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记忆的家族才会有希望;
一个会思索的家族才会有力量;
一个有亲情的家族才会新人辈出;
一个会相携互勉的家族才会家和兴旺。
“我们办自己的家报已经6年了。6年来,家报受到老老少少的喜爱,大家积极踊跃地投稿,还争着抢着要上封面人物。大家像宝一样珍藏着家报,因为上面有每家的事,也有每家的情,还有一大家人的情。你去看看,哪家不是一本不落地保存着。偶尔有谁家找不到哪期了,就急着慌着给我打电话,我就想办法给补上。”杨慕兰说起这份 “家月报”,满是欣喜和骄傲,这份刊物让她和丈夫,还有这一大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原本就情浓的一大家人,因为这份家报,情更深了,2014年还被评为首都最美家庭。
这是他们夫妻“一起做过的事”
她说,以前只顾忙工作,欠家人太多。退休了,她终于可以回归家庭,可以跟丈夫一起做一件“共同”的事,那就是经营家报。办报的过程中,他们开始“三天两头”彼此赞美和肯定,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6年前,杨慕兰和丈夫王和同时退休。退休后,两人又同时被返聘,但杨慕兰拒绝了。这么多年为了工作,她欠这个家太多,如今退休了,她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好好给丈夫做做饭,好好打理一下这个家。
杨慕兰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了几十年,曾在4个街道办事处当领导,那些年,她常常是忙得顾不上家,顾不上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很多时候,她中午没时间回家做饭,都是同事帮她给婆婆送饭;女儿很多时候都在姥姥家吃饭。
退休前那几十年,把事业视为生命的杨慕兰就是这样忙着过的;退休了,杨慕兰打算好好补偿一下家人。可真闲在家里,她却不习惯了。“每天一睁眼,不知道该干嘛,我心里那个难受啊。开始想着要回归家庭,可家务活那点事,做做就没了。有几次,我还为这‘清闲’掉了泪。”
但很快,杨慕兰就有“事”做了。3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的清明节,杨慕兰和婆婆家的一大家人聚在了颐和园。兄弟姐妹每年清明节都有一个惯例,就是到颐和园踏青、聚餐。聚餐时,杨慕兰的女儿和侄女,提议办份家报,因为王和在报社做了30多年的编辑记者,家里有这样的“资源”。就这样,杨慕兰和王和成了家报的创始人。
“刚开始我们俩的压力还挺大,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家报办出来是什么样儿。”经过夫妻俩的激烈讨论,家报最终就成了现在的模样:内文部分自己打印,彩色封面到外面打印;刊物的定位也随之确定下来,就是围绕“家”来写文章,围绕“家”来讲亲情。
杨慕兰在发刊词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家,是幸福的港湾,可以遮风挡雨;家,是生活的驿站,由此出发会遍尝酸甜苦辣;家,是一条船,在漂流的进程中,有了真爱的繁衍生息。这条船,载着我们穿越漫长的岁月,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激流险滩,只要家人维系着这条船的牢固,一切艰难险阻,都将在亲情面前退却……”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准备,家报第一期出刊了,虽然只有薄薄的25页,但杨慕兰和王和拿在手里还是激动了好久。“真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又激动。”
之后,家报开始有了第二期、第三期……杨慕兰对于自己的文章斟酌得越来越多,文字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讲究,当她写下“一个有记忆的家族才会有希望;一个会思索的家族才会有力量;一个有亲情的家族才会新人辈出;一个会相携互勉的家族才会家和兴旺”这样的文字时,王和在一旁直点头:“真不错。”
“被大编辑表扬了、肯定了,我心里觉得特别美。”杨慕兰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赞扬。夫妻这么多年,两口子很少把赞美和肯定挂在嘴上,“即使心里有,也很少说出来。”可这份家报,却让夫妻俩开始相互说“好听话”了。
丈夫王和也深有同感,“我在报社工作30多年,写出来的稿没听她说过好,可在家报上写的文章却常常听她叫好。”
在一起几十年了,两个人以前没有一起做过一件事,如今一起做了;两个人以前很少互相赞美和肯定,如今成了“三天两头”的事。
爱和亲情在大家庭中传递、汇聚
家报成了亲人间彼此联系和了解的一个渠道。因为这个原因,亲人才更在乎它,更珍惜它。
杨慕兰和王和的亲人,不少都在北京,但还有一些是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家报让这些亲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起来。
每次家报出刊时,在北京的亲人都会找个地方聚聚。把家报拿到手之后,个个儿都“起劲”地阅读,连聚餐吃饭都顾不上。“自己写的文字刊登在家报上,每个人都是越看越觉得自己写的好;除了看自己发表的文字,再看看亲人身上发生的趣事、感人的事,也都挺高兴。”杨慕兰边说边笑。
杨慕兰按照年龄,把亲人分成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杨慕兰和王和属于第一代,后面依次类推。家书上有一个“雷语”的栏目,就是针对第三代那些小家伙“雷人雷语”的记录。第三代的小家伙正在成长中,他们常常会冒出一些生动有趣的话。
“琪琪高考前,王苒说:咱们给琪琪姐姐加油吧!王一赶忙说:妈妈,咱们赶紧开车去加油站吧!”
