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法制文萃报

记者卧底“信用消费卡”公司

求职小伙发现诈骗公司骗术后辞职

6月初,记者接到22岁的湖北小伙小杨(化名)打来的电话,他5月24日来汉打工。在网上求职时,他发现一则电话销售的招聘信息:不用出去跑业务,公司提供资源,待遇丰厚。

在位于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名为“北银创投”的公司连续工作几天,他心里犯嘀咕:工作系电话推广,让客户办理所谓的“信用消费卡”,不看征信,不看有无银行不良记录,只需缴纳几千元钱,就可以获得一张可透支、可贷款,还可零首付购车、购物的“信用消费卡”。然而,连他的同事也告诉他,这张卡根本没这么好———该卡不仅无法贷款,而且卡内金额只可在指定的高价商城抵扣部分商品款。

“这不是个骗局吗?”小杨从单位辞职,希望媒体介入曝光。

记者一连数天,卧底进入该公司,体验到该公司业务员忽悠市民办卡的全过程,揭开了该公司“大额信用消费卡”骗局的神秘面纱。同时,记者还将前期掌握的大量录音、照片、视频等证据传至警方,协助警方打击该窝点。

“信用消费卡”实际上不讲“信用”

民警研判发现,受害人多为急需资金周转,或者有网络贷款需求的群众,嫌疑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推销北银创投公司与银行共同推出的北银创投“信用消费卡”,声称该卡具备信用卡功能,可用于商城购物、现金贷款、零首付购车、加油消费、POS机刷卡等。“信用消费卡”设有“公爵”“侯爵”“伯爵”三个等级,分别可享受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信用消费额度,而且还款还有利率优惠。受害人一旦申请办卡,先要缴纳消费额度千分之二的制卡费,收到卡后,还要缴纳消费额度百分之二的服务费。

在“信用消费卡”的使用环节,也设有较高的门槛。在“北银创投”网上商城,所售商品绝大部分都是“杂牌”。如要购买,则要按照商品标价的50%先支付首付款,剩余的50%由“信用消费卡”透支,但在还清透支金额前,受害人无法继续在商城购物。此外,该商城还限定每人每次只能购买一件商品,并且需要抢购,在回访中,多名受害人都表示遭遇过未能购买成功的情形。

而想要贷款,门槛就更高了。犯罪嫌疑人设定了“先消费再贷款”的复杂规则,受害人需按照信用消费额度10%以上的金额购物,才可以申请购物金额25%-30%的贷款。按照规则,受害人消费20万元才能申请5-6万元贷款,如果想贷款10万元,则需要消费34万余元。

“‘信用消费卡’并不能满足消费、贷款等需求,反而采取夸大适用范围、隐瞒使用规则、故意设置陷阱和门槛等形式,骗取制卡费、服务费,引诱网上购物消费,已经超出了民事欺诈的范畴,涉嫌犯罪”。

警方捣毁18个诈骗窝点

经过大量侦查工作,警方查明,该犯罪团伙于2016年3月注册成立了北银创投公司,搭建北银创投网上购物商城,打着办理大额“信用消费卡”的幌子,诱骗受害人办卡缴纳手续费。

依托大数据,专班民警查明,除了记者卧底的上述公司外,武汉还有另外17个类似诈骗窝点。民警还发现,这些窝点均是采取公司化模式操作,窝点负责人选定场地,配备电脑、手机等物品,再通过网络、微信或者亲友介绍的方式招聘业务员。

6月12日下午2时许,500余名民警分成20个抓捕小组同步“收网”,在18个窝点抓获涉案人员394名。

在记者卧底的窝点内,专班民警抓获了23名涉案人员。警方查明,负责人刘某今年30岁,以“北银创投”代理商的身份,专门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投入了40余万元,租赁办公地点、购买电脑、电话卡等;还严格规定业务员的作息时间,单月业务量少于6件的,除了罚款外,还要“加强关注”和“重点培养”。此外,该公司还设定了开单加薪奖、销冠奖、每月新单奖等奖项,达到标准可以得到奖励,鼓励业务员多“拉业务”。

为了防止被识破,诈骗团伙还明确禁止业务员办理“信用消费卡”,也不允许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办理。如果有受害人发现贷款不成、消费不便,便立即将其“拉黑”。

目前,19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7月11日《武汉晚报》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10月实施

读图 火车压桥抗洪

九块钱吃垮海底捞秀道德下线好玩吗

办事大厅冷热相隔说好的为民服务呢

推销电话无法回拨诚信成了无底黑洞

记者卧底“信用消费卡”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