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微电影“去台词化”及意象叙事探析

作者:潘国辉 张圣钰
微电影“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①的制作播出要求对于微电影的叙事机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拟以两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为例,从微电影的“去台词化”、符号阐释和意象生成三个方面探析微电影意象叙事特征。

一、“去台词化”的表演

有论者指出影视剧中台词的传播学与叙事学意义:“第一,台词具有影视表演发生学的意义;第二,台词具有影视结构学的意义;第三,台词是受众理解人物、事件,看懂整个影视剧故事最为重要的叙事基础;第四,台词本身具有独特的叙事魅力与美学意味。”②

“微言大义”是微电影的本质所在,时长之微是微电影的重要特点。台词在微电影叙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体裁和形式特殊要求,微电影中台词使用会有很大的节制。如果在短时间内使用大量台词会使得影片内容泛化、空洞,也会由于将创作者的主观意念强加给观众,而限制观众独立思考与想象。同时也出现在一些微电影创作中把台词作为广告植入的一种手段,使台词沦为商业营销的附庸,无形中破坏了观众的审美期待。电影艺术一直有着“光的音乐”、“动的绘画”、“视觉的诗”等种种美妙的比喻,利用其微妙而强大的视听语言展现时代背景、塑造人物形象、交待人物关系、深化影片主题。当前微电影的创作中,一些创作者对于台词在微电影叙事的作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去台词”创作,像大电影一样,着力发挥镜头语言与故事情节的作用与功能,通过“体验派”、“下意识”的表演风格进行叙事。当然这种“去台词”并不是反对微电影使用台词,而是从整个叙事系统或叙事元素的总体协调和综合效益中发挥台词应有的功能。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年导演董阿城导演的微电影《判若云泥》讲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杀人逃犯来到小镇上想对馒头铺老人痛下杀手时,老人却给了他两个馒头,逃犯受到感化想出“以自己被举报让老人得到悬赏金”的办法来报答老人的故事。短片共15分钟,没有人物的对白,创作者也没有给卖馒头老人设置台词,仅有的台词是片尾逃犯分别向警察和老人说的一句话。创作者在“去台词”的时候,注重视听效果的营造和演员的表演。在表演上,影片遵循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观念,无论是故事中的逃犯还是馒头铺的老人都将自己完全地化身于角色中。整部微电影在省去了大量台词的情况下,将场面调度、声音、道具、演员动作表情以及细节刻画等创作手法充分参与到叙事中来,使得故事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方法演技而言,对白是次要的。捕捉角色的‘内在事件’,演员有时要丢开对白。”③“去台词”的创作实践对演员的表演和影像叙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影响影片的叙事表达,甚至影响到整部影片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也使得作为接受主体的观众能够更加主动地、积极地介入到影片的叙事中来,充分享受影像视听叙事的审美魅力。

二、象征性符号的设置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对于电影的界定是“想象的能指”。所谓“想象的能指”:“从表面上看,能指是表达手段的意思,想象是被表达内容的意思。也就说,电影是表达人的想象的一种手段。麦茨的意思还包括,电影作为人的想象的手段本身就是想象的。即,电影‘能指’向想象,但同时它自身就是想象。”④因此,微电影应该发挥其强大的符号表意系统的作用,通过能指手段构建出一种充满艺术意蕴的所指表达,创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想象力孕育到符号系统中,才能让观众从能指与所指所构建的文本间性中体会到想象力快感。正如有学者指出:“想象力是艺术自由发现的路,人类借助想象重新发现和超越自己。因此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艺术的娱乐是想象力的娱乐。”⑤在2015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中获得最佳微电影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微电影《冬日摇篮》,其符号设置可以说是该微电影的创造性所在。该短片讲述一个古怪的外国老太太与一个孕妇之间离奇的故事。短片用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来阐释关于成长历程的哲理性沉思。影片中的钟摆、唱片、旋转木马等道具都是生命轮回的象征。钟摆代表着时间的轮,旋转的唱片代表着老太太西顿的生活经历,承载着她的所有的希望与失望。此外,影片中的小女孩乘坐的旋转木马也是时间与生命的象征,它转动的频率代表着人类的生命的活力与持久度。创作者抓住了这些具体的物件符号,并在不同的地方给出了特写镜头,不仅强化了短片“生命轮回与爱的延续”的主题,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生”与“死”在时光中的彼此交接与永恒。创作者为了升华“生命轮回与爱的延续”的主题,选择了“女性”这一孕育生命的符号元素和“母爱”这一永恒的话题符号来承载生命的厚重意义。片中圣母玛利亚雕像符号元素让生命显得更为神圣。选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女性演员出演,表现出生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意义。“电影的‘语言’与其他口语及非口语的论述一样,主要是象征性的:它是由复杂的符号组成,而观众在看电影时,会本能或下意识地诠释这些符号。”⑥因此,微电影如果在影像文本中构建起一套意蕴丰富的符号表意系统,就能使得影片在这种符号深度模式下,产生一种叙事张力与艺术情趣,让观众获得想象力快感与假想性满足。

