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总部位于纽约的Proskauer Rose律师事务所的研究显示,过去两年中,有PE支持的企业在IPO市场上表现抢眼。
Pro skaue r分析2014年的119起I P O后发现,其中将近半数(47%)的IPO企业背后有PE的支持。前年这一比重为41.9%,具体来说,136家IPO企业中有57家获得了PE支持。
Pro skau e r的研究只关注募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I P O,其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275个美国 IPO案例共融资853亿美元。Proskauer集团合伙人兼全球资本市场联席负责人弗兰克·洛佩兹(Frank Lopez)表示:“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第一次出现连续两年市场表现强劲的情况。”
2014年最令人意外的收获是JOBS法案应用的普及。2012年4月生效的JOBS法案将处于“发展阶段的成长型企业”(Emerging Growth Companies,简称EGCs)推向了IPO市场,具体地说,它允许最近一个财年总收入不超过10亿美元的此类企业以更灵活性的方式上市。
Proskauer研究发现,去年有77%的IPO企业属于EGCs。洛佩兹指出,JOBS法案的一个主要革新之处是允许E G C s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递交I P O注册报告书,这鼓励了更多的EGCs走上上市之路。
JOBS法案刚出台的时候,很多投资界人士对其实践前景持怀疑态度,认为业界不大容易接受具有如此灵活性的法律。“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公司都利用了该法案赋予的便利。还有更多的外国公司因此选择到美国上市,这是此前多年未见的景象。”洛佩兹表示。
撰文:Luisa Beltran来源:PEHUB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 E C)于3月底批准实施J O B S法案第四章中的“A+规则”,允许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以公募的形式最多融资5000万美元。有专业法律界人士评论称,这将改变美国小型企业和新兴公司募集资金的方式。
其实这一鲜为人知的规则早已有之,它允许初创企业以“迷你IPO”的方式向不特定投资者募资,这使企业的融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12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JOBS法案时,其中的“A+规则”成为对此前“A规则”的补充完善。A规则允许公司通过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500万美元,但很少有企业实际采用这一规则。因为它要求企业在每个要融资的州都进行证券注册,而要达到各州《公司证券欺诈防治法》要求的注册条件要付出很多成本,纯属得不偿失。与其这样,不如采用其他更常规的规则,比如D规则,它的融资上限也是500万美元,但不要求企业融资时要逐一满足各州的规定。
S E C最近批准实施的A+法规,将最高融资额提至5000万美元,并且去掉了要求企业在每个要融资的州都要作证券注册的规定。更重要的是,A+法规允许基金面向不特定投资人筹款,而不是向D规则中规定的那样,只能向特定投资者融资。
撰稿:Kendall Almerico 来源:entrepreneur.com
今众筹建房的市场规模已发展到十亿美元量级,今年这一规模还有望翻一番。大多数人对此消息可能会感到吃惊,毕竟当人们提起众筹时,更多想到的还只是大家凑钱拍部电影,或是集资生产一个什么新奇的小物件。但实际上,如今众筹已远远超越了著名众筹网站Kickstar ter.com上涉足的那些领域。
现在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购房者正在通过众筹来买卖商业地产或是购买自住房。据行业研究公司Massolution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每个房地产众筹项目涉及的资金量少则10万美元,多则超过2500万美元。2014年房地产众筹的总规模达到了1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增至超过25亿美元。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众筹还处在萌芽阶段,但增长迅猛 ,Massolution的报告称,迄今已有85家不动产众筹平台投入运营。投资者也在通过房地产众筹来投资获利,例如,在 Realty Mogul网站上,有许多投资者集资购买商业地产,以期得到比其他传统投资方式更高的回报率。而且,这种投资方式的风险较小。
与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相比,房地产股权众募优的优势在于投资效率及选择的多样。Massolution的报告称:“科技的进步使这种转向灵活、富于效率的投资投资方式成为现实,它能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投资活动中来。”
该报告还显示,目前商业和工业项目众筹的发展增速依然领先于房地产众筹。尽管如此,毕竟众筹为首次购房者提供了一个能替代商业贷款的融资方式,因此众筹在这个领域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撰文:Catherine Clifford来源:entrepreneur.com
去年,有PE机构支持的企业在美国的I P O市场上表现强劲,但风光无限并不意味着万事如意。有许多医疗健康类企业的I P O发行价低于预期,众多科技股的锁定期结束也使其股价面临下行压力。
泛伟律师事务所(F e n w i c k & We s t)研究了去年高科技及生命科学类企业的I P O案,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类企业去年创下了互联网泡沫高峰期以后的I P O最好成绩。研究发现,去年上半年有44%的生命科学企业I P O发行价低于其提交上市申请时的预期,这一比例在下半年上升到了52%。
市场的严苛有助于其长期健康发展,而且也并非全都是坏消息:超过半数的生命科学股在发行首日实现了涨收,上半年这一比重为61%,下半年为55%。
与之相比,高科技企业的I P O表现要好一些:去年上半年只有15%的企业IPO发行价低于其提交上市申请时的预期,下半年这一比重升至27%;上半年有91%的高科技股在IPO首日以股价上涨报收,下半年这一比重为82%。
去年,锁定期的结束对高科技股的股价形成了一定压力:上半年,锁定期结束后一个月股价平均下跌了16%,而下半年这一比重降到了3%。与之相比,生命科学类股票的价格受锁定期结束的影响要小得多。撰文:Msrk Boslet来源:PE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