“十一,我们去了青龙湖公园。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水上游乐场有一个水帘洞。姥爷说这是孙悟空的家,王一马上就问:孙悟空怎么搬家了,怎么从花果山搬这儿来了?”
“带他去鼓浪屿,看见一棵芙蓉树,垂下了长长的树穗。我说,你看它像不像小辫?他说:‘像,那它肯定叫女生树吧?”
……
每期的“雷人雷语”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家报的内容很丰富,有第一代写父母的,有第二代写第一代的,有第二代写第三代的……写的过程,也是彼此增进感情、重新回味亲情的过程。
王和的外甥李侃写过一篇名为《我的4个舅舅》的文章,把4个舅舅的不同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妈妈总说大舅十分有才,从小就是绘画天才;我小时候特别害怕大舅,长大了才知道,他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二舅一直在广西工作,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都有领导的派头;二舅做得一手好菜,深得姥姥的喜爱。三舅是个读书型人才,我小时候,姥姥常让他‘去熬粥’,他倒是听话,可人家一边看书,一边熬。老舅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良、人缘好,退居二线的他仍是中心人物;目前他的正式工作除了培养外孙,就是办家报。每次聚会,只要一靠近他,老舅嘴里就俩字‘交稿’。老舅呀老舅,咱办家庭小报,你咋还这么兢兢业业呢,呵呵……”
杨慕兰写过一篇《二姐夫的“永久13型”自行车》。“在我的记忆里,那辆自行车‘前面带着侃侃,后面坐着雷雷’的画面,始终挥之不去。骑着这辆自行车,姐夫给家里买米、买粮、买菜;骑着这辆自行车,姐夫带着姐姐上下班;骑着这辆自行车,姐夫给婆婆打饭、买早点、去医院送饭。二姐身体一直不好,姐夫就骑着这辆自行车,带着二姐去医院;他还骑着这辆自行车,大冬天满北京城找西瓜,大夏天找冷库,为了给家人买点新鲜水果……”杨慕兰的这篇文章把二姐夫给打动了,他看着看着,回忆起好多美好的时光,更对杨慕兰记得这些并写下来表示感谢。
家报里有许多这样的文章,让人看着,内心就会生出温暖与柔软,那是最打动人的情感。
有一期家报,杨慕兰把大家庭里每个人的生日登在了上面,亲人们就开始翻着家报数每个月的“寿星”。为了给寿星过生日,一大家人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一次生日聚会。
每次一大家人聚餐,都有专门的“召集总监”,负责寻找饭店、调度车辆、接送家人,还得提前调查哪家能去、哪家不能去,以方便安排合适的时间。“我们的召集总监快成‘着急总监’了,为一次聚会忙得不可开交。可即使这样,他还是愿意为大家服务,让大家热热闹闹聚在一起。”
家报创办满一年的时候,杨慕兰举行了个奖励大会,评选出写稿最多的是谁,写评论最多的是谁,写反馈最多的又是谁……杨慕兰和女儿去采购了很多奖品发给大家。拿到奖品,大家都挺乐呵,好多人又为下一年投稿铆足了劲。2012年和2013年,分别是杨慕兰的大姑姐和二姑姐的金婚,在家报的聚会上,杨慕兰策划了两个姐姐的金婚活动,让她们非常感动。
杨慕兰和王和还在家报上开设了“记忆中的潘家胡同35号”栏目。潘家胡同曾是老王家在北京最早的定居处,当时一家几口人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一住就是30多年。在潘家胡同35号发生过很多故事,他们有许多说不完的胡同情结和四合院故事,很多都刻骨铭心。“记忆中的潘家胡同35号”开设之后,亲人中凡是在那里住过、生活过的都纷纷提笔回忆,写出了《永远的35号》《胡同足球队》《老屋的最后一餐》等感人的文章。这些文章让一家人的记忆又重新回到几十年前的时光、回到几十年前的亲情里。
“有些年轻人,因为工作忙,刚开始对家其实没有太多的感觉。可有了家报之后,他们对家庭成员更了解了,彼此间更熟悉了。而那些美好的亲人之间的来往也让他们很向往。还有一家人一次次聚会,在一起谈家报、说亲情,也让这些二代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有了很强的家的意识。这大概也是家报隐隐藏着的力量吧。”
在家报里成长,获得精神力量
有的人在家报里成长,有的人在家报里收获感动和精神的力量。家报是一份记载和记忆,是珍贵的传家宝。
“有许多亲人都在家报中得到了成长。就说我那两个姑姐,她们刚开始投稿的时候文字还有些生涩,可现在,真是越写越好。大姑姐刚开始投稿,写在纸稿上,用相机发来图片,我们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帮她敲出来。但后来她开始自己练习在电脑上打字,到现在已经很熟练了。七八十岁的人了,能有这样的劲头很让人敬佩。”
“第三代”中的小雨点,也是杨慕兰嘴里很“值得一提”的孩子。
