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父母必读

关于脑发育的7个重要解读

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既可能帮助我们在孩子脑发育的问题上不瞎操心,还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身心的健康成长。

受访专家|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授过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解剖,同时又在比较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几十年研究的苏彦捷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她一再强调自己并不是脑科学家,她对我们提出的这些脑发育问题进行的解读,是从儿童心理发展以及脑科学研究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出发的。这反而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她给出的解读,是所有崇尚科学养育的父母更应该认真学习和品读的。

大脑如何“剪枝”?

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为了让任务完成得更有效率,人的大脑是要做相应的准备的,会对完成任务的不利方面做出修正,或者是内部发生一些变化——影响主要发展任务完成的突触会被修剪,一些可能不太用的连接或者是搭错了的部分会被清理。脑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不会让没用的部分无端地消耗能量,这就是“剪枝”的过程,是大脑自主完成的。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大脑在“剪枝”的过程中,依然在不断地发育,孩子依然需要一个丰富、适宜的环境,并不是说大脑“剪枝”,孩子就可以待在那儿什么也不干了。这个理解是不对的。

知识点突触修剪

新生儿比成人的大脑突触密集度要低,但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婴儿大脑中突触的发展速度却会超越成人的水平,在4岁时突触密集度在脑部已经达到顶峰,并超过成人水平的50%。

青春期前后,剪除过程使得突触在数量上开始减少,这种剪除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期。突触剪除的过程非常重要,决定了早期形成的神经通路中有哪些突触得以保留,大脑会以何种方式思维、感觉和行动,进而决定了个体某种能力的整体水平。

一个突触是稳固或是减弱并最终被修剪,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突触的活动水平。所以确切来说,突触修剪遵循“越活跃的突触越被加强,而越不活跃的突触越被减弱并修剪”的原则。

突触修剪在大脑不同区域中发生的时间有所差异,通常突触修剪比突触生长过剩所经历的时间要更长。

突触修剪很大程度上依赖发展中的儿童在他周围的世界中所经历到的事物,这个机制就是大脑“捕获”到了经验的影响,并造成了自身微观结构的改变。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修剪期,大脑要帮助青少年完成比较集中又比较繁重的任务:迎接身心的全面成熟,为他将来的繁育做准备。

还有,我们总说一孕傻三年,已有研究表明这个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扫描能发现怀孕女性的某些脑区灰质确实会有一些变薄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孕妈妈变傻了,而是大脑通过它的分析,认为怀孕这件事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于是调整了工作的重心,不再去做其他一些方面的工作了而已。

细胞凋亡也是人脑自带的机制。当孩子出生时,大量神经元已经存在,但大脑会判断哪些神经元用不着,也会主动清理,科学上称之为细胞凋亡。这都是人脑或者说人体,在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发育的过程。

因此,从大脑工作机制上讲,过度的刺激是不好的,不符合大脑自动工作的规律。如果外界一直在给出比较大的刺激,对大脑自主启动和完成突触修剪和细胞凋亡的程序并不利。

为什么6岁才上学?和脑发育有关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国家甚至国际上都规定,儿童6岁左右进入学校接受比较正规的教育,这也是和脑发育的研究直接相关的:儿童在6岁左右才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这能帮助孩子听从命令、集中注意力、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更好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等,学校的整个教育是需要孩子的大脑发育到这个程度才能实现的。所以现在不提倡过早地让孩子接受正规教育,幼儿园大班全面取消了学认字、学算数、学英语等任务,并不是说不允许孩子学习,而是从脑发育角度上看,儿童在这个阶段确实尚未做好正规学习的准备。

但是,父母也不要误解,不过早地学习,并不是说让孩子完全不接触或者不给孩子学习和汲取信息的环境,不是这个概念。亲子共读图画书是学习,听外语儿歌也是学习,在生活中帮妈妈摆碗筷了解数的概念更是学习。

知识点 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出一种被称作髓脂的蜡性物质,包裹住一些轴突而产生绝缘效果,使信号沿轴突传递的速度提高100倍左右,从而使大脑和身体其他不同部分的信息沟通更为高效。这是大脑结构发育成熟的标志。

虽然不是所有的神经纤维都会被髓鞘化,但髓鞘化对一些行为功能非常重要。去髓鞘化会导致神经信息传输速度下降,增加了传输失败的可能性,因此会导致大脑内整体信息传递的减缓。也就是说,当髓鞘化出现问题时,会导致智力发育迟滞和运动障碍。

