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至1997年,寇晓伟从事传统纸媒体的出版管理工作,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1997年,在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担任副司长的寇晓伟转任音像司副司长,管理电子出版和互联网出版行业。那时互联网信息的市场化服务刚刚起步,互联网第一代的大佬相继涌现,寇晓伟是从最开始就与他们打交道的人。
从那时起,直到离开行政管理岗位,寇晓伟亲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从兴起到成为全球网络行业重要角色的各个发展阶段。他说,互联网改变了他的观念,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1年底,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之际,他完成了从“管理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换。经过思考、策划和筹备,他于2012年创办了优格资本,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投资咨询服务;2013年底,他又领风气之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尚未全面兴起之时,创办了专注于为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孵化器——锋人院。
寇晓伟:互联网追梦人
优格资本与锋人院的创始人寇晓伟说自己天性喜欢自由,是个靠梦想生活的人,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他在政府工作27年后决定追逐自己的梦想、下海创业了。
“我的经历很简单,大学一毕业就进了机关,一干就是27年,前后经历了两个行业:前13年是传统出版业,后14年是互联网行业。”寇晓伟非常干脆地总结了自己下海创业前的经历。
得益于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两段管理经历,寇晓伟对这两个行业都有很深入的理解和参与。“有我这种经历的人很少,经历了传统媒体行业的辉煌,更经历了互联网的洗礼,我是被互联网洗了脑的。”寇晓伟说。正是由于对互联网创业怀有极大热情,他先后创立了优格资本与锋人院,并期望把锋人院打造成中国移动互联网业最具活力和持久性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孵化器的第一品牌。
1980年,寇晓伟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我内心抱定的志向是,毕业后无论如何一定要离开辽宁出去闯荡。能去北京最好,因为那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如果去不了,就去广州或深圳,那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寇晓伟回忆道。
1984年,国家出版局刚刚与文化部合并,文化部出版局亟需文艺出版方面的管理人才。“工作是在北京,又是做出版,专业对口。但当时我没有觉得机关有多么好,领导还专门做我的工作,说以后可以当编辑、出书,我才决定留下了。”
中国出版业很庞大,文艺出版发展很快,但那时出版局里具体管理文艺出版的只有两个人:寇晓伟和一位老同志。“我的工作,除了组织出版各种中外文艺读物,就是审那些所谓的‘黄色小说’,这对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寇晓伟笑言。
在这一时期,寇晓伟接触到很多中国文化界的知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美国文学年会的情景,“太棒了!见到了很多知名作家、翻译家,当年看了很多他们翻译的书。原来是只知其名不识其人,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我与中国研究欧美文学的一流学者都打起了交道,还和其中很多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后来,寇晓伟和这些知名文学专家合作编过很多书籍,包括《世界诗库》《世界经典戏剧文库》等等,它们都成为流传下来的优秀出版成果。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中的知识基础设施,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考研读博到科研学术,出版物都是获取和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目前正处于传统知识内容的数字化转型时期,互联网还没有真正变成知识基础设施,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机会。”寇晓伟预测。
互联网出版管理开拓者
回首那段机关职业生涯,寇晓伟一路走得很顺:1984年到出版局,1987年成为新闻出版署最年轻的副处长;1990年成为全署最年轻的处长;1997年升任图书管理司副司长,随后被调到音像司,负责电子和互联网出版管理。直到2011年底辞职,寇晓伟以管理者的身份跟互联网打了14年交道,也跟很多互联网大佬成了朋友。
寇晓伟说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最好时代。1997年,新媒体逐渐发力,先是出现多媒体光盘出版物,随后又被互联网信息取而代之。此时传统出版业虽然还未遭受正面冲击,但其强劲发展的势头已经逐渐放缓。
那时的一件小事给寇晓伟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第一次去四通利方,公司办公室设在中关村一间很不起眼的破屋子里,非常简陋。1998年,四通利方宣布并购海外最大华人网站“华渊资讯”,由此创立了新浪网。“当时,我们还把这条新闻作为一个重要信息汇报给了上级领导。”
寇晓伟还亲历了国产电子游戏行业发展的一次小高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游戏风行一时,中国也涌现出一批民营游戏制作公司。它们紧追国外发展潮流,开发出《赤壁》等一批热销的国产单机游戏,但后来因为盗版、进口游戏冲击等各种原因,这次热潮只是昙花一现。
让寇晓伟感到自豪的是,当时中国市场引进的绝大部分单机游戏都曾经他之手。“市场有需求就要引进,但又不能出问题。一年审几百款游戏,保证不出问题还是挺不容易的。游戏审查是从1996年开始的,按照电子出版管理规定,开始主要是审查有没有色情、凶杀等内容,后来审查标准就越来越完善了。”
很少有人知道,风靡全球的单机游戏《文明3》差点儿被挡在中国市场的门外。“当时审了几道都不过关,接近被否。”如果不能出版,引进该游戏的中国企业遭受的损失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通常寇晓伟只负责游戏审查的最后把关,“其他人把握不好的,由我来判断行还是不行。”但《文明3》游戏脚本的全部原始内容,是寇晓伟一字一句审下来的。单机游戏与网游不同,脚本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性很强,他记得很清楚:“脚本用A4纸打印出来足有两寸厚。哪里不行就划出来,哪里要改,哪里要删,都标出来。”
