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强基 富民 固边

作者:文/本刊记者 刘娴
吉林省和龙市金达莱民俗村 刘载学/ 摄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省代表团审议时,朝鲜族代表李景浩邀请总书记到延边去。习近平说,我一直想去延边看一看,下次到吉林一定去。4个月后,习近平“如约”到吉林省考察调研,并把首站安排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赴内蒙古、新疆和云南之后又一次深入边疆民族地区考察调研,足迹踏遍祖国东、南、西、北4个最边远的边疆民族地区,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在延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州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呈现出可喜局面。设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中央一项重要部署,对于扩大沿边开放、加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合作,对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当习近平了解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时,他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沿边开放、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此次调研之后对吉林省民族地区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更是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和根本路径。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让任何一名群众穷在深山无人知、困在家中无人问。”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承诺,情深意切的嘱托,依然响彻在这片黑土地之上,为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朝鲜族家庭制作松糕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

满族剪窗花

特殊对待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6%;有1个自治州、3个自治县、3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共涉及1945个行政村。域内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松原、白城是蒙古族的世居地,延边州是全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全省边境线长1438.7公里,有10个边境县(市)、35个边境乡镇、168个边境村,边境地区人口21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占四分之一。全省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4个在民族地区,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有2个在民族地区,西部10个民族乡的118个行政村有一半是贫困村。如此的“家底”,让吉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加大。

可以说,吉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既是民族边境地区,也是生态保护区、资源储备区和国家安全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吉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在谋划全局工作时,始终把民族和边境问题作为特殊情况、特殊问题、特殊事项加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珲春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省直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各自职责出发,带着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深厚感情,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对民族边境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给予倾斜支持。尤其令人振奋的是,2017年吉林省又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纳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结合实际编制了《吉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两个专项规划,将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更多资金和项目向其倾斜。

吉林省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首先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路、铁路、机场、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优先纳入发展规划,优先开展前期工作、优先安排年度计划、优先组织建设,实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在具备条件的民族地区优先开发新能源项目,积极推进农村水电项目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能力,深入实施“宽带吉林”工程,以延边州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为重点,加快民族地区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动宽带网络的应用普及。

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双语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加快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民族地区实行免费职业中等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政策,认真落实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加强科技市场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乡镇医院全面培养全科医生,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远程医疗,提升民族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地方病、传染病和重大疾病,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逐步建立与俄朝两国的疾病防治技术交流、突发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控制境外疫情传入;加强对朝医药、蒙医药等民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研究及应用,推动民族医药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民族地区劳动者充分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健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初高中毕业未升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退役军人就业培训,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少数民族特色技能性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建立和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就业、创业基地;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积极鼓励在外农民企业家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境外就业;加快完善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政策的实效性和操作性,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继续推进“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就业。

健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民族地区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医疗保险连续参保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推动民族地区医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健全民族地区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优抚安置等方面的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社会服务;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投入,提高乡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治理水平;积极推进“气化吉林”,重点建设吉林至延吉、延吉至珲春天然气管网,到2020年,民族地区县市城区全部可使用管输天然气或压缩(液化)天然气。

民生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吉林省始终将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作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这样强调。他还明确指出:必须要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些重要指示立足于吉林省的实际,为实现吉林省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指明了道路。

吉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省内的东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既是主要产粮区同时又是相对贫困与落后的地区,是吉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1年起,吉林省民委在全省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开始实施“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在全省4个民族自治地方、10个边境县(市)和33个民族乡(镇)中选择确定了100个重点村,通过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各族群众致富步伐。

如今,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呈现出蓬勃生机。

在扶余市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西达户村,花生种植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浩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刘孔明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花生出口国,风险低、生产前景好。”该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户50多户,覆盖全乡5个村,每户社员可以达到年收入约1万元。

2016年,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乌兰图嘎村争取了国家扶贫资金40万元,合作社成员自筹40万元成立了润蒙畜牧业养殖合作社,优先解决乌兰图嘎村9户14人的脱贫问题。村支书王胜兴奋地说:“自从精品牧业养殖项目实施以后,我们为每一个贫困人口购买2头西门塔尔牛,除去养殖成本和管理成本,每头牛净利润就是2500到3000元,每年可以增收5000到6000元,有望实现一次性脱贫。”长白朝鲜族民俗新村三月的北国,仍然天寒地冻,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孤山河村木耳种植基地的接菌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装包机飞速运转,40多名村民往来穿梭,分工协作。2016年,县民宗局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0万元,村民自筹50万元,共建起5栋大棚,并注册了“伊满山河源”牌商标。孤山河村正以木耳栽培为主打项目,逐步向蔬菜、干果、植物油、肉类、酱菜等10余种产品拓展和延伸,形成集群效应。

