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食品

白酒行业逐渐回暖两极分化仍较为严重

作者:文 许修峰 李奕佳
进入21世纪,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跌宕起伏,先是迎来十年的黄金时期,之后又进入四年的深度调整,近期,中国白酒行业终于发出回暖的信号。2016年,洋河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以及泸州老窖等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又恰逢春节旺季效应、食品饮料行业势头正猛等有利契机,高端白酒的金融属性优势凸显,各大上市公司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泸州老窖、古井贡、郎酒、剑南春等酒企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白酒行业提出剑指千亿的目标。与此同时,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看到了白酒行业回暖的趋势,想要借助混改的春风,进行集团主业整体上市。

回春现象明显 白酒行业并购加速

2016年,洋河股份收购贵酒、古井贡酒控股湖北名酒企业黄鹤楼酒业、五粮液收购山东古贝春酒业51%的股权,整个白酒行业并购现象频繁发生。白酒行业观察家马斐认为,“并购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2017年并购会不断加强。”2月6日,已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郎酒公司,宣布力争在2019年上市,并在2020年回归百亿阵营。

因此,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白酒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兼并重组将成趋势。根据近几年对白酒行业的调查显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强分化以及强有力的结盟合作的方向发展。一线酒企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能不断优化,对产品的定位也在摸索中逐步提高;而对于一些中小型地方酒企而言,他们的发展依旧举步维艰。此时,并购重组合作将会是一些中小型地方酒企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有专家指出,在未来的白酒行业发展中,各酒商之间如果可以团结起来,把各方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整合,那将会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此外,品牌与消费者体验可能会成为未来白酒发展全面回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并购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酒企加快资源的整合,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及时掌控白酒行业的风向标,迅速占领市场。但是并购并非易事,一些文化冲突等问题也要及时解决,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优势,把握市场发展大前景,将传统的白酒经销商模式与现下流行的电商营销模式相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克服区域之间的障碍冲突,并对产能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提升;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进行产品创新与体制创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为整个白酒行业注入新活力、新力量。

两极分化明显 融冰之旅任重道远

虽然白酒行业回暖的消息给予企业很大的信心,但是企业万不可掉以轻心,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358.36万千升,同比增长3.23%,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578家,其中亏损企业113个,企业亏损面为7.16%。

由此看来,白酒行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茅台、五粮液等一线酒企发展势头良好,而一些中小型酒企依旧处于冰冻状态。两极分化不仅表现在一线与中小型酒企之间,也在地方区域中展现出来。高端白酒品牌不断扩张,占有市场份额;中低端酒企发展艰难,在夹缝中生存。各区域也因文化习俗以及经营模式的不同,彼此之间没能加深合作,分化现象也随之加剧。要想使得全行业得以回暖复苏,仍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资本运作和行业并购,无疑是白酒行业发展的一条路径。高端白酒要不断巩固自身品牌形象,中低端酒企也要加快整改步伐,发展个性化、功能性的产品,区域企业发展地方性名酒。长此以往,中国白酒行业整体回暖才能指日可待。

4年的深度调整才逐渐将白酒行业“产能过剩”的弊端解决,下一步,白酒行业回暖复苏就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出现“乍暖还寒”的现象。酒业专家耿欣指出,“白酒企业的国企占比高,又属于高度竞争行业,是最有条件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山西汾酒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其他酒企之间也应敢于尝试和突破,及时了解新的市场和渠道,合理控制产能,掌握科学方法,这样才能使白酒行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聚焦两会热点 严管食品安全

携手并进 共谋发展

加强贸易 互通有无

科技引领 高端发力 提质升级

回应社会关切 推动农业良性发展

完善法律 实行追溯制度德国对待食品安全一丝不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