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我只想要身材好看,其他的我都不关心。”
这是一对母女刚刚走进咨询室时候的对话。女儿叫婷婷,是一名大一学生,面容乖巧,皮肤白皙。不过,从我第一眼看到她,婷婷消瘦的身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1米65的个子,只有60多斤。但是,婷婷仍然觉得自己太胖了。
原来,婷婷患有严重的“进食障碍”,或者通俗一点叫做“厌食症”。这种患者往往通过过分节食来限制体重的增长,却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严重者可以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像婷婷的情况,营养严重不足,最近几年的时间,她的例假只来过3次,已经是大学生的她身材看起来像一个初中生。
鉴于婷婷的体脂含量太低,我建议她先去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在这基础之上再辅助心理咨询。妈妈听从了我的建议,陪着婷婷连续住院2个月,体重终于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几个月后,她们再次来到我的面前。
“那你这次来做心理咨询,希望我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我试探着去了解婷婷咨询的目标。
婷婷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没什么需要帮助的,你问我妈吧,她让我来的。”我转头看着婷婷的妈妈。婷婷的妈妈说,主治医生说“厌食症”一般跟孩子的心理有关,建议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否则很可能又会复发。
听到这里,我大概心里有数了。一般而言,主动到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都会有寻求帮助和自我改变的动力,这是心理咨询产生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还有一类来访者是被家长逼迫着来的,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并没有改变的意愿,亦或对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没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显然,婷婷就是属于后者。与第二类来访者工作的难度就会更大,因为首先要获得足够的信任,同时激发他们寻求改变的动力。所以,前面几次咨询,除了收集资料外,更多的是和婷婷聊她的兴趣爱好,通过沟通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
我们一起探讨婷婷爱读的书,比如她爱看侦探类和心理类的小说,特别是毕淑敏的书。以此作为契机,我们一起去聊书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去碰撞不同的观点和可能。在这种开放的咨询环境中,我尽可能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婷婷一起工作。最终,帮助婷婷感受到咨询师对她的兴趣、好奇、尊重和包容。
做了几次咨询,婷婷变得越来越喜欢在咨询室的这一个小时,因为她觉得,“在咨询的时候可以随意说任何事情,能够被你听到和理解,而且不会被批评。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成熟一些了,不那么偏激了,遇到事情可以多想想。”
随着咨询的深入,对于婷婷的“厌食症”也逐渐清晰,可以说,它伴随着婷婷的成长过程。在婷婷5岁之前,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偶尔见一次。等到婷婷回到父母身边,又被送到了寄宿制的幼儿园,接着是寄宿制的小学、中学,现在是在外地上大学。可以说,婷婷和父母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婷婷内心缺乏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在高中之前,她在一个小城市读书,成绩不错,一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这一切从上高中之后开始变了。
为了让婷婷高考能上个好大学,妈妈想尽办法让婷婷去了省城的重点高中读书,同时,还帮婷婷报了美术特长班。婷婷去了高中很不适应,学习成绩还可以,只是她发现周围的同学都不只是拼学习了,还拼特长、拼打扮、拼身材。看到舍友们很注意节食,婷婷刚开始有些困惑,不知道如何跟她们交流。有一次去公共浴室洗澡,婷婷碰到了几个练芭蕾舞的同学,看到她们的身材非常修长、苗条,顿时羡慕不已。
后来得知,这些练芭蕾舞的同学都在节食,而且有几个舍友也在节食,婷婷也开始“加入”了她们。
刚开始是吃的少一些,然后多吃水果。后来,就干脆不吃早饭了。“再往后,就是有点控制不住了,就是不想吃,整天想着怎么减少体重。”婷婷不仅每天限制饮食,而且每天干大量的重体力劳动,比如去餐馆打工,专挑洗碗、端盘子的工作。有几家餐馆看她身材实在消瘦没有敢录用她。“我那段时间感觉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过马路都看不清红绿灯,有几次差点昏倒在路上。”
随着咨询的深入,婷婷逐渐发现,她其实在用“厌食”的方式获得好的身材,获得周围朋友的接纳与认可,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方式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对于从小缺乏关爱的婷婷而言,被别人喜爱是最重要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婷婷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我是不被喜欢的”。所以,通过“好身材”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成为她重要的获得爱的方式。
只是,为什么婷婷会选择“厌食”和好身材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关爱呢?除了和她的性别、年龄段和成长经历有关外,还和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从婷婷的自身特点而言,她处在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建立社交关系、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是重要的一部分。当周围的人都在忙着减肥,为了融入大家,减肥也常常成为一个共同的话题。就像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更容易通过抽烟、喝酒的方式进入同龄人的圈子。
从更大的社会文化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以瘦为美的社会,而这种文化已经进入了病态的地步,各种广告、电视、宣传都是以苗条的美女作为主角,胖的会被讥讽和贬低。而婷婷作为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本就处在爱美的年纪,同时也缺乏对“主流文化”的批判能力,所以很容易认同这种以瘦为美的文化。
所以,针对婷婷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与她探讨内心对于关爱的渴求,这份渴求背后的缘由,以及满足这份渴求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会和婷婷探讨,如何帮助她建立一种反思社会主流文化的能力。
我们的咨询持续了很久,大概有40次。在咨询临近结束的时候,婷婷不但可以正常地进食,而且可以比较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身材。更重要的是,她也能够合理地评价自己的价值,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来自他人的关爱,并且试着和妈妈做更多的沟通。尽管她目前还没有下定决心去完全原谅父母的“无情”,但是她愿意做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