刚出生的婴儿的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但髓鞘的形成对儿童许多能力的成熟都是极其重要的。

● 联系小脑和大脑皮层的神经纤维在幼儿出生后就开始髓鞘化,这种变化有助于孩子动作协调能力的迅速发展,但这些有关区域的髓鞘化要到4岁才能完成;

● 与集中注意力有关区域的髓鞘化要到童年中后期才能完成;

● 记忆的发展也和髓鞘的形成有关,在学前期,和记忆有关的大脑海马体区域完成髓鞘化过程;

● 网状结构是脑干中用来保持觉醒和控制意识状态的结构,它在整个儿童期一直到青少年期持续进行髓鞘化;

● 胼胝体是联结大脑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突触的生长和胼胝体的髓鞘化在3~6岁达到顶峰,之后,到青少年期以较慢的速度发育;

● 在6岁左右,孩子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但前额叶联合区可能要在20岁以后才能完成髓鞘化的过程。

思维发展不是独立完成的

一提起脑发育,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思维发展、思维训练。其实在心理学领域,思维包括在认知能力里,是一个大概念,并不是狭义的逻辑推理能力。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觉、记忆、认知加工等很多方面的能力。没有输入,如何思维?思维的对象从哪儿来?所以,讲思维首先得有感知觉的输入,孩子得有充足的从环境吸收信息的能力,比如是否有观察力、感受力,如果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发展起来,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发展,或者确切地说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概念:生理、认知、社会性,它们既是整体的,又相互有交叉的部分。其中生理是基础,包括身体的发育、大脑的发育,但在脑发育的同时,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也在同步进行。所以并没有专门训练哪一项能力之说,比如只提高记忆力,或者只发展注意力,所有的能力都是均衡而同步发展起来的。如果不从整体上看问题,孩子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大脑需要的“刺激”就在生活里

孩子的大脑发育,确实需要丰富的环境,但其实这种“丰富”可以信手拈来:有生活气氛的家居布置,一些色彩丰富的玩具,多和孩子说说话,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跑跑跳跳……这就是丰富的环境,是适宜的刺激。很多父母认为早教机构的环境比家里带给孩子的刺激多,倾向于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那需要提醒父母,需要看早教机构提供的刺激对孩子的发展是否是正向的、适宜的,如果是过度、单一的刺激,有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父母要非常清晰地知道,发展是多方面的,不要过早地限定在某一个方面,否则总被强化的部分可能发展较好,但没有被关注的地方可能就会退化,而真实生活,能把各种感觉综合地输送给孩子,是环境中非常自然的刺激。

另外,任何早教机构的游戏也好,课程也罢,即使有专业支撑,也都是标准化设定的——它不会根据你家孩子的特殊情况改变程序,比如对敏感的孩子有更长的等待时间,对接受能力特别强的孩子有进度的调整,对特别淘气的孩子有特别的策略,等。个性化设计只能靠家长——你的孩子,按照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去做,不一定能把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因为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他的个性特点不一样,天赋不一样,擅长和喜欢的也不一样,这都需要父母在教养中先去看自己的孩子什么样,然后单独为这个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这特别重要。所以,孩子在1岁之前,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就是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和他充分地互动,你去了解他,让他了解你,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有效的养育。

关键期有多关键?

首先,在心理学当中,关键期的提法已经基本不用了,用敏感期的提法更加客观。这也就说明孩子的很多能力发展不是完全不能弥补。之所以强调在儿童早期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发展,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发展得特别快。

其次,如果父母真的特别焦虑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那建议首先去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知道孩子在什么发展阶段要完成什么样的发展任务、孩子目前是什么样的发展状态等,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敏感期,也不是指的一天两天,是有一个时间段的,而且每个孩子的时间段也不一样。

最后,大家看到的很多数据,基本上都是概率性的,比如50%的孩子某个时候什么样,90%的孩子又是什么样,但孩子的发展就是有早有晚,只有每天都跟他密切接触的人才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变化,更容易找到所谓敏感期。不要总想着把孩子托付给早教机构,在自己还不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孩子交出去,也许收获的是麻烦。