她6岁就学会汉语拼音,开始写东西了。因为小雨点所在的健美操队经常去外地参加比赛,看的听的多了,她就有感悟,也有写的冲动。加上她很喜欢听妈妈读家报,在家报的文章中也学到了不少遣词造句,所以写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透过飞机的窗户,我看见窗外有很多长得奇形怪状的云。来到了昆明,我们坐大巴来到了海埂基地。那里有很多花草树木,还有很多蝴蝶在花间飞舞……”
老师还问过小雨点的妈妈:这孩子词汇量怎么这么丰富?妈妈告诉老师:“我们自己办有一份家报,孩子爱听爱看,从中学到不少。”小雨点一直想做家报的记者,但爸爸告诉她,必须写够10篇以上,她才能当记者。“结果孩子真的努力写够了10篇,而且文章的质量非常好,我们就让孩子当了家报的记者。”
家报也经常会报道一些“优秀典型”,希望能带给其他亲人积极的力量。
比如,堂姐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大孙女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外孙周岁得了爬行比赛一等奖,外甥女荣获公司十大优秀员工等等。
不仅是成长,还有亲人在家报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王和的二姐夫见人总爱说:“如果没有家报,我也撑不到今天。”几年前,他得了直肠癌,家报陪着他走过了好几年。那一年,二姐夫在家报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检查身体时,竟得噩耗,自己已是直肠癌III期,这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场大病竟在不知不觉中来了。幸好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女儿和下一代的体贴照料,使我5年重病心却暖……”
“二姐夫喜欢发明,搞了很多专利,他每申报一项专利,我们家报就刊登一次,表扬和鼓励他;看他给大家做了什么温暖的事,我们也及时在家报上表扬。”除了开心,二姐夫也变得非常有信心,他并不是沉浸在“我有病,我不行了”的消极思想中,而是积极地生活着。一直到2014年初,老人的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一家人又给他做了本特刊,里面包括他许多生平经历。
“我们真是在跟时间赛跑,真怕增刊做不出来,他就离开,成了遗憾。还好一切都如愿了。二姐夫拿到增刊,在医院的病床上,一边翻看着,一边掉泪,那里面记录了他一生走过的路,还有亲人写的回忆他的文章。人到了那个时候,也许更容易受触动吧,也会想太多这一辈子走过来的路。看姐夫掉眼泪,我在一旁也掉泪。”说起那个场景,杨慕兰还感触深刻。
这期间,为了照顾二姐夫,家里“二代”的孩子们全都出动了,他们轮流陪伴,就连有些平时在家里不怎么干活的孩子也都出了大力气。“孩子们也真是尽心尽力了,眼见他们那段时间一个个熬得都快不行了,可他们也不让我们去,怕我们累着。”
4个月后,二姐夫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2015年1月15日,是王和母亲100岁的诞辰,一家人为母亲做了本183页、全彩的《母亲诞辰百年纪念专辑》。在收集整理母亲的资料时,一家人发现母亲和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母亲曾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写道: “在我心中,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可刚60岁,他就离开了我。明年五一,就是你爸离去23年,可我竟然活了下来,这多亏你们姐弟6人和亲友的帮助。我和你爸相伴38年,这38年间,感情是深厚的……”最终,这本纪念母亲的专辑变成了同时纪念父母的专辑,也了却了王和及兄弟姐妹多年前要给父亲编本书的愿望。
如今,家报受到越来越多亲人的喜欢,远至美国、加拿大,近至上海、西安、山东、沈阳等地的亲人,都期盼能常常看到家报,以了解更多家族的信息。家报也为此出了电子版,方便各地的亲人阅读。家报还特意开辟了“家书抵万金”的栏目,把网络上的交流变成书信的形式,每期都有数十位亲友参与,有的几百字,有的三两句,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亲人之间的关怀和思念。
“家人们书写的是心灵,投入的是亲情,映衬的是和睦,维系的是感情,积淀的是家庭文化的自觉,存储的是家庭与社会融合的正能量。”杨慕兰一口气总结了很多自己的感受。
杨慕兰一直说,快乐是可以被传染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所以他快乐。其实,亲情和对家的爱也是可以传递的,因为你爱,所以我爱,所以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