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1/5的孩子有睡眠问题。除了睡眠相关的疾病导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养育方式出了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了睡眠专家王慧珊老师,她告诉我们,应该在宝宝1岁前了解他在不同阶段睡眠特点的基础上,顺应宝宝的睡眠节律,培养宝宝自主睡眠。
向前一步,形成宫内小节律
时间:出生前
宝宝特点:
● 分不出昼夜,跟着妈妈的作息形成自己的节律
孩子在妈妈子宫生活的时候,子宫黑漆漆一片,宝宝是分不出昼夜的。不过,宝宝会通过妈妈的休息和运动,开始接触作息,形成自己最早的节律。因为妈妈在休息和运动时,代谢情况不一样,也会对宝宝的作息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妈妈休息的时候,宝宝基本也会休息,母亲运动的时候,宝宝也会动。
培养方法:
● 妈妈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规律
有研究发现,如果怀孕期妈妈的生活节律足够好,休息充足的话,新生宝宝的作息节律也很清楚,是易养型宝宝。如果妈妈老熬夜,焦虑紧张,生活节律不好,生下来的宝宝也容易节律紊乱。所以,孕妈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律,晚上按时入睡,放松心情,早上按时起床等,这样,宝宝在宫内的小节律也会比较规律,为出生之后的自主睡眠培养奠定基础。
吃了睡,睡了吃,是此时的自然节律
时间:0~8周
宝宝特点:
● 睡眠是片段式的,跟宝宝的吃奶频次形成一致的节律
此时,宝宝的睡眠是片段睡眠。比如,宝宝睡2个小时或3个小时就会醒,醒来以后吃奶、玩一会儿,然后再睡。所以,一天下来,睡—醒—吃—玩—再睡—再醒—再吃—再玩……这样形成宝宝的自然节律。
这样一段一段的睡眠形态跟此时宝宝的吃奶情况是相辅相成的:母乳宝宝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里每天应该喂8次或者8次以上,宝宝的睡眠情况也是一致的,相应会睡8次或者8次以上。
● 宝宝睡眠中的某些时段,大脑仍然在活动
宝宝睡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宝宝睡着了,但他的眼球会动,手也微微动。如果此时给宝宝做睡眠脑电图会发现,他的脑电波是活跃的,呼吸和心率也跟醒着的时候差不多。这说明宝宝的大脑还在活动中,所以我们称为活跃睡眠。
新生儿一生下来大概有50%的睡眠是活跃睡眠。因为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在睡眠,白天醒来的时间少,所以,宝宝会用更多的活跃睡眠来补偿白天睡着过程中对外界认知的不足。
培养方法:
● 遵循自然节律,让他感知白天和黑夜
新生宝宝每天有7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尚未形成明显的昼夜节律,不过,由于宝宝处于活跃睡眠的时间较多,所以对外界还是有感知的。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昼夜光线、喂养等因素的变化,逐渐帮宝宝形成规律的睡眠—觉醒模式。
建议在白天照顾宝宝时,不必刻意保持安静的环境,也不要拉窗帘使室内光线过于昏暗;夜晚则应保持相对安静,只留小夜灯即可,尽量不要因频繁喂奶、换尿布、哄抱等干扰宝宝的夜间睡眠
形成昼夜节律,进行睡眠融合
时间:8周~4个月
宝宝特点:
● 安静睡眠变多
宝宝大一些之后,白天活动的时间逐渐增多,晚上便需要更多的时间恢复体力,所以安静睡眠变多。安静睡眠,也称为深睡眠,指的是睡着以后浑身上下肌肉绝对放松,眼球不动。此时,如果测量呼吸、血压、心率,会发现与醒着相比,心率、血压都降低了,呼吸速度也减慢了。
深睡眠时,宝宝的基础代谢率会整体降低,所以能够充分休息全身。并且,脑电波也不活跃了,这对大脑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 睡眠开始融合
睡眠的特点是呈周期变化,深睡眠与活跃睡眠是交替的。所以,宝宝睡觉可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活跃睡眠—深睡眠—活跃睡眠—深睡眠—活跃睡眠—深睡眠……交替进行。
这个周期多长呢?一般来说,成人的周期会比较长,1个周期大约60~90分钟。比如,某个人说他睡了8个小时。按照90分钟一个周期算,8个小时实际包含了5个周期。与成人相比,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大约45分钟,随着月龄的增大,宝宝的睡眠周期会逐渐变长为60分钟。一般情况下,小宝宝可能经过2~3个睡眠周期就会醒一次。
可是,有些父母会说,我的宝宝怎么睡1个小时就醒了?甚至有时候睡40多分钟就会醒?这是因为宝宝的睡眠在活跃睡眠—深睡眠这一个周期结束,还未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时候遇到坎儿了。大部分孩子在一个周期之后会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可是,个别宝宝就会醒过来,有的宝宝可能会睁开眼,有的宝宝可能会哼两声。这该怎么办呢?