在通化市姜家店朝鲜族乡,昔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依靠“绿优米”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魅力乡镇。全乡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绿优米”订单农业,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之路。2016年,全乡带动1500户农户发展“绿优米”,实现产值1800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

……

一项项落到实处的产业项目,一组组振奋人心的脱贫数字,是“百村万户”脱贫致富工程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的优秀答卷。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发展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致富工程,以“带户能力强、利益机制合理、农民确实得实惠”为标准,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着力提高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民族地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茫茫林海、湿地草原、高山湖泊,吉林省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与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等国所构成的东北亚地缘优势,还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边境风光。因此,吉林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吉林省民族地区通过开发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饮食等旅游资源,开发冰雪旅游、边境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吉林省民委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55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26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延边州安图县红旗村、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等11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纳入命名挂牌单位。节庆活动中的锡伯族同胞在红旗村,干净齐整的道路、朝鲜族特色的房屋、刚刚修建好的朝鲜族民俗展览馆都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里依托浓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通过兴建家庭旅馆、发展农家旅游接待、开办旅游购物网店等方式,形成以旅游餐饮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全村有旅游饭店7家、家庭旅馆28家、旅游购物网点5个、民俗表演队2支,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吃、住、购、娱的需求。去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大大提升。

在四平市叶赫镇永和村,已经连续8年成功举办了叶赫红果采摘节。该村依托红果特色经济作物和满族民俗特色,以采摘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农家乐餐饮服务。村里“叶赫人家”农家乐的老板田亚力说:“下一步,我打算再投资十几万元,多修几个火炕。让游客充分体验我们的民族文化。”致富的希望,更是唤起了村民的民族自豪感。

在被誉为“长白山第一村”的奶头山村,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朝鲜族民居改造的完成,奶头山村迎来了众多前来感受长白山冰雪文化的游客。村支书全虎山兴奋地说:“我们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一批批精心打造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念”的是脱贫致富的“山海经”,以“青山绿水”为经、“民族风情”为纬,编织出了一张脱贫致富的新蓝图。

脱贫攻坚“回头看”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其中,“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无疑是向贫困宣战发出的最强音。

2016年9月,为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好,吉林省再次高规格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督导活动,33位省领导带队深入到包保的市(州)、县(市区),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钉钉子”的精神让脱贫攻坚不断向纵深开展。

延边州针对“六看”要求,明确提出扶贫对象50条档案规范管理标准,并依照“八入八不入”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清退,确保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录入信息再核查、再确认工作,加大对突出问题查摆整改力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白城市把脱贫攻坚列入四项重点工作之首,出台各类扶贫文件19个,建设了精准监控大数据平台,做到“矛盾出在哪里,就在哪里打通;问题出在哪里,就在哪里追责”。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在全省范围内首建精准识别云平台,300余名扶贫帮扶干部逐村逐户采集信息,避免识别工作上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同时创新制定“十二不准”,充分发挥公安、房产、交通、社保、低保等各单位信息系统作用,清查剔除虚假贫困户152户、247人,最终确定贫困人口1788户、2842人。

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享有国家、省已出台和本县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采取统一设计、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方式,为锁定贫困户印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手册》,共计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09.9万元用于产业开发,因地制宜确定养牛、养猪、大果榛子、蓝莓、绿化苗木、中草药、肉食鸽、肉食驴和光伏发电等传统及特色扶贫产业项目23个。

德顺蒙古族乡对贫困户建立 “一卡三表两方案”台帐(即贫困人口登记卡;贫困村基本情况登记表、贫困户基本情况统计表、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登记表;包保贫困村工作方案、贫困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按照市里提出的“三二一”工作方法,对“三图、两册、一个平台”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根据贫困户贫困程度进行了贫困户星级认定,采取不同的脱贫方式。朝鲜族老人过大寿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各市州县乡各出奇招,目的只有一个——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脱贫攻坚所带来的变化,目标只有一个——“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为能如期完成吉林省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重任,脱贫攻坚战伊始,省民委就建立了以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10月,省民委组织召开全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兴边富民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全省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从实际出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和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财政定额补助、边民补贴、配套资金减免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为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问题,吉林省民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单位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及时发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协同督查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调度情况,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落实,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确保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民委还召开多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和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交流会,尤其重视加强对扶贫工作队成员的教育,要求做到一起干事、共同干净、努力奉献。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背水一战,决战决胜,咬定目标,扛起责任,狠抓落实,吉林省各族干部群众拿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打赢,也一定能打赢!

 

温故知新 团结奋进

来到了库尔班·吐鲁木大叔的家

借势国际旅游节

特别策划·新境界新局面新成就

强基 富民 固边

吹响冲锋号 决战主战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