知识点 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的理论观点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所做的系列实验。实验的其中一部分是,科学家把一只小猫的眼睛缝上,几个月后,他们把小猫的眼睛打开,发现小猫几乎是瞎的,因为大脑从眼睛接收信息的结构没有得到正常发育。把一只成年猫的眼睛缝上同样长的时间,却没有产生这样的后果,这是因为成年猫已经发育出能够处理从眼睛传来信息的脑连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特定感官功能的发育有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缺乏对大脑的刺激,个体发育就会受阻。但是,研究者发现的关键期只是猫的特定视觉官能发育的关键期,并不是笼而统之的所有生物、所有方面的发育关键期。

研究已经发现,虽然特定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也是有关键期的,但整个感觉系统并没有关键期。目前,还没有发现知识的传递以及诸如词汇、阅读和数学等技能存在发展的关键期。更有趣的是,事实上在合适的环境下,因眼睛被缝上而失明的小猫也能重新获得部分视力。也许,这些描述对于普通父母来说,还是太过于学术化了,不太容易理解,似乎还是不太清楚该怎么做。

下面,我们将请两位领域内重量级的心理学家进一步解读,和我们的实际养育生活密切地进行关联。

专项训练对孩子的脑发育有好处吗?

这件事可以这么来解读:如果说孩子在某个方面的发展真的是特别“短”,可能需要做一些强化,但是不是训练?不一定!专项训练往往是为了让某一种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像运动员,或者说是去参加“最强大脑”的比赛,那确实要训练,因为训练中也含有策略的部分,但对于一般能力的发展来说,是不需要训练的。如果孩子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比如觉得他注意力不集中,那孩子需要的可能不是注意力专项训练,而是父母在了解与孩子年龄匹配的注意力发展程度之后,分析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而提升孩子注意力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之后再对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的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善。实际上,我们对能力的理解经常是有偏差的,不同的人不一样,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特别强,在某些方面就是不行,所以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所有能力都行。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实验对比研究强化某种能力的孩子的大脑和各种能力平衡发展的孩子大脑,所以并没有相关数据,但是我们根据大脑突触修剪和神经元凋亡这些已经有的科研成果,应该可以推断,如果太刻意在某方面进行强调,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

最安全的养育,还是在生活中自然养育。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在生活中给孩子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去促进能力的发展,比如有的家庭中挂有很多书法作品或者和文字有关的装饰品,那孩子可能很容易就对识字感兴趣,认字也比较多。这种对孩子大脑潜能的开发是比较成功的,也往往有专项训练想达都达不到的效果。

都来学点儿童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生理发育(大脑和身体),学习之后,父母会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做什么。比如你抱着1岁左右的孩子照镜子,他会把镜子里的人当成另外一个人,到1岁半左右,他才能认识到镜子中是他自己。再比如,2岁的宝宝玩了能坐进去开的那种小车后,再给他一个差不多的小车模型,他还会认为自己能坐进去,这是因为一个人眼睛看到的信息是传递到脑的视觉腹侧通路,而操作和行动的信息是传递到脑的视觉背侧通路,孩子的大脑还不能将这两部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联系,所以看到的和去做的就是分离的。当孩子的脑发育到一定程度,大脑这两部分的信息能够对应之后,也就能够分辨以及做出适宜的行为了。这些都表明,了解孩子的生理基础、脑发育的状态,才能知道他在哪些阶段能够完成哪些事情,有些事情非得早早完成是不现实的。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将脑科学的一些研究与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现象结合起来,是一个发展中的新领域,这种结合开始的时间并不长,还在进行中。我们今天了解到的这些,只是两个分支学科的一些证据的相互印证。对于学者和研究者来说,应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其实这方面的研究仍然需要大量、不断的积累,才能更加科学地解释我们看到的儿童的种种发展现象。

但是,脑发育的相关知识,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都不是一种技术或者说明书,按照程序走就行,拿来就能用。它们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为了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然后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实现这些可能性的环境,是拥有一种看待和判断问题的视角和心态。

到底什么对儿童脑发育有好处?我们在听完这些过瘾的科学解读后依然穷追不舍地帮父母问出这个问题,苏彦捷老师的回答也非常干脆:让孩子有安全感,让孩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如何和孩子愉快地聊天?

全新的颜色: 学会“与孩子合作”

康丽颖:优秀家风是缄默的知识和实践的智慧

区分常见病里的“双胞胎”

吃零食不再左右为难

手足口期间吃喝巧安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