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1日, 针对可能到来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 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已经充分准备必须坚持持久作战方针,坚持以‘三八线’为界划界,如果美国坚持现占领区, 我准备8月发动反击战”。 对此,毛泽东7月5日与斯大林、金日成协商,提出“实现停战谈判”的6条协议草案,建议双方军事力量从“三八线”各自后撤 10 英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军事区。
7月10日起,交战双方的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多次会议。7月29日会议上,美方提出以“实际军事接触线”为基础划定军事分界线,认为我方力量薄弱,再次提出“海空优势论”。美方认为,如果承认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除了白纸黑字回到开战原点使美国政府承担政治上失败的责任,军事上还将不得不放弃涟川、铁原、金化一线的已占阵地,从军事地形上不适合进行防御。双方争执不下,停战谈判被迫中断。
其实,朝鲜政府对“三八线”停火极不情愿,总想借助我军重返“三八线”以南,许多战役都破坏双方的战术配合,急躁冒进。
南朝鲜也坚决反对“三八线”停火,认为:承认“三八线”是大韩民族的耻辱、停战就是投降。为反对停火,南军组织特务游击队,不顾美军劝阻,打冷枪、搞暗杀,炮轰中立区、轰炸扫射谈判地点,甚至上街游行给美军施加压力。
我方“被迫”让步1951年8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复会。美方首席代表乔埃威胁道:中朝方如果继续固执“三八线”,就关闭谈判的大门。
8月11日,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告金日成、彭德怀):在对方承认了以目前战线“实际军事接触线”划分军事分界线原则并加以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修正案。并要求彭总计算“实际军事接触线”和“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8月17日,李克农报告毛泽东:志愿军总部经过计算对比,一致认为美方虽在“三八线”以北占的地方比西线我军在“三八线”以南占的地方要多一些,但那里多是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少耕地不多,而西线我军在“三八线”以南所占地区,从经济上讲那里多是平原,交通方便,人口多,产粮多,又有开城的高丽人参;从面积上讲,瓮津半岛加上沿海岛屿虽比东线略少一些,但保住了开城这个古都;从政治上讲,如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停战后中朝军队再退出开城,开城人民难以接受,政治影响较大。因此,无论从经济、面积还是从政治上讲,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对我方并无不利。
毛泽东很快批准了“按战线来划定军事分界线”的意见,并风趣地对军委其他领导说 ,好戏在后面呀。为什么?言外之意美军留下把柄,如果将来我军攻占更多地区,停战划界就还有变数。
美军“死要面子活受罪”
时间到了1953年7月24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谈判代表团最后一次校正军事分界线,并将结果正式纳入停战协议备忘录。这次校正表明:自1951年11月27日双方第一次通过按“双方实际接触线”军事分界线原则协议以来,双方拉锯战的结果,我方军队向“三八线”南推进不少,多占了332.6平方公里。
正如毛泽东的预见,美军不承认“三八线”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终不得不在 “双方实际接触线”(即我军称“实际控制线”)上划定军事分界线,美方还是失算了。
(摘自《法制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