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灾难演变成更深重的灾难,还是转换成站起来的勇气?如果家暴是一场灾难,那么受害者要做的是,勇敢站起来,对家暴说NO!然而,从恐惧到抗争,这条路并不好走。幸而她坚持了下来,不仅从家暴中走了出来,还成了反家暴的倡导者,成为那些受害者的帮助天使。
如今的KIM不再是一名家暴受害者,而是一名反家暴指导者。她揭开当年的伤疤,用事实来告诉大家,受暴者所承受的痛苦,以及为了求生为了孩子而日益坚定的维权信心。
有人告诉她:“中国男人都这样”
2011年8月31日,并不是李阳第一次对KIM实施家暴。KIM说,家暴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李阳第一次动手是在疯狂英语的办公室,当时有许多人在看,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李阳,他们反倒来劝KIM:说她不够温柔,让她要多理解李阳。KIM说,她在那一刻没有了自信,周围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她说话。KIM 最终原谅了李阳,因为那次不算严重,而且他还跟她道了歉。如今再回头看,KIM觉得第一次的轻易原谅是极其错误的。
还有一次,看到KIM脸上的淤痕,李阳的妹妹问她怎么了,KIM没有多说,只说了三个字“你哥哥”,可对方听完的回答竟是“男人都这样”。甚至有一个李阳的朋友给KIM发短信说:“你应该温柔一点,我打过我老婆很多次,她现在很听话。”KIM 开始意识到,也许闭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说了也没用。之后那些年她也真是这么做的,即使在2009年李阳家暴日益频繁,甚至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她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
可现在,KIM不再这么认为。她觉得,遭受家庭暴力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找支持的力量,比如家人朋友、妇联,或者是NGO(非政府组织)。当然,告诉别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面对很大的压力,甚至还有不少女性认为“在中国,男人都是这样的”。曾有一个求助者告诉KIM,她跟母亲说了自己遭受家暴的事,但母亲却平静又无奈地说:“你爸爸也是这样的。”
“即使这样也还是要说出来,沉默只能让家庭暴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沉默并不能‘保护’我们的家庭和孩子。”
2011年 8月31日,因为一些争执,李阳骑在KIM的背上,抓住她的头,狠狠地朝地面撞,足足撞了十几下。不到3岁的小女儿李华一边哭喊着“爸爸停下来”,一边用小手去抓李阳的手。但李阳并没有停手。暴力结束后,KIM告诉李阳:“这是最后一次,我要去报警!”满身是伤的KIM抱着幼小的李华去了派出所。
选择报警,对于KIM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可结果却让她失望。警察问她:“你干了什么,他为什么打你?”他们似乎认为被打的人才应该对家暴负责,而且他们并不担心KIM所受到的伤害,反而告诉她:“你是个好人,他是个好人,你们相爱,你回家去吧。”
“如果我是被一个陌生人打了,他们也不管吗?为什么丈夫在家里施暴,他们就不管?”KIM不相信中国没有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那天,她回到家开始在百度上搜索,发现有很多法律都是禁止家庭暴力的,比如《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但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而设的法律。KIM还搜到了董珊珊遭受家暴的新闻,董珊珊去找了警察8次,她才刚刚找了一次。
那天,KIM还去了医院,希望医生给她做一个全面检查,作为一份伤情鉴定。
第二天,KIM带着自己受伤的照片、医院的病历、董珊珊的新闻和相关的法律资料,又去了派出所,把证据摆在警察的面前。让KIM心酸的是,犯法的明明是施暴者,可受害者却要这么努力地去证明他们受到的伤害。
一次次往返于派出所的那几天对于KIM来说是痛苦的。她要在不同的警察面前,一遍遍重复遭受家庭暴力的细节,每说一次,都是痛。在医院进行伤情鉴定的经历更是让她感到羞耻,“我坐在一个冰冷的凳子上,全身上下贴着各种标签被拍照,医生像对待犯人一样对待我,旁边还有其他人盯着我,有些甚至是抢劫犯。”
有几天,KIM甚至想要放弃了,她觉得太熬人了,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但最终,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想在这条“不好走”的路上试一试。
KIM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以至于她可以在后来分享给许多向她求助和向她倾诉的人。
“去派出所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身份证,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警方不会给你做笔录。警察会有一个‘出警情况记录’,但这并不是正式有效的笔录。如果有了一份正式有效的笔录,你可以将笔录复印,最好拍照,因为很多女性都提到笔录丢失,或者是她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这个笔录。
“如果警方不做笔录,你不要一 开始就产生敌对情绪,假定他们不关心你,他们也许是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你要做的就是,把相关的法律资料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你是很严肃地在对待这件事情,你是个受过教育、懂得法律的人。如果你做了这些,他们还是拒绝,你也不要生气,因为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你。你可以问问警方,他们不做笔录的理由,然后记下对方的警号。警方拒绝做笔录的理由,以及你去过派出所的证明,也许将来都会成为证据。选择放弃,或者回家骂警察,这都是没有用的,不如多想想该如何解决。我觉得正确的态度是:不抱怨,不放弃。”
