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心理与健康

小萱的减肥之路

作者:文/付晓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小萱(化名)是一名初二女生,今年13岁,与其他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不同,小萱把减肥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使命,从去年9月份开始刻意节食造成体重过轻,闭经5个月,身高165cm,体重34kg,体重指数BMI12.48,远低于正常值下限18.5。她的父母在百般无奈下将其送入我科住院治疗。作为管床医生,我向她及其父母了解病情。

她的父亲显得焦虑不安,红着眼圈向我诉说:“去年9月份转学去了新学校以后,开始住校生活,等12月份回到家中时发现孩子食量明显减少,早饭吃极少量面包,午晚饭吃少量粥,不吃菜,体重从42kg降至36kg,还出现精力差、情绪差、闭经等情况。而且非常关注自己的体重,每天反复多次称体重。12月份就开始去当地医院门诊治疗,但孩子无法按照医院制定的营养方案吃饭,如果我们督促她,言语说的重一点,孩子就会以伤害自己为要挟,而且跟我们发脾气。现在体重只有34kg,我们真的很担心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安抚其父母情绪、详细了解其他必要的情况之后我与小萱在病房谈话。厚重棉衣仍遮掩不住她纤细的四肢,分明的骨节。她一直低头注视着地,后背紧紧贴着凳子。我上前去牵起她的手,引导她放松自己。过了一会她抬头,口唇微微发颤说:“我想爸爸妈妈,不想住院。”说完眼眶发红,眼泪在眼眶内不停打转。我说:“我能明白离开家人的难过不舍,让我们共同努力,等我们痊愈便可以出院了,好不好?”

在我的安抚下,她稍稍平静了些,哽咽地说:“我去年9月转到新学校后,有个同学从45KG瘦到40KG,大家都特别羡慕她,各种夸赞她,我就认为我也行,于是开始刻意减少食量。瘦到36kg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棒,能够控制自己。”

“你是通过减肥获得到愉悦感吗?”我问。小萱轻轻点点头。我接着问:“你觉得现在瘦吗?和周围人比感觉怎么样呢?”

她看着我,坚定地说:“我现在的体重不瘦啊,我和好朋友照镜子,觉得自己比她胖,腰和腿上都有很多肉。”说着,还试图从腿上捏出肉给我看。

“你的好朋友体重多少呢?“我问。

小萱望着我说:”她大概160cm,45KG吧,但是我觉得自己比她胖多了,我总觉得自己只要吃点东西就会长胖,我就应该什么都不吃。有段时间我一天只吃一个小笼包,吃完还是觉得自己会胖,就会主动克制下一餐不去吃。其实我也很痛苦,一方面觉得自己各项指标都不正常,知道不吃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吃完食物后焦虑得不行,总担心自己会变成胖子。”

我说:“我们要明白这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形式,我们将从营养计划、药物、心理治疗来给你提供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抗它。”

小萱是一名典型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神经性厌食,即厌食症,是以患者有意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所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恐惧发胖,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有意造成体重明显减轻,从而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患者常出现全身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严重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该病死亡率高达5%~15%,在所有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

我们根据小萱既往治疗情况和目前状态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1.营养计划安排:以增加体重为目标,恢复正常的饮食模式和对饥饱的感知,予以结构化的进食方案以确保营养充足,保证住院期间每周体重增长1-2kg,控制运动减少热量消耗;2.心理治疗:提供健康影响和疾病知识的教育计划,帮助患者重新评估和改变关于进食障碍的核心歪曲认识。住院1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我们的饮食计划,小萱体重逐渐增至41kg,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能够接受每天的饮食计划,能正确地树立对于进食障碍的认识,愿意主动接受治疗。虽然她吃完食物后仍有些焦虑,并没有彻底摆脱病魔,但至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名年仅13岁的进食障碍患者,衷心希望她能克服疾病,恢复正常饮食习惯与社会功能,完成自我的重塑。

受到社会“以瘦为美”的大环境影响,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刻意节食、催吐等情况,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多关注此类疾病,家长也应在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尽早带其寻求医生的帮助!

 

心猫心理

团体咨询:心理咨询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毒品离我们并不远

“溜冰”后意想不到的“恐怖”

对毒品的错误认知,让很多人走上不归路

儿童节,让我们一起找回逝去的童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