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婚姻与家庭(上)

家和国兴,我们的中国梦

作者:策划执行 | 本刊编辑部

策划执行 | 本刊编辑部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焦扬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 韩湘景


30年,505期杂志,1.2亿读者;

跨越春夏秋冬、历经时代变迁,走入千家万户;

正当秋叶飘红、硕果累累的季节,《婚姻与家庭》杂志迎来了创刊30周年的好日子。

2015年10月30日,《婚姻与家庭》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届“和谐家庭·幸福榜样”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扬,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词。庆祝大会由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主持,婚姻与家庭杂志社社长陈思慧主持了第四届“和谐家庭·幸福榜样”颁奖典礼。

在纪念大会现场,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扬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处,对《婚姻与家庭》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肯定了杂志社30年来取得的成绩:

三十年来,《婚姻与家庭》杂志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刊方向,充分发挥了妇女工作坚强舆论阵地作用。十八大以来,在全国妇联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婚姻与家庭》杂志开设专栏、挖掘典型,运用全媒体手段对活动进行常态化宣传报道,用生动的形式讲述家庭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对于活动在群众中深入推进和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婚姻与家庭》在三十年的办刊历程中,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婚姻与家庭》杂志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妇女需求、研究家庭问题,打造出一批名牌栏目,刊发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对有需要的读者进行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情感抚慰,从而打造出中国情感帮助的闪亮品牌。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石峰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社长 陈思慧


在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婚姻与家庭》杂志勇于进取、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期刊经营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期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主动迎接挑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同时锻造出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而且形成了“务实、高效、团结、创新”的刊社精神!

焦扬还重点指出: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家庭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加强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妇联组织创新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是党中央赋予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责,作为妇联组织重要的宣传窗口舆论阵地,《婚姻与家庭》杂志也应以30周年为起点,承担新的历史时期更加艰巨的使命和更加重要的责任,在“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焦扬还对《婚姻与家庭》杂志提出了四点要求和希望:第一,希望《婚姻与家庭》杂志立足家庭,弘扬正能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独特作用”和“三个注重”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希望《婚姻与家庭》杂志与时俱进,高扬主旋律。贴近妇女走入基层,收集妇情反映民生,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多元价值观激烈碰撞中,敢于发声敢于亮剑。

第三,希望《婚姻与家庭》杂志探索创新,在转型发展中勇立潮头。要发扬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大胆探索,迎接挑战,再创辉煌。

第四,希望《婚姻与家庭》杂志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切实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建设,用“三严三实”的标准抓工作、带队伍、育人才。

最后,焦扬鼓动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以创刊30周年为新的历史起点,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相结合,与学习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婚姻与家庭》杂志打造成为产品形态多样、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全国妇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婚姻与家庭》杂志的工作,与同志们一起谱写家庭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在焦扬副主席讲话之后,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从行业角度,深入剖析了《婚姻与家庭》杂志长期得到读者喜爱与认可的多个原因。首先,在于杂志的定位明确而清晰。作为一本以婚姻、家庭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大众期刊,始终坚持既定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思路,着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婚姻家庭领域的发展变化,关注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思潮、新观点、新问题,以生动细腻的文字指导和引领全国亿万家庭追求幸福生活,向读者传递为社会绝大多数人所崇尚和接受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不跟风,不随俗。

其次,石峰认为,《婚姻与家庭》杂志追求独特的“亲民”价值取向。作为中国情感帮助的品牌期刊,杂志一直致力于中国家庭面临的情感生活难题,切合了不同人群迫切的心理需求。内容既有主导性又有可读性,紧紧围绕家庭关系、情感生活讲故事,情节触动人心,点评切中要害,帮助实际实用,文章大多比较接地气。

近几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期刊行业的发展面临困境,石峰说,《婚姻与家庭》杂志以积极的姿态寻求转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的媒体融合之路。

接下来,石峰就期刊行业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婚姻与家庭》杂志30年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期刊业迅猛发展的缩影。当前的期刊业正面临体制机制转型和媒体形态转型的双重压力,但是,传统媒体还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这个判断是基于对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基于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基于我们正在探索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勇于担当,期刊业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最后,石峰说,《婚姻与家庭》杂志充分发挥善于做内容的优势,紧紧抓住质量这个关键环节,就一定能够在出版业改革创新的大潮中更上一层楼,为我国期刊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亿万家庭的幸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总编辑刘萍在发言中回顾了杂志的诞生发展过程,分享了30年来《婚姻与家庭》杂志从理论型刊物向大众型刊物,从一本刊物到一个平台,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三次跨越式转型历程。