家暴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KIM有着深刻的体会。在 2011年之前,KIM曾一度采用向孩子隐瞒的方式。
2006年的时候,4岁的大女儿李丽就目睹过李阳打KIM,当4岁的李丽跟KIM说“妈妈我好怕”的时候,KIM安慰女儿的方式却是:没事,宝宝,你去看书吧。“我那时候总觉得跟孩子是不能谈的,我一再回避真相,其实是在伤害孩子,让孩子们有情绪,却无法表达;同时也让她们感觉到,爸爸伤害了妈妈,但妈妈却是忍受的。”有时候,女儿问KIM的眼角为什么是乌青的,她就说是自己碰的。尽管KIM在极力隐藏事实,其实女儿什么都知道。
有一次,大女儿放学回家,看到KIM红肿的脸,就趴在地板上哇哇哭起来,她知道爸爸又打妈妈了。小女儿李华在2011年8月目睹了李阳的暴力之后,幼小的身体里开始有了仇恨,她甚至说出“妈妈,我要用剪刀救你”这样的话。
在美国,KIM曾带李华去见了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对方的一些做法让KIM很欣赏:“如果孩子说‘我恨爸爸’,你不要说‘你不能恨’,你只需说‘明白’,然后去拥抱一下孩子;如果孩子说‘我爱爸爸,好想他’,你也说‘明白’,然后拥抱一下。这么做的目的是要聆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KIM在跟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也在慢慢尝试这样的做法。
2011年,KIM不再回避,坐下来跟几个女儿谈家庭暴力的事。大女儿跟她说:“妈妈,我知道你身上的伤并不是自己碰的;妈妈,我至少见过你被打6次;妈妈,我那次从宾馆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爸爸在打你……”
“即使我们不说,孩子们也知道。很多妈妈都觉得‘隐藏’对孩子是好的,却不知道有时候也是伤害。”一些受暴家庭的孩子曾在给KIM的信中写道:我讨厌爸爸,也讨厌妈妈,因为妈妈没有告诉我真相。
KIM 开始跟孩子们说,家暴是违法,爸爸的行为是错的。但她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是“坏人”,也不希望孩子们恨爸爸,要说恨,她认为应该恨家暴这种行为。随着年龄长大,以及KIM平时的引导,小女儿李华身上的仇恨也在慢慢退去,KIM从李华的绘画中看到了变化。
李阳家暴被曝光之后,KIM曾跟他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你想回家,就必须对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要告诉孩子们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KIM希望通过爸爸的声音,让几个女儿清楚,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在一个“公众”的场合,李阳很敷衍地承认了错误,即使这样,KIM还是真诚地跟他说了谢谢,因为爸爸的这一句表态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女儿目睹了李阳的暴力,如果有一天她们的身上也发生了这样的暴力,并且也选择了容忍,那就意味着,我曾经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们,家暴是可以忍受的。我觉得,这是个很糟糕的现实。”
“有很多女性害怕离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选择了沉默。其实,家暴对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离婚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从家暴中站起来,不只是受害者
2011年,李阳家暴刚被曝光的时候,很多人通过微博给了KIM很多支持。家暴受害者给KIM写私信说,非常理解KIM的痛苦。还有人支持KIM,希望她能成功维权,给她们做一个表率。3年来,通过微博向KIM求助的有1400多人,她从一个遭受家暴的女性,变成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
向KIM求助的不仅有女性和孩子,还有实施家暴的男性。曾有一个丈夫向KIM求助,说他控制不住要对妻子家暴,自己也很痛苦。KIM向他推荐了白丝带反对性别暴力男性热线的主持人方刚老师。
KIM说,她不是反对家庭暴力方面的专家,她只是一个曾经遭受家暴的人,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分享给大家。但面对每一个求助的人,她都会认真对待。只是KIM慢慢地感到,用微博回复的方式提供给这些受害女性的帮助太少了。于是,KIM在跟一些朋友聊天时谈到,自己想开一个培训班,是针对家暴受害者的培训班,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一些高深的理论。
这期间,KIM还在努力,希望达成两件事。
一个是尝试跟一些医院合作,给受伤害的女性做免费体检。“有很多女性,遭受家暴之后没有钱去做伤情鉴定,这会让她们失去获得有力证据的机会。我们正在跟联合国妇女署一起推动,希望能找到一家医院来做这件事情。”
另外一个,KIM正在通过一些机构,跟酒店联系,寻找一个可以给女性提供庇护的场所。很多女性遭到家庭暴力之后,特别想离开家躲一躲,或者安静一下,但她们又没有地方可去。KIM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给这些女性提供两三天的庇护。谈到现有的女性庇护场所,KIM说,很少有女性去,因为程序很麻烦,还要单位开证明、签字等,这本身限制了很多女性的选择。“如果有些妈妈是带着孩子一起出来,如果是去酒店里,孩子不会不舒服,没准还觉得好开心。”
如今,KIM已经可以很骄傲地告诉自己的女儿,妈妈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甚至还能帮助别人了。
2014年11月21日,KIM期待已久的反家暴培训班终于开课了。这次培训班不同于以往的是,既有受害者在现场,也有警察、妇联、医院等多部门的同志。KIM说,从2011年以来,这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她终于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而且还有那么多人很认真地听。