管理互联网行业后,寇晓伟面对的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一群人。当时进军做互联网出版领域的主要有两股力量:一类来自国有背景的科研院所、高校计算机专业,比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还有一类是年轻有为的创业者利用风险投资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这些新兴互联网公司是真正活跃的力量。
“跟这些人接触感觉就非常不一样。”寇晓伟说,“与传统媒体人相比,他们更市场化、专业化,而且很多人有海归背景,有很新的观念,敢想敢创。”
那段时间里,寇晓伟接触的不仅仅有互联网公司,与海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行、券商、分析师、基金经理们也有很频繁的交流互动。在交流过程中,他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互联网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不是一般外国人能够理解的。”在寇晓伟看来,西方的媒体市场非常开放,而中国的传统媒体市场一直相对封闭,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通过由此产生的新媒体可以更方便地交流,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因此,中国人参与互联网的热情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不能用西方的观念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要考虑整个社会背景,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如果简单地以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互联网投资的话,很多时候都会看走眼。”
转行风投
2011年11月,寇晓伟辞去了司局级职务,转行风投。“我内心深处很清楚,自己是不适合当官的。我天性喜欢自由,是一个靠梦想生活的人。我始终有一种文艺青年的情怀,偏好理想化的东西。”
寇晓伟决定走出体制并非心血来潮。此前曾有两次机会摆在他面前,但出于各种考虑,他没有下定决心。“十多年前,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想投资几千万做文化产业,他邀我去当文化公司的老板。我当时已经有了完整的想法,但最终没有去。”第二次机会是去一家国家级大出版社当社长,寇晓伟没有去的原因是上级主管部门当时不希望这家出版社走商业化道路。“我觉得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是一直在机关待下去,还是挑战自我,跳出去创一创?这个问题困扰了寇晓伟很多年。他终于在2011年痛下决心,放弃了一个司局级领导所拥有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等待遇,净身而出,独创天下。
做投资,做早期风险投资,这是寇晓伟经过一番思考给自己确立的定位。
曾有朋友建议他做PE投资,虽然这一领域竞争也很激烈,但是项目风险小,而且凭借他掌握的资源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寇晓伟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在变迁。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为世界特别是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创新机会,同时也为投资行业特别是风险投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在PC互联网时代,创新主要由大公司主导,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三五个人的团队开发出一个应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被用户疯狂下载,从而成就一家成功的企业,这在PC互联网时代是很难实现的。当全球范围内创新的源头转为以创业型小公司为主导,投资自然也会跟着变化,所以我把移动互联网作为主要投资方向。”寇晓伟分析。
以移动游戏为例,这类游戏开发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投身于移动游戏开发。他们凭借独一无二的创意、新颖的技术呈现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迅速在市场中爆红,成为游戏产业的新生力量,也成为风险投资追捧的对象。2013年市场上最受欢迎的20个移动游戏几乎都出自创业公司,其中的5家移动游戏公司目前已启动IPO。这些新兴公司的共同特点是爆发力强,成长周期短,甚至分不出明显的早、中、后期。它们的成功崛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以大游戏公司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也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移动游戏创业浪潮,同时还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寇晓伟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投资必须抓住早期机会,到了中后期,要么估值太高难下手,要么根本抢不到好的投资机会。“因此,一定要做早期投资。但早期投资也难做,必须想明白了,必须找到好的切入方式,否则就是早投早死。”
欧洲的手机游戏开发团队有1000个左右,芬兰是欧洲的游戏开发大国,开发团队总量也就在100个左右。但是在中国,北上广和一些二、三线城市中的游戏开发团队数量相当可观,保守估计有1万个左右。“团队数量很多,水平良莠不齐。做早期特别是天使投资,怎么投?这是很大的一个难题。”
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资源出现了高度垄断。在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公司既做开发又做运营,日子过得很稳当。那个时候,门户网站再牛也只是推广的渠道之一。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用户资源和流量基本全在百度、阿里、腾讯等几大平台手上。创业团队要实力没实力,要资金没资金,更谈不上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推广能力,根本没办法跟大平台对接。
有统计表明,国内现存的1万多家游戏公司中,小团队占95%以上,最后真正能活下来的团队不到5%。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寇晓伟决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做好风险投资的同时,做好创新创业团队的孵化。他想到了做孵化器,“首先要想办法把好的团队吸引过来,再整合资源把团队培育好,在这个基础上做投资就靠谱了。”
成立锋人院
