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紫彧
自从奇奇出生后,我对亲子教育就非常关注,也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了解到了分离焦虑会让宝宝感到不安全,因此,每次与儿子分别我都特别纠结。
于是,开始琢磨,怎样的分别是最好的方式呢?最开始的时候,我采取了趁宝宝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离开。但是,奇奇奶奶告诉我,每次奇奇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哭得特别伤心。我也反思,之所以悄悄离开,无非是不想看到孩子伤心哭闹。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在逃避啊,而结果孩子可能会觉得妈妈是个特别不靠谱的人。
后来我想到一个方法,还是提前告知,让孩子在分别之前做一些心理准备。所以,每次出差之前,我会对奇奇讲,“明天妈妈要去上海喽,过几天就回来,回来给奇奇带玩具,好吗?”他不理会。
以前,如果孩子不理会,我总会想办法让他回应,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一点,他不理会,并不代表没听进去,可能暂时他没留意,也可能他不想接受这件事,也或许他在思考,所以,说完就完,不必强求孩子回应。但是,这件事,可以在一天内和他重复讲几次,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
果然,到了晚上,奇奇开始回应我:“妈妈,明天到了吗?”
我说:“还没有啊,明天到了会怎样啊?”
“明天到了你就去上海了。”他说。
“是啊,明天到了妈妈要到上海出差了。”
这一晚,奇奇的情绪开始发生变化。他既黏我,又耍赖,比如,明明到了睡觉时间,他就是不肯上床,偏要我陪他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要抹我的香香,平时他把“我的”“你的”分得很清楚,可是,那天,一定要抹妈妈的香香,而且必须是他自己抹,我等不急先帮他抹了一点,他就开始大哭,说我先抹了香香;脱衣服一定要自己脱,我帮了一下,他又大哭,说他要自己脱,然后必须重新穿上,再脱……
我的理解是,这些撒娇与耍赖是对第二天分离焦虑的变相表达,这种焦虑中也隐含着责备,你为什么要走呢?你为什么不能多陪陪我呢?
曾经,每次面对奇奇类似的情绪,我一下子会非常抓狂,于是,陷入纠结、愧疚、自责,“我不是个好妈妈吗?儿子一定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带着这种愧疚与自责,我也常常会给儿子讲道理,比如,告诉他妈妈马上回来,回来还会给他带好吃的,甚至有时候为了他能高兴起来,还骗他说,妈妈不出差了,就在家里陪奇奇。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两个人一起陷入一种焦虑和无奈中。被骗的儿子第二天会变本加厉地哭闹着表达情绪。
那天,我忽然内心中有了一个变化,孩子是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的,类似的分离是他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面对的。有些时候,未必是孩子太脆弱,而是我们成年人内心中的一种焦虑,其实,此时此刻,陪伴他,支持他去面对这个现实,才是最好的。
这么一想,我心里的愧疚感没有了,而是有了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那么,今晚,我就多陪陪你,多满足你,你哭闹,我不急,我关注着你,等待着你。或者,我抱抱你,拍拍你,直到你情绪平静下来,我用高质量的陪伴给你最大的支持,当你得到了这些支持,就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那小小的分离焦虑。
果然,当我平静下来,奇奇的情绪也慢慢平静了下来。我们玩画画的游戏,玩着玩着,他困了,安静睡着了。
第二天临行前,我和奇奇打招呼,奇奇还是闹着喊了几嗓子,但是,看到奶奶拿给他的新玩具,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了,挥挥手和我说了一声“妈妈byebye”,又开始自顾自地玩儿起来了。那一刻,我心里感到了一丝安慰,看来,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与其愧疚不忍,不如陪伴支持。
职冬娜 责任编辑 E:[email protected] T:010 5102 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