延伸。它将“农业”一词的内涵不断深化,涵盖了食品安全问题、“三农”问题、国际推广等时事热点,片中的农业主题早已不再是经济产业的代称,而是我国广袤农村数亿人的精神共同体。

短短六集的纪录片,不足三百分钟的时长,却浓缩了农业作物、科技、土地关系、生产工具、产业链、农业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大国根基》在信息量上已远远超越了同类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别出心裁地将食品这一视角纳入了农业主题。第五集《从农田到餐桌》中,北京烤鸭、阳澄湖大闸蟹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域美食纷纷登场,颇具观赏性的镜头不仅让观众在视觉上大快朵颐,也证明了食物是农业最灿烂的归宿。该片在挖掘地域美食的同时,并没有忘却一部农业纪录片的本职担当,深入各地养殖场、加工厂进行实地取景,用安全绿色的食品来满足国人对农业的期许。第六集《绿水青山》更是从人力资源与土地的关系说起,以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一味承袭传统文化中的人地关系,用守旧的观点去束缚农业思想。能够自主甄别农业观念,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地看待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全片最根本的价值导向,农业思想这一视角的引入,将前五集的各类事例联结在一起,由点及面再到最终的内涵统一,实现了该片的内涵升值。

作为一部说理性、权威性极强的纪录片,仅有独特的视角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详实丰富的资料、缜密的论证,才能真正唤醒观众内心的大国底气。该片在讲述水利工程发展时,使用了数据资料、影像记录、模拟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贯通古今,从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讲起,步步深入至上世纪的红旗渠、当下的武都引水工程,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便于观众理解主题,更与前文提到的链条式叙事相呼应。其中,在涉及到都江堰与红旗渠的内容时,由于水利工程结构复杂,片中还专门辅助了简化线图来进一步解说,将抽象的工程构造化繁为简,迎合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求。可见,《大国根基》全景式的展现农业,不仅体现在选材的广阔视角上,更是将每一个事例、每一项成果阐释到位,开掘影像镜头背后的文化积淀,为铸就大国担当与农业自信奠定了人文信仰。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纪录片《大国根基》以蔚为大观的全景视角,重申了农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地位。该片改变了传统纪录片的中心式叙事,将事例间的并列关系变为递进关系,链条式的叙事衔接自然,不见凑泊痕迹。此外,片中用极具时代价值的话语,传递出科技兴农的价值观,改变了大众眼中农业机械式劳动的刻板印象,既有砥砺前行、乘风破浪的锐气,又有稳固根基、本固邦宁的底气,方才不失权威纪录片的大国话语。

(作者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学院/责编:胡斌毅)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与传播特征探析

给地标建筑讲段往事

电视剧《煮海》研讨会纪要

初心不改 牢记使命

简析《沙海老兵》在人物塑造方式上的探索

从《恋爱先生》看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