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婚姻与家庭(上)

倍儿有爱!这里是60+温暖互助组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有多久了,人们把近邻变成了陌生人。如今,有人打破了这堵墙。他们彼此在生活和精神上互助、欢乐“度老”,让晚年生活不再只依赖子女,让“近邻”成了空巢生活里最温暖的人。

文|夏朵


  图文无关

据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的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的老年人为空巢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子女却不能“承欢膝下”。空巢老人该如何快乐“度老”,成为时下最严峻的话题。

上海普陀区曹阳新村街道桂杨园小区,老人比例占全体业主的40%,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只能守着一盏灯和一台电视机孤独过日。为了快乐“度老”,47位老人自发组成了“邻里互助小组”(简称互助组),低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高龄老人也会帮助低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2年来,他们相互扶持,不仅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还实现了快乐“度老”的幸福生活。

远亲不如近邻,“年轻人”和老年人结对子

2014年11月20日,张顺福带着“邻里互助小组”的成员去印尼旅游。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64岁的张顺福像个老顽童,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笑话,逗得大伙前仰后合。这样舒心的日子,对每位老人来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子女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常常是寂寞一人,但现在,他们身边有了说话的人,心情舒坦了,日子也就亮堂了许多。

张顺福加入邻里互助小组,还得从他的母亲说起。

那年,张顺福只有51岁,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88岁高龄的母亲张秀珠扭伤了脚,行动不便,急需人照顾。而一直单身未婚的张顺福,每天上班早出晚归,根本无力照顾母亲,再加上自己一个大男人,照顾老人实在有太多不便。为了让母亲把身体养好,张顺福花高价请回来一个保姆,可保姆很邋遢,常常把老人气得够呛。无奈之下,他只能把母亲托付给老邻居代为照看。

每天张顺福上班后,老人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心里异常孤单,看电视成了她唯一的娱乐活动。张秀珠经常跟儿子抱怨:“家里太安静了,静得我都害怕,要是能有人陪我说说话,该多好!”张顺福能理解母亲的寂寞,可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也有很多无奈,毕竟两人得生活得吃饭,只能安慰母亲道:“等过几年我退休了,我就啥事也不做,天天陪着你。”“我怕是等不到那时候喽!”母亲含着泪伤感地说。如何让母亲充实、快乐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成了张顺福最头疼的事。

2002年春节后的一天,张顺福下班回家,刚走到楼道口,就听见母亲爽朗的笑声。他推开门一看,母亲与住在同一栋楼的两位老人施云霞、金阿婆正聊得高兴。见到儿子,张秀珠高兴地说:“这不我跟你金阿婆结成了对子,以后妈有人说话了。”

张顺福听得一头雾水,他不知道什么是结对子。一旁的施云霞解释道:“咱们小区里老人特别多,大多是空巢老人,子女们都不在身边,假如有个头疼脑热,谁也不知道。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想着,让那些刚刚退休在家的跟年纪更大的老人结成对子,比如50岁的跟80岁的,60岁的跟70岁的,互相帮衬帮衬,搭建‘互助组’。这不,你妈妈跟金阿婆结成了对子,像他们这样的小区里还有十几对。”

施云霞是个热情又热心的人,是互助组的组长。

虽然并不真正明白“互助组”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但听说有人能来陪母亲聊聊天,张顺福还是很高兴的。

62岁的金阿婆是个热心肠,身子骨很硬朗,退休后,儿女不在身边,整天在家也没啥事。她想着谁都有老的一天,现在帮帮别人,等自己老了别人也会来帮自己,这样一来,自己开心,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自打她和张秀珠老人结成对子后,每天上午9点之前总会敲开张秀珠的门,陪她说说话、唠唠嗑儿,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金阿婆从菜市场回来的时候,会给张秀珠捎上馒头、买点儿菜。要是张顺福厂里忙不能回家,金阿婆就亲自下厨给张秀珠烧饭吃,碰到张秀珠身体不舒服,需要看病、拿药,金阿婆就会帮着去。

看着金阿婆忙进忙出,张秀珠觉得特别欣慰:“人老了,睡眠就少,夜里经常醒,每次醒了我就盼着天亮,总想着天亮了就好了,就有鸟叫就能看见人影了。可真等天亮了,心里又觉得空得慌,不知该干啥,家里扫了一遍又一遍,可就那么点事,做完了只能发呆。坐着坐着,就真成了老呆子了。但你来了就好了,每天总觉得有了盼头。”

金阿婆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容易,生活压力大,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想陪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是他们无能为力,作为父母,咱们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为了感激金阿婆对自己的照顾,张秀珠经常会打一些手套、毛袜子送给她。

