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到香港参加亚洲珠宝展,虽然拿了许多订单,但是不少外商居然不知道义乌。“我们就用圆规在地图上画,让他们知道,义乌距离上海只有6小时车程。”这件事,周晓光至今耿耿于怀。
在义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一名长期在上海做贸易的外商,无意中在商品包装纸中发现了一张义乌的报纸,才知道义乌小商品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WTO,义乌小商品市场再次转向。2002年10月,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投入营运。这是义乌的第六代市场,也是顺应国际化趋势兴起的现代化市场。截至目前,来自义乌的小商品已辐射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浙江全省八分之一 ,跨境电商零售额占全省二分之一 ,全国四分之三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义乌注册。
7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北京等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其中,义乌是唯一的县级市。
华侨华商是最早的推动者
义乌市副市长施文臻认为,义乌市场国际化, 最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是华侨华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华侨华商到义乌,生意非常好做。我记得有位华侨曾说,在义乌做一个月贸易,比在欧洲做20年赚得还多。”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此前的10月份,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动工兴建, 一年后投入运营,以全新的市场环境迎接各国客商。
同样在2002年,举办了7年之久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且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展会。2005年,义乌国际贸易额首次超过国内贸易额,标志着义乌市场从以内贸为主转向外贸为主。目前义乌市场的外向度已经超过65%。
民企打通最长中欧班列路线
“义新欧”中欧班列,被称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也是目前所有中欧班列中,唯一由民营企业运营的班列。这趟班列的运行,让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迅速增长。
2017年,49列“义新欧”回程班列共带回3670个标箱,同比激增822%。同样在2017年,义乌市场出口额增长超过4%,进口额增长则超过了25%。
“义新欧”既是义乌对外开放“无中生有”的典型案例,也是义乌新一代商人的梦想延续。
2014年11月18日,满载82个集装箱标箱小商品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始发,经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 最后到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全长13000多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几乎横贯整个欧洲,是目前所有中欧班列线路中最长的一条。
在此之前,这家来自义乌的民营企业,突破层层体制障碍,历时33个月走完全部审批程序。2013年4月,首趟从义乌出发直达中亚的班列开通。
陆上开放的义乌,同样谋求向海而生。通过对接浙江省“十三五”时期重大战略平台——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接入以宁波舟山港、义乌陆港、甬金高速、金甬舟铁路为支撑,集江、海、河、铁路、公路、航空六位一体的立体联运综合枢纽,助力义乌构建更大的对外开放格局。
各类展会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走向世界的另一只推手。如今,每年上百个大小展会,就在周晓光的“主场”举行。其中,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义乌电子商务博览会,已成为展会中的品牌项目。尤其是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仅次于广交会和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中国第三大国际性展会。
德国厂家给义乌贴牌代工
行走在义乌,能感受到小商品被大市场推着走向世界的脚步,也能感知“世界超市”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迫切心情。
吉茂科技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被义乌的电商环境吸引,创始人贾才民2010年就来义乌创业。临近晚餐时间,公共办公区内,7个语种的员工,正在挑战时差带来的疲劳。这是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一个缩影。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上,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集中展示了工艺礼品、日用家居、母婴保健等10万余种境外日用消费品。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的进口商品馆,就像进入了一个小型博览会,来自全球的4.5万余种特色商品汇聚于此。
王东的厨具商店就在进口商品馆,270多平方米的店铺内,摆满了来自德国的品牌厨具。
2008年,在德国经营义乌小商品的王东,也被义乌鼓励进口的政策吸引,回义乌老家发展,还带回了德国品牌厨具。“10年前,中国老百姓对德国厨具的认知度不够,这几年变化很大,德国厨具的品质已经被广泛认可。”王东说。
意识到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王东,改变原来只给国外品牌做分销的经营模式,在德国注册了一个名为“女厨师”的锅具品牌,并利用德国技术和工艺制造。“原来我们给德国产品贴牌代工,现在让德国厂家给我们贴牌代工。”王东说, 一模一样的锅具,因为品牌和销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口锅的售价能降低400多元。
王东不是孤例。在义乌,越来越多的商户,在扩大进口优质商品的同时,正通过转换商业模式,提升本土商品的品质。
“义新欧”中欧班列是目前所有中欧班列中,唯一由民营企业运营的班列。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