刘萍说,《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第一次跨越是从理论型刊物向服务型刊物的转型。创刊之初,《婚姻与家庭》杂志作为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的会刊,是一本理论研究型刊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几经尝试和探索,杂志增加了更多可读性的内容,这次改版让《婚姻与家庭》杂志发行量节节攀升,迅速列入全国知名杂志之列。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总编辑 刘萍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一本杂志的生命力所在。2008年前后,面对多元价值观不断冲击,《婚姻与家庭》杂志敏锐把握读者需求,提出打造中国情感帮助第一品牌的口号,组织社会、心理、法律、教育专家团队,全方位、针对性地帮助读者疏导心理、化解矛盾、提供建议,顺利完成了杂志再一次的升级改版。

《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第二次跨越是从一本刊物到一个平台的转型。随着杂志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刊物不再是传播价值观的唯一载体,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发挥平台优势,将妇联资源、媒体资源、专家资源、客户资源、读者资源整合起来,以更大的声势、更加有效的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健康科学的婚姻家庭观念。

此外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还在尝试出版图书、制作视频,举办形式多样的读者服务活动,未来,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将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努力,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联接起杂志与读者,专家与读者,妇联组织与每一个家庭。

《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第三次跨越是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纸媒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婚姻与家庭》杂志紧跟时代步伐,大胆试水,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的转型。7个新媒体产品中,手机杂志与微信是较为突出的优势产品,手机订阅超过30万份,微信粉丝超过20万。

平台的搭建是第一步,下一步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将重构采编生产流程,改革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全新盈利模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婚姻与家庭人都会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专家 李跃儿

作为优秀作者代表发言的是教育专家李跃儿,她在《婚姻与家庭》开设亲子专栏已有三年多时间。她在发言中表示,编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令我吃惊,也感受到了《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婚姻与家庭领域的专业和细致。

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专家,只能服务有限的家长和孩子,但是通过杂志的专栏,却可以使千千万万的家庭和孩子受益。一篇篇故事发表之后,很多家长看到了之后给我留言:“我看完之后反省了自己,真的和文章里的妈妈好像,以后我不能再这样对待孩子了”;还有的说“好的教育方式能让一家人都重拾温暖的,真的让人特别幸福”。看到这些,我也感到很幸福。我想这是杂志传播的力量,也是我们诚恳对待每一位读者的回报。在这里衷心感谢《婚姻与家庭》杂志给了我这个机会。

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使家庭和谐?李跃儿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在自己心中留有一个空间,让它成为盛放幸福的小篮子。人幸福了,心也就滋润了,就会生长出充分的爱。

这样的人就像一颗幸福的种子,不管去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周围的人打造一片幸福的森林。

而《婚姻与家庭》杂志就是这样一颗幸福的种子,祝愿这些幸福的种子撒向更宽广的平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成长的力量。


 浙江省金华市妇联主席 陈雷红

最后发言的,是作为基层妇联代表的浙江省金华市妇联主席陈雷红。她说,一直以来,金华市各级妇联都把《婚姻与家庭》杂志作为建设“美丽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这本杂志在基层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力量。

陈雷红认为,《婚姻与家庭》是开启夫妻心门、增强家庭亲情的钥匙。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运用《婚姻与家庭》传递的智慧去做女性的婚恋工作。我向一位在婚姻中受到歧视的女性推荐了《婚姻与家庭》,特别是《婚恋诊所》《这个婚姻有救吗》等栏目。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看见她时常面带微笑,半年后,她变得自信开朗,她说杂志从心理角度的分析让她重新看待自己、看待夫妻关系。

杂志不仅帮助了不少女性,还对妇联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陈雷红介绍:2003年,金华市妇联创办浙江省乃至全国首条妇女儿童帮助热线—“6138妇女儿童热线”。12年来,热线志愿者始终把《婚姻与家庭》作为工作教科书,认真阅读每一个案例,每一条专家点评,再用这些知识疏导妇女情绪、化解社会矛盾,逐渐成长为我市婚姻家庭指导方面的权威,累计为1万余名妇女儿童提供8100多小时的心理援助。

最后,作为一名基层妇联代表,陈雷红感谢《婚姻与家庭》一直以来给予妇女工作的隔空帮助,也祝 《婚姻与家庭》杂志越办越好,发行量再创新高!

职冬娜责任编辑 E:[email protected] T:010 5102 63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