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婚姻与家庭(上)

“铁血三千洒桃花,英雄半属女儿家”

作者:方枪枪

这是一个没有爱情、没有婚姻、没有家庭的女人,不是她不想,而是为了国家完全舍弃。她的身份只有一个:中国的女儿。她以国为家,以血肉之躯浴血奋战,用生命诠释了“女儿亦为英雄”的传奇。

撰文 |方枪枪


高玉柱:柔美的外表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2008年,文史作家萨苏采访两位入缅远征军的后人。其中一位女士态度温和,知无不言,聊到她的父亲在远征军期间所作的诗词,她单凭记忆就可以写出。

深入采访时,萨苏发现这位女士是云南彝族出身,不禁好奇地问道:“您的父亲当时也学习汉诗吗?”对方随口吟道:“铁血三千洒桃花,英雄半属女儿家。”“您知道这是谁的诗吗?”细问之下得知,诗的作者是永胜土司高长钦之女高玉柱,创作于抗战时期,而这首诗也成了高玉柱一生的写照。

1906年出生的高玉柱才貌双全,特别喜欢骑马打猎,被称作“滇西才女”,曾是很多人的梦中情人。无奈,高玉柱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生最爱英雄,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1931年,云南省长的儿子龙绳武自恃讲武堂出身,还是法国圣西尔军校骑兵科的高材生,便前往永胜求亲。孰料,本以为稳操胜券的他却吃了闭门羹。高玉柱对他打量再三,留下一句“未见英雄”便翩然离去,只剩下龙绳武一人怅然若失。在这之后,高玉柱终生未嫁。

高玉柱无意于你侬我侬的儿女情长,把一腔热血扑在了求学治国上。1932年,高玉柱到云南昆明求学,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933年,在全国要求抗战收复东北的呼声中,高玉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日救国的行列中,发表大量抗日救国的文章,极大地鼓舞了西南地区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信心与决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已随同国民政府迁往重庆的高玉柱感于亡国之危,主动请缨,前往西南安抚各地土司。她到处发表演讲,登载文章,访问官绅、土司和民族头人,对他们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动员工作,鼓励他们出钱出人支持抗日。由于她卓绝的才华和土司之女的身份,高玉柱的宣传动员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得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同胞成为重要的抗日力量。他们踊跃参军补给兵源,不畏艰险运粮草、护送伤员,筑成了抵抗日军的坚强防线。为此,高玉柱被授予陆军少将的军衔,担任西南边疆宣慰团团长,进行抗日宣传慰问工作。

在夜以继日的高压工作中,高玉柱难得有一点休息时间,即便是休息,她的大脑也在飞速地旋转,想到前线的战士们远离家乡,奔赴战场,用生命和鲜血在捍卫家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战死沙场。他们中有铁骨铮铮的男儿,更有看似柔弱实则刚强的女子,她们或像自己一样是父母的女儿,或是刚刚成婚的妻子,或是刚刚生育的母亲,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挡她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想到这儿,高玉柱忍不住泪流满面,随即写下了几首七言诗,以表誓死抗日的决心,而“铁血三千洒桃花,英雄半属女儿家”就是此时写下的一首长诗中的两句。

1942年,日军入侵到云南西部,施放毒气和细菌,战况惨烈。在此危难关头,高玉柱作为国民党政府派出的高官,深入前线,深入边疆工作,极大地鼓舞了边疆民众对日作战的斗志。这一年,在中越边境金平县进行宣慰时,高玉柱疲劳过度,突然染病,由于医疗条件极端匮乏,未能治愈,最终为国捐躯。至此,高玉柱不仅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英雄,更成为抗战历史中的豪杰。

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李丹柯曾说:“战争本身并不能赋予妇女力量使她们变得强大,是反抗侵略而非战争使中国妇女获得了力量。”除了征战前线的精英女性,很多普通的女性也成为抗战的一支生力军。很多学生被组织起来进行抗战募捐、宣传,而且很多基本上都是自发的;工厂女工、小摊小贩,这些最穷的妇女,或许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全面抗战的宣传与动员,但她们也对抗战有认识,或支持丈夫参军,或做好后勤,用自己的方式拒绝死亡、保护家人,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可想而知。无论留名与否,她们都配得上那句“英雄半属女儿家”。

本刊观点:

女性声音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或英勇杀敌,或舞文弄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她们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身上所蕴藏的力量,那是一个母亲的隐忍,是一个妻子的坚强,更是一个女儿的无悔。而所有这些,即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依旧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贾方方 责任编辑 E:[email protected] T:010 5102 63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