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华商三优从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初具规模,成为北京最大私人充电桩安装商,已然是中国充电领域中的一个佼佼者。过去几年,虽然我国充电事业遍地开花,但是长期不盈利或业务增长乏力仍制约发展,华商三优却以零积累发展到十几亿元的销售规模,是充电领域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实属不易。
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华商三优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晓民表示,盈利只是衡量华商三优经营好充电事业的一个标准,在2018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公司未来的目标是构建智能交通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公私并举 挑战新环境
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1.2万辆,乘用车占比达86%,由乘用车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基本成熟,消费主体由公共领域向私人购买转变、私人消费形态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购的趋势愈加明显。
私人充电需求增强也侧面反映出私人购买力提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21.4万个,2017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数量累计23.2万个,占充电桩总量的52%。
刘晓民认为:“电动汽车推广成功与否,唯一判断的标准是能否进入家庭。”
早在2012年,伴随着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建设的浪潮,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商三优”)乘势而起,在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运行、维护方面探索了一整套运营服务方案。截至目前,由华商三优安装的私人充电桩已推广到40000多个,预计2018年底可达50000个。
事实上,私人充电桩所在的停车位也是充电运营商抢占的优质资源之一。然而,大多数运营商由于场地、安装、充电费、后期运维等问题无法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
回顾华商三优五年来的运营经验,两点做法值得推广。一是“电动社区计划”,即把价格仅有0.47元/度的市电接入小区停车位,让老百姓真真正正享受实惠。目前北京已有1000多个电动社区,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电动车主安装困难、充电费高的问题。
北京老山1路公交充电站在公共充电领域,除了出租车,华商三优在公交充电场站建设的表现同样抢眼,在北京城内建设 102 座公交充电站,支撑北京 5000 辆大型公交车的正常运行。充电站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完全满足公交公司调度需求。二是充电桩实现智能互联,通过车与桩、桩与手机的互联,便于用户无障碍操作充电设备并完成支付,成为智能家用设备。同样,在小区停车位紧张的北京地区,智能互联显得尤为重要,桩主分享充电桩将有效提高桩和停车位的使用率。这也是未来私人充电桩被赋予的新价值主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智能互联,近三年来,华商三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高车桩匹配度,增加通讯模块等,让充电桩聪明起来,并搭建智能管理平台,时刻掌握充电桩运营状态,真正让充电桩动起来,实现共享。
继先人一步布局私人充电领域后,刘晓民曾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将开展出租车扬招站充电项目,为以后智能驾驶汽车的充电场景做准备。据了解,2017年华商三优在北京出租车港湾内建成15座充电站,满足北京郊区电动出租车的充电需求,经过一年试水,刘晓民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透露,今年的目标是125座充电站。他认为:“这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能源供给网。”
在公共充电领域,除了出租车,华商三优在公交充电场站建设的表现同样抢眼,在北京城内建设102座公交充电站,支撑北京5000辆大型公交车的正常运行。充电站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完全满足公交公司调度需求。从长远来看,华商三优计划为再建公交充电站配套储能站。
现阶段由于投入产出效率低等问题,大多数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运营商放缓了建设速度,2017年的充电桩月增长量由8000个下降到6000个,而华商三优保持着公私并举的投建势头。
“一说充电行业,都打悲情牌,认为必须要亏损。”刘晓民并不认同,“我们知道哪儿应该建,谁需要什么,真正解决这些痛点,利用率达到多少,算得出账的项目,我们才能投。”
犹记得2015年,众筹、自建+托管等多种充电运营模式兴起,一批资本雄厚的跨界玩家们在北上广深宣布投身充电事业,一时掀起充电设施建设小高潮。现如今,大多数企业认识到,电动汽车市场即将迎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充电问题。为了迎接挑战,形成各自企业的战略主动,提升品牌竞争力,企业或玩概念寻求更多的资本注入,或潜心实干走实体经济,在已投入或瞄准的领域里稳扎稳打。
显然,华商三优是后者,势要在瞄准的领域里干出个名堂,对每个领域的投资抱有得到回报的精准把握和稳健推进,而不是跟风烧钱。对于前者,刘晓民也明确表态:“依靠玩概念圈钱投建充电站,这条道路肯定赔钱。”
五大理念 重塑行业力量