如今,KIM带着3个女儿,生活得很幸福。
虽然和李阳离婚了,但3个女儿跟李阳的关系都非常好;虽然KIM自己面对李阳时,内心还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儿,但她不会干涉3个女儿去爱爸爸,她觉得孩子们恨的应该是家暴,而不是爸爸。“她们既然愿意去见爸爸,就说明她们是喜欢爸爸的,而不是恨。”
KIM觉得几个孩子内心都“释放得很好”。大女儿李丽还经常参加爸爸疯狂英语的冬令营和夏令营,甚至还帮爸爸讲课。KIM带几个女儿去海南玩的时候,她们说想给爸爸发短信,让他一起来玩,KIM点头说“好啊”。2014年父亲节的时候,KIM和李阳还一起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海洋馆。
这些年,KIM 一直在努力让几个女儿知道:家暴是家暴,爸爸是爸爸。
如何求助?你要知道的几件事
1.如何面对救助人员的错误观念和推诿,KIM教你这样说:
你可能听到他这样说:“家丑不可外扬。这是你的家务事。”你可以这样回答他:“这是违法行为,是个社会问题,它是公事。”(明确告诉对方家庭暴力是违法。)
你可能听到他这样说:“他为什么打你,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可以这样回答他:“因为他有暴力的问题。家暴的责任完全在家暴者。”(这不是你的问题)
你可能听到他这样说:“如果你离婚了,你的孩子将没有爸爸,你会毁了孩子一生。”你可以这样回答他: “如果我被打死了,孩子将没有妈妈,并且孩子的爸爸会去监狱。家庭暴力比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更大。”(终止暴力才是对自己对婚姻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你可能听到他这样说:“他也没有办法。”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每个房间都有一扇门,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会打开门离开,而不是使用暴力。”(拒绝施暴者推卸责任,找借口。)
2.如何与警察沟通
湖南省警官学院家庭暴力防治研究所所长欧阳艳文告诉记者:首先要信任和理解警察,这是获取警方最大支持的重要前提。负面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要相信大多数的警察是不会害你的,即便有个别警察不作为,仍要继续寻找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你的那个人。如果遇到有不作为或渎职的现象,不用吵闹,冷静地记下对方的警号,通过公安局或检察院进行投诉。
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报警时要尽量告知警察最重要最全面的信息,语言要简练,尽量不要带有各种情绪。如果需要心理安慰可以寻找专业帮助,警察最重要的职责是办理案件。要保留警察的联系电话,设置手机拨打的快捷键,最好把电话号码记在脑海里,并给家人亲友备份。
第三,适当的提醒。有的警察可能对反家暴的了解还不如受害人。可以提醒他们:A.报案记录上要写明家庭暴力而非家庭纠纷,对于日后取证很重要。B.要对现场进行勘查并取证。有的警察接警后到了楼下都不上楼取证。C.如果警察说他们不管,可以事先打印与反家暴相关的法律法规,向警察出示,要求他们履行职责。
3.如何收集医院就诊证据
证据有7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就诊证据采集的4种形式:
A.医学文件记录:门诊和住院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证明、损伤等级评定、抢救和治疗记录。
B.照片和人体图。
C.合理处理后的实验样品,血液或尿液等。
D.费用单据:挂号、检查、治疗、护理。
反家暴法(征求意见稿)5大看点解析
看点1:未婚同居发生的暴力不属于家庭暴力范畴
【解读】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不属于家庭暴力范畴,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看点2:相关机构发现家暴未报案或将担责
【解读】反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协同参与、系统应对。司法行政机关、居委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工青妇组织等因其工作性质和职责,是预防家暴的重要力量。
看点3:人民法院应主动收集家暴证据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出于维护家庭声誉和家庭完整的顾虑,往往不愿意站出来指证,也很少注意保护证据材料。法院应发挥司法能动性,依职权调取、收集、保全相关证据。
看点4:受害人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解读】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受害人,而非惩罚加害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能防止家暴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将事后惩罚变为事前保护,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
看点5: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解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除承担相关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可依法被中止或撤销监护人资格。对此,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原则性规定,反家庭暴力法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