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伴去年退休的,最近我感觉他在家里坐不住了,整天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特别是还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有的年龄相差三四十岁。我担心,老伴不了解这些人的底细,难免会遇到麻烦?我说了这个意思,老伴却不往心里去,他说这叫“忘年交”。他跟外面这些年轻人称兄道弟,回到家却与自己的孩子话不投机,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读者 许嘉许嘉:
您好!人到老年能有忘年交,是一件好事。此话从何说起呢?
多交友有益处
首先,多交朋友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保健。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社会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小。为了更好地老年保健,关键就是需要老年人保持必要的社会交往,不要总是孤独地呆在家中。从心理学角度看,老年人能否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老年人的保健非常重要。而人际交往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说到忘年交,对于老年人延缓衰老更是好处多多。
一来有利于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年轻化。人的心态具有明显的相互感染的特点。年轻人充满生命活力的心态对老年人就是一种感染,会使老年人心中多了几分生机。
二来有利于老年人思想观念的年轻化。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影响老年人,让老年人少一些保守,多一些开明,少一些呆板,多一些灵活,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来有利于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年轻化。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老年人,让老年人通过生活方式较多地吸收时代的气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事实。大凡能够与年轻人建立忘年交的老年人,心理年龄大多年轻,富于生命活力。
为何轻信外人
再说,老年人对于年轻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我们就不细说了。
您也许说,在家里自己的孩子不也是年轻人吗?何必非要在外面搞忘年交?其实,这道理说出来您不难理解。
尽管我们提倡家庭民主,尽管我们倡导亲子平等,尽管确实有些家庭长辈和晚辈关系比较融洽宽松,但是,由于家庭中长辈与和晚辈在人际关系上具有亲情性质,于是就有了不同于其他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给亲子交往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在亲子之间,有些话题不能交流,有些话题不便交流。而与朋友中的忘年交与此不同,避免了亲子关系的这种局限性。
不少老人往往信别人的,不信自己子女的,别人说什么都信,子女说的明明是对的,他们也觉得不对,是骗他们,常常让子女哭笑不得。这与老人的特定心理状态有关:
1、自负心理。随着年龄的增大,年老者会逐渐出现思维缓慢、记忆力衰退、动作迟缓,认知功能障碍,致使思维方式老化,但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人生阅历过于自信,不愿意轻易在孩子面前认输。
2、轻信心理。面对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行骗手段,老年人因此放松了对外界的警惕。而儿女是晚辈,老人往往不认可儿女的反驳。
3、寂寞心理。一些经销商对老年人嘘寒问暖,不仅“大叔”、“大妈”地叫个不停,还耐心地陪他们聊天,甚至带他们郊游,赢得了老人的信任,也就赢得了老人的“钱包”。
4、迷信权威。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尤其是迷信权威,对各种各样的所谓“专家”可谓言听计从,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
5、固执心理。老年人在生理衰退的同时,人格个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性格变得顽固执拗,有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可理喻,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而不愿受到儿女的善意提醒,更不可能接受子女的批评。
总之,作为亲人和子女要正确认识老人的这种特殊心理,理解宁信外人不信子女的心理原因,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多一些善意提醒,杜绝以批评的口吻说话。
对损友要警惕
老人交友,是晚年的乐趣,也是促进健康的措施。可是不能什么朋友都交,如果“乱交”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带来不少麻烦。我认为,交友也要有所选择,结交时要谨慎些,不能剜进篮子就是菜。自己心里要有交友的标准,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个知心人,结下长久的友谊之情。
人的性格不一样,道德品质不一样,爱帮助别人的、善于做好事的、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坏人、爱占别人便宜的人也大有人在。正因为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交友时更要十分慎重,不要急于结交,要有考察了解的过程,在初步交往中先摸清对方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成为朋友。
在交友时,我认为应做到“三防”:一是防上当受骗。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思维也变得迟钝了,因此有人就把目标对准了老人,把交友当作骗财、骗色的手段。在这方面,高龄老人受害的不少,被骗几十万元的,被骗去收藏了一辈子的珠宝的,为贷款人充当担保被骗得倾家荡产的,很多地方都有。所以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小心这样的骗子,不要被其甜言蜜语和小恩小惠所迷惑。二是防共吃共饮不出手的人。在交友的过程中,共同喝茶聊天、饮酒用餐是常有的事,不过,我觉得要警惕说得好听而不出手的人。因为有这种行为的人交友根本没有诚意,真正同他结为朋友之后,你会发现,当你有了困难时他会溜之不见,不再同你为友。我们常说的“狗肉朋友”就是这样,对这样的交友者,我们应敬而远之。三是防别有用心的人。有人同老人交友,是为了利用老人的亲戚朋友,而不是真心实意地和老人交友。这是害人的手段,必须高度警惕。
我这样解释,你对老伴的感受就有了更好地理解,同时,也找到了化解自己困恼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