在财政补贴和双积分政策的影响下,2018年,新能源行业迈入以政策补贴拉动产业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前不久,国家发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柴油车污染治理的基本路径是电动化替代,公交车、市政用车等各类公共领域用车的电动化进程加快,城市物流车、通勤车等也将加快对柴油车的替代。
这不仅是一场关乎汽车电动化替代的保卫战,也是充电设施产业的挑战,展望未来,充电设施产业并不能依靠销量增长来抵消充电难的实际问题与长期不盈利的非正常态势,因而,站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包括政府、车企、桩企等所有行业参与者都需要在这一新环境中,仔细思考协作与创新的新路径,从而重塑行业力量。
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刘晓民建议:“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构建电动汽车发展生态系统,和谐共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在 2018 中国汽车论坛上,华商三优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晓民表示,盈利只是衡量华商三优经营好充电事业的一个标准,在2018 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公司未来的目标是构建智能交通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华商三优认识到这一点,并始终践行着。在创新方面,坚持以标准体系和核心技术驱动产业健康发展,尤其以华商三优为代表的即插即充方案已经在充电智能化、便捷化方面有所突破,展开示范化应用。在面对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和日新月异的产品挑战时,华商三优认为,必须巩固技术优势,重点攻关大功率快速充电、大功率无线充电、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及柔性群控等核心技术。
作为国家电网旗下公司,华商三优一直致力于人、车、电网协调发展。通过充电桩这个连接器,引导有序充电,对充电负荷进行合理的能量调度,与电网进行有效的互动,削峰填谷,减少集中充电对电网的影响,缓解电网供应压力。
那么如何打通每个环节,协调好三方呢?充电互联互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充电设备基本完成升级改造,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充电信息互联互通及充电平台建设,以实现充电运营智能化和信息化。
在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华商三优认为,更多的公司需要开发未来技术和通用的系统,通过开放平台,实现电网、车企、充电设施运营商、用户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业务深度融合,形成资源新的连接、交互和配置,合作共赢。
“我们不能再单打独斗了。”刘晓民在现场呼吁。这是华商三优倡导的“开放”理念,也是整个充电新业态战略创新的一个探索。
在共享方面,自运营私人充电项目以来,华商三优便大力推进私人桩共享业务,目前分享比例已达到15%,有效缓解了电动汽车充电难、停车难的问题。不仅如此,华商三优向中小运营商开放智能管理平台,提供免费加盟服务,实现高效运营。
此外,华商三优绿色理念的推广思路是,积极推广充放电、储能技术在充电站中的应用,实现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搭建平台 决胜充电未来
作为连接储能终端和能源网络的桥梁,充电设施将会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充电联盟判断,2018年充电运营商将根据自身充电设施规模、布局、服务能力,倾向性地调整经营策略。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在充电领域的深化应用,充电信息互联互通已成为趋势,企业级平台将甩掉大部分历史包袱将重心转移到平台经营上来。
刘晓民介绍,华商三优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智能交通能源互联网,应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绿色出行为使命,搭建优易充云平台,实现信息技术、能源基础设施、充换电设施及电动汽车的协调发展。
实际上,建立和完善充电智能管理云平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形成线上优势,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之一。
据了解,华商三优自主开发的优易充云平台目前已接入的充电桩数量达到5万多个,运营商156个,注册用户85000多位。该云平台包含优易充APP、公交运营服务子系统、互联互通子系统、大数据分析子系统、电力交易子系统、私人桩分享子系统、运营服务子系统、清分结算子系统八大核心系统。其中,电力交易系统将随着国家电力交易市场成熟与电动汽车普及活跃起来,重塑充电设施运营业务体系。
按照依法合规、公正透明、互利共赢的原则,华商三优在确保优易充的商业可行性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家、地方、企业各级管理平台的广泛联合的可能性,而不是自我封闭。
论坛现场,刘晓民再次呼吁,企业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彼此承认独立性,共同把智能充电管理平台做大做强,这为迎接充电业态变革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最终把电动汽车推入家庭。
华商三优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智能交通能源互联网,应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绿色出行为使命,搭建优易充云平台,实现信息技术、能源基础设施、充换电设施及电动汽车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