很快,张顺福发现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愁眉苦脸。一天晚上,张顺福下班回家,看见母亲和金阿婆在准备做饭,两个人像有明确分工似的,你淘米,我择菜,在厨房里说说笑笑。见这情景,张顺福也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帮忙。

打开话匣子的金阿婆,一边帮着张顺福择菜,一边给他说起最近互助组里发生的感人事情:住在6楼的顾镇兰,今年60多岁,子女都在外地上班。前不久,顾阿婆中风了,拄着拐杖踟蹰而行的模样被住在一楼的姜阿婆看到了,姜阿婆主动搀着顾阿婆到医院配药、输液。顾阿婆痊愈后,姜阿婆却因胆囊炎开刀,这回轮到顾阿婆每天做好饭菜送给她,反过来照顾她了。

说完,金阿婆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张顺福,“你看,这是我们精心制作的《邻里互助手册》,这里有所有组员及其子女的联系方式,老人患有什么慢性病、该吃什么药,都统统记在本子上,人手一册,方便应急使用。”张顺福接过本子认真地看着,心里暖暖的,他对金阿婆说:“这种‘互助’模式真不错,老人舒心子女也放心。”

“互助组”遍地开花,小区成了一个家

2005年12月,张顺福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回到家的第一天,张顺福就找到“互助”小组组长施云霞。他对施云霞说:“我在家没事,也想加入互助组,以前,别人来照顾我妈,现在我可以去照顾别的老人。”施云霞高兴得直点头。她告诉张顺福,“互助组”自2002年成立以来,由最初十来个人发展到如今的37人,成员覆盖了楼里三分之一的老人。大家在自己的楼组中互相结对,如果两人中有一人需要帮助,另一人便会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从互相提醒吃药、陪伴买菜看病,到帮着照应第三代,互助对子配合总是很默契。

加入“互助组”后,张顺福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照顾楼里各位老人的义务。江阿婆家里的灯坏了,他就买来换好;张阿婆家里的自来水管裂了,他联系供水公司、物业公司上门维修;他还帮着老人们收房租、买电视、做家务。几年下来,互助组的老人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家中有点困难的事,首先想到的是给张顺福打电话。 “互助组”原本是一支“娘子军”,张顺福成了这支队伍中少有的“绿叶”。

后来,他与81号楼509室的张竹青结成了对子。今年65岁的张竹青体弱多病,女儿晓芳自幼瘫痪又几乎失明,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张竹青微薄的退休工资度日。为了省钱,张竹青家里很少吃肉,张顺福看着心酸,常买些肉和蔬菜送去。

一天中午,张顺福像往常一样来到张竹青家中,进门却看到张竹青摔倒在地上,脸色发青,一动也不能动。晓芳一边挥摆着双手,一边急得大声哭起来:“阿福叔,妈妈摔跤了,摔跤了,怎么办?”张顺福赶忙帮着把张竹青扶上床,并拨打了120。晓芳无助地哭喊着,张顺福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搂过晓芳:“孩子不怕,有我在。”这时,隔壁75岁的朱锦衣老人不顾年迈多病,闻声也赶过来,她二话没说,打电话把当医生的女儿叫来,为老人安排住院、联系开刀。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张竹青老人顺利动了股骨手术。

出院回到家,互助组的成员陆续前来看望张竹青老人。张顺福还特意请来了有康复经验的庄老伯,传授她术后恢复的经验。90多岁的庄老伯细心地帮张竹青调节座椅高度、在厕所门口放防滑垫。张竹青拉着庄老伯和张顺福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久后,张竹青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这次她被医生诊断为肠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就艰难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张竹青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她整天呆呆地看着病房的天花板,默默地掉泪。一种看不见未来的无助与茫然,一点一点地消耗着她的求生意志。

张顺福见张竹青整天唉声叹气,便劝她:“你现在还是早期,完全有机会治好,整天自己吓自己,多不值当。”住院的日子里,张顺福每天早上8点多就来到医院,陪张竹青说话,给她端点水或打个午饭。为了鼓励张竹青,张顺福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抗癌心得和抗癌食谱,一有空就讲给张竹青听。

2011年冬至,按照习俗,要吃饺子,张顺福特意在家做好了给张竹青送到病房。突然闻到熟悉的味道,一直沉默寡言的张竹青眼睛里流露出了别样的光芒。“你闻闻,很香的,吃几口,尝尝鲜。等你身体好了,我再给你做。”张顺福说。张竹青轻轻咬了一口,是记忆里熟悉的味道。吃着吃着,她突然哭了起来:“晓芳最喜欢吃这个,我要是走了,这孩子咋办?”张顺福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阿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咱不怕,等把病治好了,你有的是机会给孩子做。”

