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潘美玲参加中科大的一次中华文化大学堂活动,来到鳖石山上的九华山陶公祠追寻陶渊明足迹。当时,她儿子刚刚出国读书,母亲身体健康,当过老师、经营过企业的潘美玲想到乡下亲近大自然,过另一种生活。九华山鸟鸣山幽,让潘美玲一见钟情,她便在一座小寺庙住了下来,每日用小篆抄写心经研习书法。
潘美玲初到山里不久,村里便传开了一个消息:“山上有人写字。”没几天,就有大人带着孩子爬上山来找潘美玲学书法。潘美玲来者不拒,义务教学。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潘美玲说:“这些孩子虽然身上有点野性,眼里却充满纯净。”
在废弃8年的花塘小学校舍里,潘美玲从2014年秋开始,坚持为山区留守儿童义务上艺术课。
潘美玲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当初,6岁的留守儿童慧慧(右一)来学习时心里很自卑,甚至有些自闭。潘美玲从辅导慧慧朗诵三字经入手,并辅以葫芦丝课程培养兴趣。现在的慧慧,在潘美玲的关爱下走出阴霾,在音乐中感悟到快乐,不再自卑。潘美玲居住的寺庙用水不便,在村民的建议下,她来到已经废弃的花塘小学住下了来。当时,校舍已废弃8年,院落里杂草疯长,墙壁多处有裂纹,门窗的木料已腐烂透风,但是黑板还在。村民帮潘美玲把一楼的一间旧教室修葺后,“花塘公益艺术课堂”便正式开课了。第一周来了四五个孩子,第二周就来了十几个孩子。潘美玲给孩子们教音乐、美术和书法,周末集中上课,平时随到随学。
潘美龄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就睡在破旧的校舍里。艰苦的生活,难不倒她,可怕的是这山林掩映的旧院落里,常有蛇、蜈蚣出没。一天夜里下大雨,电闪雷鸣,潘美玲看到一条花蛇溜进室内,吓得她坐了起来。蛇也发现了潘美玲,便盘在墙角,就这样人蛇对峙了一夜。天亮后,潘美玲才找人将蛇引到室外。
现在,潘美玲的“花塘公益艺术课堂”报名登记的学生近百人,日常学习30余人,覆盖方圆三四十里的山村。有些孩子的家离得远,家长驾电瓶车骑上20多里山路,风雨无阻送孩子来上课。“下雨天,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淋成落汤鸡站在我面前时,我好像找到了自己坚持下来的意义。”潘美玲说。
3年多来,每当潘美玲有了离开的念头,孩子们就会喊着“潘老师您不要走”,她就不忍心丢下这些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很多,我做一点,就可以改变一点。”她说。
因废弃的校舍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17年秋,当地村民在校园内重新规划了地基,打算建新教室作为公益课堂提供给潘美玲使用,爱心人士也为新建校舍捐了款。潘美玲展望即将开建的新教室,欣慰地说:“有了窗明几净的新教室,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多。最好有一间大教室,里面挂满孩子们的字画,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村民帮助潘美玲收拾出一间一楼的旧教室,她就在这间教室里给孩子教写字和乐器。
下过雨的大山里,路面泥泞,孩子们仍然风雨无阻来潘美玲的课堂上课。
白石村的晓鹏,到潘美玲开办的“花塘公益艺术课堂”上艺术课之前,在学校常对同学动手动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学生。自从被爸爸送来跟潘美玲学习笛子、葫芦丝等乐器后,进步很快。学校的老师反应,晓鹏过去是“拳不离手”,现在是“曲不离口”,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了彬彬有礼的文雅学生。
留守儿童储熙媛跟随潘美玲学会了吹葫芦丝,目前她在杭州的一家打工子弟学校读书,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经常登台表演。
小云(右一)因为父母离异,一度很自卑,目前跟随潘美玲(左一)学篆书和葫芦丝,进步很快。
2017年9月,当地村民在已废弃多年的花塘小学校园内重新规划,准备给潘美玲的“花塘公益艺术课堂”重新修建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