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也即匠心,何谓匠心?简单说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就是把差不多的“将就”淬炼成一丝不苟的“讲究”。这种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能工巧匠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亦一度引领着世界文明的脚步。在现代工业中,这种精神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价值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匠精神”成就了“两弹一星”等事业,我们的前辈们勒紧裤腰带,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底子上构建出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在商业大潮中中国人比学赶超,提出“质量就是生命”,一大批中国品牌靠着品质走向世界。今天,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踏上了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新征程,更加呼唤大国工匠,更加需要匠心精神。作家格拉德维尔曾提出一个“一万小时天才”的概念,意为任何人经过一万小时的努力,可以从平凡变为超凡。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集中了全世界最大的加工生产能力,但仍存在附加值不高等不足,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和改变。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与打造,与“工匠”密不可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而言,“质量”二字重千钧。做强质量,打造品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须臾离不开匠心精神。
“大国工匠”卢仁峰匠心溯源
匠心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优秀品质。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再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远近。
鲁班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鲁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匠心精神”的核心便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造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人们不禁感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匠心铸魂
爱岗敬业是匠心之魂。工作是一场修行,修行先修心。外边的世界很喧嚣,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像蓝天一样静谧,像大地一样沉稳。“静能生慧”,“静能生乐”,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
时间投入到枯燥的技术发展中,攻坚克难,超越提升。比如“大国工匠”卢仁峰,他是中国兵器的首席技师,也是失去了左手的“独臂焊侠”。他在生活中被人说成“缺弦”,每天除工作外,加焊50根焊条练基本功。他日以继夜地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只为攻克国产坦克钢筋铁骨的焊接难关。他对技术、工作的热爱锻造出爱岗敬业的工匠之魂,这是一种信仰,一份敬畏,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是成就匠心的不二法则。对工作执着甚至于执拗,对产品负责乃至于苛责,对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匠心的精髓在于: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提供无微不至的一流服务。比如“军工绣娘”潘玉华,她能在一块一元硬币大的电子板上,焊接1144根细小铅柱,一千多次重复却要保证和第一次一样的精度,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全凭手感。她用这一手绝活,向世人展示了千锤百炼二十年,精益求精方寸间的匠心之美。“军工绣娘”潘玉华
“大国工匠”胡双钱匠心之要在于脚踏实地。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过份强调“快”和“速度”,难免留下粗糙、浮夸的印记。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见真章:不好高骛远,不贪多求快,不好大喜功,不轻言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极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他“在车间里,从不挑活,什么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从而“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对新时代而言,匠心是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融合,是精益求精和开明开放的融合;对企业而言,匠心是立企之本、兴企之器、强企之基;对个人而言,匠心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孜孜以求和梦想情怀。
大国匠心
北斗组网、“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超算“发威”、“鲲龙”冲天……刚刚过去的一年,从中国桥到中国路,从中国量子到中国计算,从中国飞机到中国高铁,一个个奇迹般的创新成果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版图,新时代的中国制造让人感受到越来越强的澎湃活力。
精益求精是匠人的亮丽名片,是其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一件事即使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追求做得更好。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求精精神。
当然,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们的殊荣。每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拥有多项国际焊接资质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为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研制关键部件的车工班班长王阳,打造开放、共享创业平台的海尔创客实验室……无论是一线劳动者,还是创新创业浪潮中的弄潮儿,都用本职岗位上的行动诠释了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彰显了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职业技能是衡量一个国家工匠实力的重要表示,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哪家强?最近有了新答案:中国!在2017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参赛选手以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位列榜首。对这一傲人成绩,国内热烈关注,大家纷纷为这支平均年龄还不到21岁的年轻战队竖起大拇指;国外集中报道,对中国职业技能水平崛起激赞有加,甚至有西方媒体评价称“中国令西方工业相形见绌”。六年前,中国技术工人第一次走出国门,以一块焊接项目的银牌,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书写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竞赛史册上。那时的国人,对这项世界大赛还不甚熟悉,对工匠精神及其价值的认识也不尽充分,说到在技能领域一争高下,潜意识中还是认为只有德国、日本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强国才能问鼎。而六年之后,中国不仅实现金牌“大丰收”,更在工业机械装调、数控铣、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独占鳌头。六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对于中国技能水平提升来说却是惊人一跃:从初出茅庐到摘得桂冠,再到“未来的标准将由中国人确定”,这样的突破与近些年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大力提倡息息相关,亦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番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精彩亮相,既是时代呼唤的结果,更是国家行动的必然。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中国产品和服务要占领国际市场,必须以品质取胜。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生产出更多更高品质的产品,没有“工匠精神”的支撑就无从谈起。更要看到,工匠精神也蕴含着创新的时代要求:产品升级换代一方面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也在于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匠心筑梦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日俱增,对匠心本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好,作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向往,意味着产品品质要更优、服务要更贴心、功能要更个性等。将此对接到生产生活中,则意味着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卓越,都要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质量准绳,一丝不苟地赋予产品质量和灵魂。
今天我们呼唤匠心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也绝不限于物质生产的过程,更是对一切职业精神的呼唤,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在本职岗位上精心钻研、精打细磨,在大国崛起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从《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走红带给我们的感叹与感动,到国人在海外排队抢购奶粉、马桶盖带给我们的自省与反思,再到工匠精神被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带给我们的欣喜与振奋,工匠精神如涓流入海在各行业形成共鸣,在全社会汇成共识。
最是行动动人心。锻造匠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从当下做起,从坚守本分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认真对待每名顾客做起,让匠心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才能以中国制造的高品质支撑起制造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