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纵横

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标准”探索

作者:本刊记者/郑雪芹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与信息通信技术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制高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汽车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跨界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测试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此背景下,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国家政策:从标准体系建设到道路测试管理,多项政策密集出台

截止目前,国家层面正式出台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含自动驾驶)有规可寻的政策法规有三个,分别是工信部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三部委的道路测试管理规范、交通部的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

一、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2017 年12 月29 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主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指导车联网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构建包括整车及关键系统部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在这份指南中,工信部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即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技术路径上,工信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的两条主线是“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其发展的核心是由系统进行信息感知、决策预警和智能控制,逐渐替代驾驶员的驾驶任务,并最终完全自主执行全部驾驶任务。(如图1所示)

在产品应用方面,明确了车辆控制系统、车载终端、交通设施、外接设备等按照不同的用途,通过不同的网络通道、软件或平台对采集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和执行,从而实现了不同的功能或应用。(如图2所示)

同时,工信部还制定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30 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标准,涵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机界面等通用技术以及信息感知与交互、决策预警、辅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促进智能化产品的全面普及与网联化技术的逐步应用;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100 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涵盖智能化自动控制、网联化协同决策技术以及典型场景下自动驾驶功能与性能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 网联化”融合发展,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全面推广普及。

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 试行)

2018年4月11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就规范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作出规定。该政策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

政策要求,测试车辆车身应以醒目的颜色标示“自动驾驶测试”字样,提醒周边车辆注意。测试过程中,测试车辆不得搭载与测试无关的人员或货物。测试过程中,除测试通知书载明的测试路段外,不得使用自动驾驶模式行驶;测试车辆从停放点到测试路段的转场,应使用人工操作模式行驶。

规范明确,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定当事人的责任,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地方路测政策相比,国家级文件主要用于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从整体层面明确道路测试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分工,规范和统一各地方基础性检测项目和测试规程。而地方则是依据该文件,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道路测试工作,包括地方测试路段选择、测试车辆审核、测试通知书和牌照发放、测试过程监管等,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有效配合,形成管理上的闭环,共同推动道路测试工作的开展。

三、自动驾驶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

2018 年7 月6 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自动驾驶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的通知。这是国家部委出台的第一部关于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的规范性文件,旨在规范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要求,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自动驾驶封闭场地建设。

指南规定了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的场地、通信、供电及其他基本要求。在场地要求中,要求测试场地应统筹考虑交通组织、道路及附属设施情况,合理布局,尽力保证不同场景连续测试,还要求具备对噪声、空气污染等的监测条件。在场景设置上,封闭测试场地应至少含有直线路段、弯道路段、道路出入口、坡道路段等测试道路。

在通信要求中, 测试场地应含有具备全覆盖、低延时的路侧通信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应支持802.11p、LTE-V、5G、Wi-Fi 中至少一种协议,有线通信设备应具备光端机接口和RJ45 接口,还要求测试场地的高精度北斗或GPS 卫星定位信号覆盖良好。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作为开放道路测试前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作用。依托封闭场地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理论及方法研究,模拟尽可能多的交通场景,不断积累测试数据,将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道路测试提供有力支撑。

与地方路测政策相比,国家级文件主要用于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从整体层面明确道路测试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分工,规范和统一各地方基础性检测项目和测试规程。而地方则是依据该文件,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道路测试工作,包括地方测试路段选择、测试车辆审核、测试通知书和牌照发放、测试过程监管等,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有效配合,形成管理上的闭环,共同推动道路测试工作的开展。

地方政策:十一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细则

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方面。自2017年末,北京率先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法规后,保定、上海、重庆、深圳、长沙、长春、平潭、广州、天津等市先后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同时这些城市还为车企发放了路测牌照。目前,百度、腾讯、一汽、蔚来、吉利、东风等车企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路测。

其中,北京市于2017年12月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文件,确定33 条、共计105 公里开放道路用于测试,已发放首批试验用临时号牌。随后,北京又于2018年2月份追加了两条测试能力评估和场地技术要求两条细则,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规范。

上海市2018年3月1日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划定第一阶段5.6 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并发放第一批测试号牌。此外,重庆、保定、深圳等也相继发布相应的道路测试管理细则或征求意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公共道路测试。

综合对比11个城市出台的自动驾驶路测法规,其中北京出台的路测法规最全,路测管理办法、细则、评估内容和方法及场地技术要求均已出台。广州和深圳正在就路测法规征求意见,不久将会正式发布。上海、长春、平潭、天津出台了路测管理办法,重庆和长沙出台了路测实施细则,而保定只出台了指导意见。

与国家层面出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发布的政策总体看大同小异,均明确了测试车辆、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管理、测试路线基本要求,提出了测试申请及审核程序、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见表1)

 

国内政策|国内

企业动态|国内

地方动态|国内

全球动态|国际

明星舞台|人物

名人名言| 言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