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50年的历程,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幸参加和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800kV直流输电工程。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尽了自己的力量。”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说。
在我国众多的电力工程建设上都留驻过李立浧的“汗水”。据了解,我国现有的7个直流输电项目,他直接参与了4个。另外3个,他是专家组负责人。2007年,李立浧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牵头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恶劣环境中电气外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在电网中的工程应用”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生于1941年的李立浧如今已经77岁,但仍活跃在电力行业的建设与教学上,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作为著名的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李立浧当初是如何与“电”打上交道?对于中国电力事业发展,他又有怎样的看法?
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我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有强烈的上学求知愿望,但直到快十岁的时光才正式进入学堂。”李立浧说,农村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老师认真教书育人,他也刻苦好学,小学时跳了级。小学毕业考上江苏省重点中学——盐城中学,李立浧在那里度过了六年中学时光,1961年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李立浧与“电”结缘是在大学。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在电机工程系高电压技术专业学习。“我是1967届的毕业生,当初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8年9月我就走出学习和生活了7年的清华大学校园,怀着‘服从国家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踏上去兰州的列车,开始了16年的西北之旅。”李立浧说。
当时,他被分配到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建设局送变电工程公司。他回忆,白天与队友们奔波在工地上;夜晚,他常常坐在煤油灯下看书,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从1968年起,我正式投入到中国电力事业之中,开始了电力工程建设与研究工作。到2018年,已经整整50年了。”李立浧感叹道。
中国电力科技人员的自力更生
李立浧参加工作后,就不断开创电力工程建设的多个“第一”。但是在这过程中,他也面对过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一开始没有国外技术资源支持下,中国的电力科技人员只能自力更生,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技术研究。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参与建设中国第一个330kV的交流输电工程——当时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送出工程。在那时的环境与技术条件下,我们集中了一个研究队伍,经常坐在一起进行切磋研究。那时候环境非常艰苦,经常要到野外去勘查工程线路。农村没有电,我那个时候的近视度数是500多度。但因为常年在煤油灯下看书,离开甘肃的时候已经到了将近2000度了。”李立浧说。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电网设备引进项目——平顶山至武昌500kV的交流输电工程开始建设,这也是中国第一个500kV的交流输电工程建设。李立浧带领队伍参与和组织了工程建设。
“当时国内从日本引进了一种钢板轧机,是中国汽车工业所急需的设备,这是为武汉钢铁引进日本的一米七轧机服务的;轧机启动的冲击电力负荷很大,当时的电网容量没法支撑,所以就要进行这个500kV输电工程的建设。当时国内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我们引进了一部分设备,另外自己制造了一部分设备,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个500kV交流输电工程。”李立浧回想道。
李立浧院士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一个成套引进的电网设备项目——±500kV葛洲坝到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开始建设。李立浧担任了技术和工程负责人以及对外谈判总代表,主持项目的技术攻关、组织工程建设,负责引进技术谈判。
作为我国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都需要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而,国外企业也十分注重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保密。李立浧说,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他们不自己消化,永远也学不到别人的技术。于是在工程建设中,李立浧力主“引进技术为我所用,消化吸收中创新”。虽然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他们都一一克服了。
到了2005年,李立浧开始科技攻关,研发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技术。从理论研究、设备研发、标准和规范制定、实验验证等系统地进行技术研究和突破。
“由于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做这方面研究探索的,所以承受了太多的酸甜苦辣,而在取得成果后的欢欣更是激情澎湃。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每一步都在头脑里反复思虑。工程系统调试结束,投入运行,运行稳定,心中的石头才落地。”李立浧说。
据了解,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能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问题、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技术。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经验,创新性极强、难度极大。
中国电力事业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现今的中国电力事业发展水平,李立浧又是怎么看的?他认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过,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社会消费的电量是63000亿千瓦时,平均每个人消费电量4500多千瓦时。而美国的人均消费电量是13000多千瓦时,西欧国家和日本的人均水平是7000至8000多千瓦时。李立浧说:“从这个数据上看,中国的电力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大有可为。”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李立浧认为,电力发展为上述我国发展目标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
“但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模式,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走创新的道路。”李立浧说。
他表示,现在正在进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这也是领先世界的技术。他还提出了“透明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研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平台和数据库,研发小微智能传感器,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融合,让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展示出来,成为“透明电网”。
年轻人从事电力事业应大胆创新
“我现在不仅在南方电网公司带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而且还和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一起,创办了电力创新班,把我的工作经验、工程知识和理论相结合,为电力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说起如今的工作,李立浧认为自己经常要和年轻人打交道。
他表示,年轻人是我国电力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年轻人要想成长一定要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既要培养自己脚踏实地工作、科研的精神,也要有创新思维和魄力,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和我的团队开展多项电力科研项目,和年轻人一起工作,优势互补,工作经验和开放思维互补。我们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是非常开心的事情。”李立浧说。
作为前辈,李立浧对如今从事电力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他回想到,刚参加工作时,他是从一线电力工地的工人、技术员做起的。他向一线工人学习,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这些对他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后来,不管我是负责某一项技术工作,还是担任总工程师,或者组织特高压建设这样的大项目,我都非常仔细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认为,把分内的事做好,进而做到极致就能成为专家。这是我的心得,也是对青年的期望和勉励。”李立浧说。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