也许是压抑了太久,张竹青抽泣不止:“我觉得我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不是想着孩子,我早就一死了之了。”张顺福没再劝她,哭出来比憋在心里好。

不仅是张顺福一天不落地来看张竹青,“互助组”的其他成员们也今天你拎着水果、明天他提着牛奶陆陆续续来医院看她。在张竹青床头,放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10号,我住院的,张顺福送我到医院,11号张顺福给我送饭,12号薛秀芳给我送来一箱牛奶……”每一个日期的后面,都是一段温暖。

隔壁床的病友看到张竹青每天都有许多人来陪,羡慕地说:“家里兄弟姐妹多真好,这么多人关心你。”张竹青笑着说:“他们都是我的邻居,但比我兄弟姐妹都亲。”

病友很羡慕:“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幢楼里住的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一家有难大家都来帮,可现在呢?门对门也不认识。”听说了张顺福他们小区 “互助组”的事,病友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办法好,我要把这个好办法带到我们小区。你想想谁家没有老人,谁都会变老,现在你帮我,明天也许就是我帮你。”


  “互助组”这一大家子

开心“度老”,寂寞晚年有了说话的人

2012年3月,母亲去世,家里只剩下张顺福一个人了,侄子张杰担心他,就让他搬过去一起住。可张顺福摇摇头,没答应:“我住这儿习惯了,你们那高档小区里‘大门一关,互不相干’,邻里间都不知道姓啥名谁,没人情味。”

母亲去世后,张顺福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互助组”上,互助组发展到了现在的47人。许多老人也都学着张顺福一退休就加入“互助组”,不仅如此,有些在小区里租房的年轻人也都自愿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

33岁的李涛便是其中一员。老家在山东菏泽的他常年在上海工作,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他的心中也有颇多无奈,不是不想回去,而是一旦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想回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了“互助组”的事情后,他主动找到张顺福,自愿要求加入。谁家都有老人,今天他去照顾别人的父母,他也希望当他的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有人能帮他们一把。每个周末,李涛都把时间交给张顺福调遣,有些老人干不了的力气活他都抢着干。

2014年8月的一天,张顺福正在家里做饭,手机响了,楼下的严大妈打来电话说:“他阿福叔,已经过了4点半,怎么奥阿姨家的衣服还晾着?”原来,住在3楼的奥阿姨总有个习惯,天气晴好会把衣服晾出窗外,一到下午4点就会收衣服。可是今天都快5点了,奥阿姨家的衣服还在外面没有收,大家都不放心,怕奥阿姨在家出点啥事,就想让阿福去看看。张顺福挂了电话就下楼,来到奥阿姨家。

张顺福敲了几下房门,一直没有动静,他急了:奥阿姨身体不好,可能在家出事了。张顺福慌忙给奥阿姨的子女打电话,并拨打了120。

奥阿姨的子女与救护车几乎同时赶到,等大家手忙脚乱地把门打开,却发现奥阿姨正从外面回来,还一脸茫然地问:“怎么了?”张顺福解释道:“都快5点了,你家的衣服还没有收,大家都以为你出事了。”奥阿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去对面楼跟人聊天忘了时间。”张顺福哭笑不得,说:“我谎报了军情,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家!”一群人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奥阿姨的子女却很感激:“以前我妈一个人住在这我真不放心,现在我放心了,谢谢你们。”张顺福骄傲地说:“那当然,老邻居比亲戚还要亲。”奥阿姨的子女主动提出,等周末的时候,他们也回来帮忙。

2014年11月20日,作为“红花”中的这片 “老绿叶”,张顺福带着“互助组”的成员去印尼旅游。互助组的很多老人别说出国了,平时连出门都很少,通过互助小组,大家还能经常一起出去看看。

如今,张顺福每天都很忙,经常能看见他穿梭在楼道里,可就算再忙,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他希望终有一天,这种“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养老模式能做得更全面、更广泛,能惠及更多的老人。

如何陪伴父母过一个快乐的晚年,对子女们来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这种陪护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陪护,更多的是情感陪护。除了子女奉养之外,一些新颖养老方式的诞生,让我们看见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肯定会越来越精彩。

张慧娟 责任编辑

E:[email protected] T:010 5241 3601

 

4岁儿子的“性幻想”

情人节,让我们再矫情一把

和和美美过大年之扫雷行动

“别人”的孩子竟能继承自己的遗产?

你骑着白马,却在途中迷了路

情人节驾到,你的那个他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