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育;思想教育;未成年人教育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之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千万个家庭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做好这项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未成年人各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比较大,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未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可塑性方面非常强,且当前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使得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只有三方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互动机制,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教育需求。
一、注重加强完善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在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主体角色。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部分的未成年人均已接受学校教育。学校在落实道德教育这项工作上,应立足于国家教育目标与德育课程这个基础,并采用科学方法来推进这项工作,从而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养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一)坚持以德育为育人根基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此,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将这项工作放在首位。在具体落实这项工作上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协调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关系,摆脱现实教学生活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
(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阶段,相应的内容侧重点也应不同。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德育内容,要注重进行科学规划。在小学阶段,应重点推行:文明养成教育、“五爱”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在初中阶段,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入高中阶段之后,要加强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坚持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到社会上参加实践性活动,因为社会实践是推动人民群众实现知识更替与自我成长的思想宝库,是衡量真理的核心标准,同样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有效渠道,有助于他们切实了解国家现状、社会详情,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其健康快乐成长。如今,很多未成年人享受着非常优越的教育和物质条件,并且随着各种媒介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渐友好,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知识面广、眼界开阔,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使得这些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坚持的精神。而作为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青年,有必要承担起历史赋予其的使命,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此,需不断健全和完善思想道德体系,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同劳动人民建立深厚的情感,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四)强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团队的参与人员包括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辅导员、教职工等。校长应该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制定宏观计划。所有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坚定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建立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工作能力。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历史教育。
二、改善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而言,家庭是其成长的摇篮,也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社会稳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
家庭是青少年道德成长最重要的基础,直接决定了未成年人在未来是否能积极接受教育。家庭氛围在孩子道德品德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最初的道德行为是发生在家庭中的,而家庭活动又以亲子活动为中心,这意味着家庭在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教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父母应该注重素养的提升,保证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发挥指明灯的作用。其中,自身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这两种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父母首先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此外,还要重视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其环境和氛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每一个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但是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颜之推说的,“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押,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详细论述了家庭环境教育的特点。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爱和温暖。因此,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以便对他们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条件,还可以提供精神生活条件。
(三)完善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主要指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方法的科学性将直接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为此,家长有必要学习科学教育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父母应教给未成年人健康的观念、行为和适当的方法,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家长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保证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重点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保证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真正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努力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抓好社会德育工作
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个机构共同合作,其中包括教育机构、宣传部门、法律部门等,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完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可以说社会其实也是一所学校,理应为生活在其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享受教育的机会。
(一)加强正能量传播
由于未成年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都很强,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弘扬时代精神和树立榜样是很重要的。青少年需要接受榜样教育,他们需要从媒体、出版物中看到英雄形象。媒体是大众认识世界的平台,大众传媒得以建立并获得重大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全社会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未成年人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未成年人正处于知识成长的重要阶段,对精神文化领域优秀作品的需求旺盛。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应该承担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更多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的书籍、报纸和电子出版物等。要为未成年人制作优秀的电影、歌曲和广播宣传节目,使他们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逐渐获得先进的文化理念。鼓励、引导和支持优秀软件企业的发展,推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相关产品,给未成年人提供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三)全面推行集体教育实践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青少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社会化过程。其中,不同群体在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许多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习惯须借助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不同的群体中,青少年是“客体”的同时又是“主体”,互相影响。同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提升也需要借助各种群体活动来实现。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其思想境界,形成健全化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历史博物馆应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邀请老红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报告、开研讨会等。建立和完善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组建未成年人法律知识宣传团队,强化与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创造各种各样的道德情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另外要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场馆,用资金、政策支持学校教育以外的年轻人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是个循序渐进且系统化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发挥学校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要注重提升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在进行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三者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积极整合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苏宁.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区乐园:全国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3]潘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求是,2004(19).
[4]高传勇.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3).
[5]粟道平等.关于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3).
[6]陆士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反思和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2008(11).
[7]张思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J].山东社会科学,2004(12).
[8]隋月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4(7).
[9]曾盛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社会,2004(11).
[10]翁世盛.浅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规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5).
【本文系2017年度许昌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0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