2014年7月,一家专门为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服务的孵化器——锋人院,在上海成立了。绝大部分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感觉新奇,寇晓伟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特斯拉创始人艾隆·马斯克说的一句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疯子,疯狂的人才能成功!寇晓伟笑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在锋人院的启动仪式上,他没有以老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亮相于众,并强调将以创业者的心态踏踏实实地为创新创业者服务。
对创新创业者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资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融到资的同时得到资源。靠投资经理找好的创业团队和项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投资机构要真正服务好创新创业者,必须提高互联网资源特别是市场资源的整合能力。寇晓伟期望把锋人院建成一个集孵化、投资、推广三大功能于一身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好创新创业的产业资源、投资资源、市场渠道资源。他反复强调自己的投资理念:光给创业团队钱还不够,一定要在给钱的同时给产业资源、市场资源。投资者不是保姆,也不充大款,而是创业团队的合作者,这才是最好的投资者,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设在上海的锋人院是寇晓伟在全国布局的第一家孵化器,他还将在北京、深圳各建一家,最近厦门、杭州、成都、苏州等地的政府和企业也纷纷找他,希望把上海的模式引过去。他表示,无论怎样布局,关键还是要为锋人院制定一个能够长期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
锋人院的核心功能是孵化、投资、推广,通过五大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器;风险投资联盟;市场推广平台;创新创业加速器;PE与并购、IPO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球化、全链条、全方位的服务。寇晓伟希望通过努力,把锋人院打造成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最具活力和持久性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孵化器第一品牌。
锋人院第一阶段的运营重点是移动游戏孵化,待系统化服务稳定后,将扩展到移动电商、生活服务(O2O)、新媒体、教育、娱乐等项目的孵化。寇晓伟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是锋人院价值的最大体现。经过半年的努力,锋人院目前已经整合了腾讯、阿里、百度、小米、360、UC、巨人等全国最优秀的50家游戏开发商、渠道平台商作为合作伙伴。
锋人院请这些合作伙伴担任三个角色:一是导师团成员。请这些大公司的业务骨干为进入孵化器的创业者提供团队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辅导;二是产业投资者。在参与孵化的同时,它们可以优先分享锋人院的孵化成果;三是市场推广者。寇晓伟分析发现,这些大企业都有强烈的投资和代理产品的需求,它们又是市场资源的主导者。一旦它们成为锋人院孵化的团队的投资者,创业者们“推广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寇晓伟把锋人院的运营模式归纳为:一个有“山”(以大企业和平台为靠山)、有“水”(资本的力量)、有“梦想”(创新创业者)的创新生态系统。
“现在的锋人院像是一座桥梁,桥的一端是创新创业者,另一端是具有雄厚产业资源、市场资源和资本实力的大公司。这座桥梁可以把双方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寇晓伟指出,“现在投资界也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一个是产业投资机构,这是近几年发生的变化。我更看重后者,并不是说前者不重要,而是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者的分量越来越重了,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我的创投基金的募集也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会去找那些成功的、特别是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做我的LP。”
优格创投基金
寇晓伟的另一个头衔是优格资本创始合伙人。他在2012年创办了优格资本,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投资咨询服务。2014年下半年,他开始筹备创立自己的第一只创投基金——优格移动互联网创投基金,目前已进入到最后的协议签署阶段。
优格基金定位为具有产业背景的创投基金,它既能提供资金又能提供产业资源,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风险投资基金最好的模式。虽然没有透露出资人的详细信息,但寇晓伟表示,已经确定的主要发起出资人都是互联网界的领袖级人物和企业,“我跟他们交往了十多年,彼此有很深的理解和信任。他们中的有些人可以称之为我的互联网导师,有他们做基金的发起出资人,不仅是我的荣幸,也是创业者们的荣幸。有了他们的参与,基金的价值就会很容易释放出来。”
寇晓伟为这只基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孵化器做到能正常良性运转之后,我开始做基金的募集,在它上面花费的精力远远超过做孵化器。”
寇晓伟之前没有任何基金募资经验,优格基金的募集书、有限合伙协议等文件是他一个字一个字亲手写出来的。“协议的每一个条款都牵扯到各方利益,如果找别人做这些工作,最后还是需要我表态。我是执行者,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怎么执行?我必须百分之百进入状态,否则就对不起出资人。”
最近寇晓伟正忙着跟产业投资者(各大游戏公司)商讨投资策略,他提出了一个阶梯型投资策略:在天使轮,由优格基金主投,产业投资者跟投;到pre-A轮时,产业投资者为了拿产品而变成主投,优格基金跟投;在A或B轮时,再引入外部机构投资者或大的平台型公司参与,或者也可以直接谈并购。
“通常A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发完成,需要谈代理发行,这时引入有代理发行实力的产业投资者,成功率更大,而且也等于帮创业团队找了靠山。小公司一定要找靠山才能有生存空间。”
“我的投资模式是‘孵化器+创投基金’,在基金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孵化器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也是我这个基金的一大亮点。在孵化器举办的招募、评审、孵化、投资洽谈会等各类活动中,我的LP、导师团成员企业(产业投资者)都是重要的参与者。表面上看,这些大公司参与孵化好像只是尽义务,但其实孵化的过程也是他们了解团队和产品,了解和判断投资对象的过程,好机会是等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