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附近的草原
在长江源村,1岁的达瓦彭措在奶奶的帮助下学步
草原管护员闹布桑周,搬离长江源头已十多年,“人搬下来了,心还在山上。”
“经常回山上看看,每次回去都要在沱沱河边静静地待一会儿。”抿一口酥油茶,闹布桑周口中有关“山上”的故事像流水一样舒畅,自然而真切。
“山上是我们昔日的家园,也是长江的源头。我们搬下来十几年,山上的草长得好了,水也更干净了。我们的搬迁是值得的。”闹布桑周说。
闹布桑周说的“山上”,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唐古拉山镇,今年44岁的他,30岁以前都在那里度过。
唐古拉山镇是长江源头所在。由于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受超载放牧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生态曾经退化。过去,这里的牧民群众生活艰苦。
2004年11月,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包括闹布桑周一家在内的长江源头7个村128户牧民,离开了世代生活的草原,搬迁到了青海省格尔木市郊,从此,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家园——长江源村。
如今,走进长江源村藏式风格的大门,干净宽阔的村道、红顶白墙的院落映入眼帘。在村里的广场上,村民们时常围在一起谈天说笑,非常热闹。
“取名长江源村,既有来自长江源头的意思,也寓饮水思源之意。”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大云介绍,目前,长江源村共有245户、568名村民。
65岁的长江源村的老支书更尕南杰是当年响应搬迁的第一人。他在长江源头过了大半辈子的游牧生活,目睹了过度放牧带来的草原退化,经历了几十年的困难生活,也亲身见证了搬迁后城市便利的交通、医疗、教育条件给牧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说起十多年前的“背井离乡”,他不但不后悔,反倒非常欣慰。
更尕南杰介绍,过去在山上时,一家人一年四季都住在帐篷里,靠养牛羊维持生计,一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搬迁下来后,政府不仅通过开展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发展汽车维修和藏族服饰加工等后续产业,而且实施草原奖补以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政策,家家都有稳定可观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草原上鼠害少了,野驴、野马等野生动物多了,河道里也几乎看不到垃圾了,以前干涸的小河里又有水了。”更尕南杰说,和以前相比,看病、孩子上学都很方便,尤其是孩子上学条件的改善,直接影响了一代人。
2011年,闹布桑周夫妻先后成为草原管护员,负责捡拾长江源头垃圾、巡查草原鼠害、火情,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回到”故乡。他们每次从“山上”回来,都要把“山上”的故事、草原的变化讲给孩子们听。
闹布桑周说,给孩子们讲山里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他们长江源头的变化,以后我们的子女也要继续保护那片土地、保护长江。
46岁的仁青措今年5月新开了一家超市,她给这个超市取名“格拉丹东综合超市”,因为搬迁之前,她从家里就可以看到长江的发源地格拉丹东山峰。这个经营藏服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开业仅两个月,就给她带来了1万余元的收入。
“拿我们家来说,国家的草场补贴一年有3.6万元,当草原管护员一年有2.1万元的工资收入,加上超市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仁青措说,大家手上都宽裕,村里的生意也好做。
秦大云介绍,长江源村现有172名草原管护员、23名湿地管护员,每个月工资都是1800元。此外,全村外出务工的有75人,加上从事运输、汽车修理的人,长江源村现在可以说“家家有产业”。2017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2万元。
长江源村的变迁,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实践的一个缩影。自2005年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国家在这一地区投入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累计超过了180亿元。而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稳步恢复趋势。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流域水质优良,经絮凝、沉淀、过滤等常规净化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2017年,这一地区向下游输送水量超过6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