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瞭望东方周刊

一位德国生命科学家见证的中国

作者:文/马丁·毕尔(Martin Biel)(德国)
中国的优势在于,这里正在掀起一股生命科学研究和投资的浪潮,又有数量庞大的潜在病患

插画/刘俊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勤奋有余,创造力不足。但我的感觉是,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不同,更多是教育方式和文化习惯上的差异,而非创造能力上的区别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4年,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我一共来过中国二三十次,亲眼见证了中国令人惊叹的变化,特别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我来中国的主要使命,是与同济大学合作进行研究,运用基因治疗的手段,挽救因视网膜基因缺陷导致视力丧失的病例。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运用越来越广泛的先进治疗手段,即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治疗一些原本没有希望治愈的疾病,比如因视网膜缺陷致盲。

目前,基因治疗在英国和美国已经研究得非常深入,在德国应用也比较广泛,中国则稍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但正在快速追赶。

不过中国的优势在于,这里正在掀起一股生命科学研究和投资的浪潮,又有数量庞大的潜在病患,相信中国很快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迎来基因治疗的大发展。

在与同济大学的合作项目中,我也有机会与许多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起工作。

我的总体印象是,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英语水平越来越好,很多都在美国和欧洲学习过,聪明而有雄心。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勤奋有余,创造力不足。但我的感觉是,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不同,更多是教育方式和文化习惯上的差异,而非创造能力上的区别。而且,每个国家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不是盲目“学习西方”。

与欧洲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比较,中国科学家更加有雄心,对于求知和发展机会更加“饥渴”,也更加习惯于激烈的竞争,他们已经非常优秀。

他们体现出的特点,与中国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有些领域则在追赶之中,比如新药的研发。但中国的潜力巨大——我最熟悉的中国城市上海,其发展速度几乎快到令人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欧洲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德国最优秀的年轻人通常会去美国或英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年轻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和亚洲。

在一些西方曾经领先的领域,比如环境治理、能源和共享经济,欧洲都反过来要向中国学习。

因此,德国人对中国的兴趣越发浓厚,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消息经常“上头条”。即使那些没有来过中国的德国人也亲眼看到,来德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以前基本都是团队游,现在“自由行”更多,高端消费领域的主要客户之一也是中国顾客。

我非常期待未来与中国同事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

马丁·毕尔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药学系主任

 

网络科普受众

“因才施房”如何释放政策善意

新中等收入人群的餐桌消费

医保目录加减法

一台等了20年的手术

药价谈判:“以价换量”的三方共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