三、意象世界的创造

叶朗教授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由于人们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模式看待世界,所以生活世界这个本原的世界被遮蔽了。为了揭示这个真实的世界,人们必须创造一个‘意象世界’。”⑦“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必然带来的大众新鲜影像”⑧虽然从属于大众文化,有着大众化、娱乐化、平面化、感官化、审美日常性等特点,但是仍需要意象化的诗意审美作为其内在的存在依据。在微电影的创作中营造一种不设不施、若有若无、有限无限的意境美,创化出“照亮一个真实世界”的意象世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种意境美和意象世界正是艺术与美学所倡导的最高境界。

周拓如导演的微电影《初见》讲述了一个沉溺于相亲的大龄男在相亲的过程中邂逅一位物质女的故事,早就不相信爱情的两个人在初见之后互相产生爱慕之意。影片中有一段场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男主人公开车带女主人公来到一片湿地,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飘摇着,天空中成群结队的大雁正往南飞去,伴随着大雁凄凉的叫声,女主轻轻地把头靠在男主的肩上,二人望向远方,营造出一种唯美且又伤感的意境。这种审美意境的追求,为影片所蕴含的那种“初见”的美好与遗憾的爱恋作了很好的诠释。二人用极其含蓄且富有象征韵味的对白赋予了影片意象性的艺术色彩:女主:“你说,他们还会回来吗。”男主:“会回来的,等外面冷了,这些候鸟自然就会回来的。”女主:“可是到了该走的时候,它们终究还是要回去。”影片用大雁这一意象寓意着女主人公的心境,把离去的大雁意象化为女主人公,通过这种意象设置和简单的对白可以清楚地揭示出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为之后女主人公的离开埋下伏笔,使得观众在对影片进行审美观照时,将自己的爱情观投入到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上,对影片中的人物产生认同,实现情绪上的共鸣。“荧屏形象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是从有限的现实物质空间(象)上升到无限的、非现实的精神空间(意),升华为一种以‘象’写‘意’、以‘象’达‘意’、‘意象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从某种角度揭示了人生的意味,从而对整个人生、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获得了一份现象之美。”⑨

微电影不应只满足当下的平面化、感官化、娱乐化等大众化的追求,也不应该沦为商业追求的附庸,而应该通过符号或者意象机制来构建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照亮这个充满情趣的真实的世界,传达出真正“电影艺术感”。

四、结语

“微电影之‘微’,不是方法和手段之微,只是篇幅和容量之微;不是艺术探索和追求之微,只是艺术成本和平台之微。”⑩新媒体时代下的微电影要体现其艺术价值,应该着力发挥镜头语言与视听艺术的叙事作用,将叙事的切入口缩小,并构建出一套充满趣味的符号体系,创化一个“照亮真实世界”的意象世界。所以微电影在创作内容上应注重人文关怀,发挥微电影艺术的审美教化作用,让人们能够克服感性与理性、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找到精神家园,获得“审美救赎”,实现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注释:

①森茂芳:微电影文化艺术论,《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第98页。

②陈立强:《电视剧理论与编剧技法》,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171页。

③[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焦雄屏译:《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版,第248页。

④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332页。

⑤朱小丰:《电影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62页。

⑥同③,第415页。

⑦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3页。⑧周星:当下微电影发展的考察与思辨,《艺术百家》,2015年第2期,第62页。

⑨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⑩李建强:微电影本体论辨析,《电影新作》,2016年第1期,第51页。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责编:王军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