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德国制造”已成为耐用、可靠、安全和精确的代名词,也成为宣传国家形象的金字招牌。凭借扎实稳健的制造业,德国在欧洲各国唯其马首是瞻。这恰恰印证了顶级刀具品牌双立人的一句广告词:“人世间,只婵娟一剑,磨尽天下英雄。”正是这种百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德国独一无二的成功道路。
一座城市的百年传奇
每年夏天,我国的许多城市经常遭遇内涝,各地开启“看海”模式。这个时候,人们会想到青岛这座被称为“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因为青岛拥有令其他城市羡慕的排水系统。而这要归功于德国人,正是德国人构建了这套先进的地下排水系统,这也是德国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尽管现在的青岛与百年前的城市面积扩大了许多倍,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相比数量也不多,但依然发挥作用让老城区受益。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将其最新的排水系统设计理念带了过来,从1898年10月起,德国工程师充分利用青岛东高西低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依地面倾斜的坡度,铺设了南部老城区沿海一线的明沟和暗渠,铺设下水管道所用的水泥、钢筋均来自德国,而铺设的下水管道尺寸之大,甚至连德国人都称之为“怪物”。
这批青岛地下管线中,尤其令城建专家们惊叹的是雨污分流系统。而百年后,许多城市才提出要建雨污分流系统。德国人在青岛总共修了12个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的排水系统,包括若干条地上明渠和地下管道、暗渠,至今覆盖着整个青岛西部老城区,仍然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德国人留给青岛的遗产,不仅仅是沿用百年的地下水道,比地下水道或是各种精美建筑更为珍贵的遗产,则是德国人的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德国人的城市建设,在规划确定后便一步一步有条不紊,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这一切可以追寻到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一座城市百年前的地下排水系统,就这样成了德国工匠精神的注解。
无论是深入人心的普通建筑,还是惊为天价的奢侈品。无论是大块头,还是小玩意,德国的产品质量都无可挑剔。如今,在这个只有 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 2300 多个世界名牌,无论是奔驰宝马保时捷,还是西门子与拜耳,无论是阿迪达斯与万宝龙,还是蔡司与彪马,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牌走进中国市场并受人们所追捧,这背后都是德国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体现。
追求极致的匠心法则
为什么德国会有这么多世界名牌,正如西门子总裁所说,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当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成为企业的天职时,那就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一切成为企业生存的最高法则。
德国人在一切领域中奉行的原则就是:“要么最好,要么没有。”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哲学,体现在产品与服务上就是质量永恒的概念,体现在技术上就业是技术至上,体现在人才上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高标准,从而赢得德国制造在世界上的顶尖声誉。在经济学上,德国人认为“只有一种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才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最好裁判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卖不出去的产品,就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因此,质量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因而也是企业的生命,职工的生命”。
德国人甚至把产品的质量与人的素质挂钩,他们认为,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的质量反映,人们往往是通过一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产品来认识这个国家人民的素质的。
“千工易遇、一匠难求”,高素质的工匠是制造业发展之本。德国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能力,半数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成绩优异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极为罕见。职业教育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资助,课程设置以实践为导向,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与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学徒”,参与实习。这部分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技工身份直接就业,也可进入应用科学大学深造,考取工程师文凭。目前,德国共有350种官方认可的职业培训工种,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曾参加过培训并获相应证书,成为德制造业强有力的前沿军和后备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如此严苛的要求使学生从培训之初就一丝不苟,潜心修炼内功,从而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以德国为镜,反观中国,“技进乎道”的文化渊源古来有之。历朝历代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匠人层出不穷,《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著作流芳千古,兼具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坚固之质的好器物屡见不鲜,如瓷器曾是西方竞相追捧的奢侈品,欧洲各国皇宫无不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近代以来,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等老字号历久弥新,华为、中国高铁等新品牌走向世界,以屠呦呦先生为代表的新时期“匠人”则书写了工匠精神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及全球,成就令人瞩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亟须学习“德国制造”,借鉴其专注、完美的精神内核,再加以中华厚德文化为基础的本土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才能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使之昂首阔步,迈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