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试论《热血军旗》对革命历史的成功呈现

作者:张君
《热血军旗》剧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热血军旗》作为庆祝建军90周年的献礼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该剧讲述的是1927年“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史和实践史。在笔者看来,电视剧《热血军旗》很好地完成了它的创作使命,把革命历史成功地呈现了出来。本文将从该剧所展现的革命史实、革命先辈以及革命精神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

一、忠于革命史实,还原历史厚重感

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首先应当是忠于史实的。与“抗日神剧”不同,《热血军旗》最突出的品质正是它忠于革命史实,拒斥不合乎情理逻辑的“浮夸风”制作。该剧以时间为线索拉起了整段中共建军史,同时对历史大事件进行交叉记叙,运用宏大叙事下配以旁白的手法来述说历史详情,兼顾了革命历史的完整性、复杂性和准确性,还原历史以厚重感。

首先,该剧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中共建军史,还原了革命历史的完整性。该剧以北伐战争为开端,详细描述了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拉开中共建军序幕,到毛泽东等领导的秋收起义,再到后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等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广州起义。同时展现了三大起义期间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比如八七会议、三湾改编、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等,系统且有重点地描绘了中共先驱创建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并且,该剧不是去简单地记叙过程,而是注重交代复杂的因果逻辑关联,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对国共合作的破坏,以及发动“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对共产党人进行迫害等,将三大起义的前因后果条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通过规模叙事,该剧完整地呈现了这段厚重的建军史。

其次,该剧对历史大事件进行了交叉记叙,还原了革命历史的复杂性。通过战场与战场背后镜头的不断切换,既呈现了时而冲锋陷阵、激荡人心,时而战死沙场、悲怆苍凉的战斗场面,又展示了战场背后的政党交锋、远见谋略。通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双线交叉推进,既呈现了周恩来等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重大意义及其起义军南下的艰辛过程和重大挫折,又展示了毛泽东开展工农运动、发起秋收起义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凸显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通过国共两党各自发展的对比,既显示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推动作用,又将国民党反动派从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开始逐渐暴露的反动面目显露无遗。在北伐战争的大背景下,该剧梳理了国共合作、工农运动、武装斗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还原了复杂的革命历史,避免了虚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三,该剧配以旁白述说的手法,还原了革命历史的准确性。虽然电视剧制作属于艺术创作,但毕竟该剧的对象是一段革命历史,因此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剧使用旁白手法来达到准确讲述历史的目的,在战争画面中配以旁白解说、在农村考察画面中配以旁白解说等,虽然手法传统,实则行之有效,既实现了节省长篇累牍画面达到突出特写的目的,又通过说的方式与画面紧密结合,让观众得以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势,从而保证了历史事件能够通过电视荧屏准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可谓相得益彰。

二、忠于革命先辈,体现人物本性

在忠于革命史实的背景下,《热血军旗》秉持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忠于革命先辈,通过贴近实际、立体的手法来刻画革命先辈们的鲜明个性,体现了人物本性。

一方面,该剧通过对革命先辈们进行各别的、立体的刻画,体现了人物本性。所谓各别性,就是个体间相互区别的独特性,而立体性就是多维的刻画。剧中尤以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最为丰满:通过理论文章的发表、实地考察的报告、各种形式的讲学以及大小会议上的辩论等,把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战略家、理论家、领导者的身份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又通过其与妻子杨开慧及孩子在一起的镜头,呈现出他作为普通人温情的一面;通过国共两党间的多次谈话、对国民党军官的政治说服以及各种会议上的主持等多个场景,展示了周恩来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深厚功底及其儒雅得体的个人修养,同时通过领导上海工人运动、南昌起义等,凸显出他的军事谋略,呈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领导人形象;通过游说立场不同的朋友、同乡、同学等场景,呈现了朱德资历深厚、和蔼亲近、以德服人的形象,又通过三河坝战役的以寡敌众场面,凸显出他的“打仗内行”功底、钢铁军人意志和卓越战斗思维。除此之外,对一些革命先辈也予以了鲜明的个性刻画,比如骁勇善战的叶挺、彭德怀,颇具政治远见的叶剑英,让观众感到剧中人物的“人性”十足。

另一方面,该剧通过人物之间或共识或冲突的联结,体现了人物本性。就共识性而言,主要体现在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身上。比如:毛泽东与周恩来关于广大农民群众对于中国革命具有极大重要性的高度一致看法;朱德与陈毅一见如故,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合力策反军阀杨森的革命军人默契感;朱德对毛泽东关于开展游击战的军事策略的赞同和钦佩等。就事件冲突而言,毛泽东与陈独秀的对话尤其引人入胜。在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等问题上,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多次向陈独秀据理力争,完全表现出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性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实质看得更加深远,他清楚地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以及武装斗争的必要性;但为了党内团结,他选择回到湖南搞农民运动,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体现出他重视实践、不空谈的品质。对党内不同观点的争论给一定的篇幅予以表述,恰恰体现了共产党人真实的精神品质。

《热血军旗》剧照三、忠于革命精神,传达红色情结

《热血军旗》的优秀品质,不单在于它书写了中共的光辉建军史,也不单在于它塑造了革命先辈的英雄形象,还在于它传达了具有现实观照性的革命精神;毋宁说,它的优秀品质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该剧忠于革命精神,传达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红色情结,并把握住了革命精神的现实观照性,也就是它永不过时的生命力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这种革命精神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

一是突出党建立军队的重要性。《热血军旗》全剧都在讲述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军队,其中凸显了党之于军队的军魂意义,明确了党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力量之源。一方面可以从革命军人的党性认识来看:叶剑英在蒋介石准备授以重任的关头,坚定地向周恩来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朱德申请入党被拒后赴德留学,归国后又重新加入到中共的革命斗争中;贺龙在入党前多次表示佩服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战斗的决心和毅力等。可以说,军队将领都是坚定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行者。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党领导军队的战斗力来看:从铁甲军队到新四军,再到三大起义的起义军,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都源于党的领导,源于共产党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这是该剧的核心价值之一,而它之于当下的意义,即是对“听党指挥”的最好诠释。

二是明确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在剧中,毛泽东转引马克思的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并预见性地警示中共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者,明确了在革命时代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但由于以陈独秀为主的右倾投降主义者对国民党心存侥幸、一味退让,导致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发动政变的时候毫无防备、无力抵挡,众多共产党人遭到迫害。事实证明,对抗反动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来实现,武装斗争不可或缺。这也是对当下“能打胜仗”要求的最好诠释。

《热血军旗》忠于革命史实、革命先辈、革命精神,成功地呈现了那段建军史,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同时也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工程经济学院/责编:胡斌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