培养方法:
● 培养昼夜节律,创造睡眠融合的条件
随着宝宝月龄增大,孩子会有半天的时间接触到日光,日光的照射会使下丘脑分泌褪黑素,维持夜间睡眠时间变长,逐渐形成昼夜节律。这要求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在白天少睡,带他到室外玩,多接触日光,多喂他;夜间制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不打扰孩子的睡眠。
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夜里的睡眠就会慢慢开始融合:比如,原来是2~3个小时醒一次,两个周期融合后就会变成4~5个小时才醒,这也是很多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开始能够一次性睡的时间稍微长一些的原因。片段睡眠逐渐融合,宝宝到了两三岁就能睡7~8个小时了。这样,一个长睡眠就逐渐形成了,也就是我们期盼的“睡整觉”。
● 打呼噜不可爱,睡眠问题早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宝宝在睡眠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睡眠中打呼噜、四肢抖动、抽动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融合,让宝宝没有足够的安静睡眠。有的父母会觉得宝宝打呼噜很可爱,实际上,打呼噜说明孩子的呼吸道不通畅,会影响进氧量,宝宝的生长和脑发育都会受影响。所以,当发现小宝宝打呼噜,请赶紧带他去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此外,还有一些神经系统发育不太完善的宝宝,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肢体抽动或者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症状,也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想睡整觉?培养入睡能力很关键
时间:4~12个月
宝宝特点:
● 形成长睡眠
一般来说,如果养育得当,很多宝宝在6个月左右时就能形成夜间的长睡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睡整觉”。一般来说,9个月左右,80%的孩子都会形成一个长睡眠,但也有宝宝1岁才能够夜间睡整觉。睡眠个体差异较大,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
有研究发现,夜里连续睡6个小时的宝宝,比短于6个小时的宝宝在成长发育其他方面,包括对身高、免疫力增长,包括认知、玩耍都更好一些。所以睡足够、高质量的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是非常有利的。
睡眠周期从片段到部分融合,再到晚上能够睡一个长睡眠,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1岁以前早期睡眠周期建立不起来,睡眠周期融合不好,孩子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好多睡眠问题。比如,入睡困难、醒得早、夜醒哭闹等等。
培养方法:
● 睡别哄,培养宝宝自己睡觉的能力
很多父母认为,哄睡也是对宝宝的一种爱,觉得宝宝睡觉理所当然应该抱,等他睡着再放下。结果宝宝会形成对抱的依赖,认为困的时候就应该有人抱他、哄他,否则就不睡。这样,宝宝就根本没有机会形成自己自动入睡的能力。
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宝宝自动入睡的能力:释放宝宝的精力,做好睡前准备,观察宝宝,看到孩子犯困了,就把他放在小床上,让他自己入睡。这样能够培养宝宝自动入睡的能力。
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坏习惯,父母可以逐渐减少宝宝对抱睡、哄睡的依赖,慢慢撤下来,比如,抱着溜达,慢慢变成抱着不动;站着抱,慢慢变成半躺半抱;半躺半抱慢慢变成一只手抱着,另一只手圈着宝宝,然后撤出抱着的手,只是轻拍哄他入睡;轻拍慢慢变成手放在宝宝身上抚摩;然后变成在宝宝身边陪伴;最后,可以让宝宝试着困了自己睡。这样循序渐进,便能培养宝宝自己睡觉的能力。
其实,最令父母头疼的夜醒也跟入睡能力有关:夜醒哭闹并不是宝宝在故意捣乱,而是他从一个睡眠周期醒来,缺乏自己平稳过渡到另一个睡眠周期的入睡能力。宝宝从一个睡眠周期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时,确实会有短暂的清醒,如果他平常没有学会独立入睡,需要人哄、抱助眠,在这个短暂的清醒期就会彻底醒来。
● 夜醒别哄,别打扰了宝宝睡眠融合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父母并不知道宝宝夜间短暂的清醒是正常的现象,一发现宝宝动就会去抱抱他,甚至以为宝宝饿了抱他起来喂奶,以为他尿了抱他起来换尿布,这些做法都打扰了宝宝夜间从一个睡眠周期过渡到另一个睡眠周期的能力,影响了宝宝的自主睡眠养成。
提醒父母注意:宝宝到了4~5个月时,喂奶的次数可以不用那么频繁;宝宝夜间醒来,也别轻易打扰他,先观察、等待一会儿,给宝宝自主融合睡眠周期的机会。
● 生病了,自主入睡能力可能会倒退
遇到宝宝生病,他的自主入睡能力会倒退。这个时候,父母需要耐心,接受孩子的倒退,帮助宝宝重新建立自主入睡的能力。比如,入睡过程中可以给宝宝一些安抚,让宝宝自己抱个小被子、毛绒小动物等。需要提醒的是,安抚条件要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咬被角等,也不要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比如叼妈妈的奶头,揪妈妈的头发,等等。这些安抚对宝宝自主睡眠的培养没有好处。
出生至1岁宝宝睡眠/觉醒规律表
不同年龄的孩子总睡眠时间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越小的孩子总睡眠时间越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睡眠时间会慢慢变少。但是,每个孩子在睡眠这件事上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下表只是一个参照。并且你会发现,越小的孩子的范围值越大,不确定性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