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编辑

编辑队伍建设要从编辑岗位培训抓起

作者:栾学东 曹巍
[摘要] 编辑岗位培训有助于提升编辑力与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目前编辑岗位培训的现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 采用单一的传统编辑岗位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编辑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需要转变思路、创新模式、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编辑岗位培训健康发展。

[关键词]编辑岗位培训 培训内容 师资力量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出版行业是我国宣传思想领域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的重要任务。出版工作关系到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和教育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要从强化编辑岗位培训抓起,从而增强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关于编辑岗位的培训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本文梳理编辑岗位培训的现状,分析已取得的成效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未来的编辑岗位培训工作继续有效开展有所助益。

一、编辑岗位培训的现状

首先看已取得的成效。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资格和岗位培训的规定,如:原新闻出版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宣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人事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同)于2001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02年颁布的《新闻出版行业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实施办法》,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08年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等。上述系列规定、办法的颁布,体现出国家层面对编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重视,也恰好强化了编辑岗位培训的作用,是编辑岗位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作的有力保障。

从出版单位角度来说,培训类型日渐多样化。主要分为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入职培训是目前大部分出版单位会采用的一种岗位人才初级培养方式,培训对象为新入职员工(通常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设置的培训内容能促使新编辑了解出版单位的整体情况与编辑出版业务基本流程,对指导其日后实际工作有一定帮助,因此十分必要。职后培训可分为三种:一是定期召开交流会,同事之间互相分享编辑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二是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促使编辑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三是发挥编辑自主学习能力,在满足一定工作年限后,积极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在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后,接受继续教育(且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出版单位这样的培训体系设置是编辑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训质量日益提高、系统性增强的具体体现。

再来看存在的问题。通过逐年开展的编辑岗位培训,编辑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然而,在 “互联网+”时代,采用单一的传统编辑岗位培训方式的不足也日益凸显,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 培训师资库建设滞后、缺失

培训专家是培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目前出版行业的培训师资库建设相对滞后,较为成熟、完备的培训师资库还远未形成。笔者多年组织编辑培训工作的体会是,培训工作的难点在于前期准备阶段对培训专家的遴选与落实。在联系、协调培训专家的过程中,因培训主题、培训专家的时间与意愿、培训成本等因素,对培训专家的选择多处于被动状态;欲寻找到理论素养较高、实践经验丰富、拥有培训技能的专家绝非易事。近年来,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培训专家频繁出现在各类培训活动中,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培训专家选择面偏窄的现状。滞后、缺失的培训师资库建设制约着编辑岗位培训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培训内容设计“千人一面”

参与文化产品创造的编辑工作是一种具有较强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不同工作经历和专业素养的编辑对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也各不相同。目前“一对多”的培训内容设计,多是从组织者、培训者的角度出发,与编辑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受训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的关注度不够。加之某些专家“场场飞”的状况普遍存在,培训内容缺乏新意,个别专家的授课内容未能做到及时更新,老生常谈情况时有发生,受训者只是被动接受,其主体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作为拥有一定经验积累的编辑,其学习取向与解决自身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及个人发展目标密切相关,而传统培训通常是重理论、轻技能,重讲授、轻反馈,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难以满足编辑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

3. 培训方式安排固化单一

随着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编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丰富、积淀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数字出版知识,编辑亟须提升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能力,唯其如此,才能使自己尽快融入媒体融合这一大背景中。近年来,笔者在招聘编辑的面试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将培训机会、发展空间、专业成长等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这也说明编辑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需求进一步增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但在历年培训活动中,也经常会看到在听课时看稿子的“一心二用”的编辑,还有相当一部分编辑根本不能保证正常出勤。究其原因,当前普遍采用的培训时间统一、培训地点固定的培训方式,无法兼顾参训编辑个体的工作任务、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这种固化单一的培训方式因无法较好地调和工学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辑的培训效果,也无法实现组织者的初衷。

4. 培训评估实施弱化、缺失

培训评估是衡量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它有助于客观地检验培训的实际效果,掌握受训者的培训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科学量化、精准到位的培训评估有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目前的编辑岗位培训已形成前期申报培训计划、获批后组织实施、培训后提交总结报告、领证发证的封闭循环工作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中的过程监控,还是培训后的效果评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或弱化或缺失的情况,未能达到以科学真实的数据统计做支撑,对编辑岗位培训进行客观理性、精准有效的评估分析。培训评估弱化、缺失已成为编辑岗位培训有效实施的瓶颈。

5. 网络培训资源浪费

近年来,作为传统编辑岗位培训的补充手段,网络培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网络培训只是把传统的课程搬到线上,往往是专业性强而趣味性、实用性较弱的“大头像”模式的讲座,加之交互性不强、网络维护不利等因素,编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培训效率低下,造成培训资源浪费。

二、思考与对策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载的内容符合本条例的规定。由于编辑自身素质对其所生产产品的内容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编辑岗位培训的规范与合理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上述目前在编辑岗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对策以供参考。

1. 放管结合,适度强化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培训管理职能

由于现有的编辑岗位培训工作,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开发、有实效性的培训组织开展、有数据分析支撑的培训评估实施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因此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组织培训课程专家委员会,制定培训课程标准,做好培训课程组织与开发的顶层设计,负责培训课程的开发、遴选及质量认定,为编辑岗位培训的健康发展提供明确依据,夯实基础。同时应积极吸纳其他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有益经验,放管结合,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出版研究机构、出版单位、高校、相关社会机构,培训课程专家与资深编辑的优势和作用,使培训课程的开发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 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要求来进行编辑岗位培训的设计

出版行业开展编辑岗位培训,是按照出版行业的岗位规范和培训要求,对出版单位主要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受培训者按相应教学计划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要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要求制定新形势下的编辑培训制度,形成从制度建设到内容设计的规范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课程设置。转变编辑岗位培训课程固有的设计思路,使培训课程更加多元化,具有新角度,适应新形势,这样有助于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符合编辑实际需要的培训课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年底举办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就颇为讲究。既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中国全球经济治理大视野”课程,以开阔编辑的宏观视野,也有“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减压”课程,以帮助编辑放松身心,减轻工作压力;既有“那些被忽视的编校知识”“量和单位的标准使用”等传统编辑业务课程,也有“虚拟现实技术(VR)基本类别介绍及教育应用”“如何做好新媒体”等新技术课程,使编辑不仅学习到了传统业务知识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日常工作,也了解了新媒体的运作情况与流程,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新要求。这样的课程设置新颖、合理,从政策方向、发展趋势、业务工作与性格形成和心理调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培训,起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借鉴。

其次是师资力量。对于培训课程教师的选择,是非常有学问的,因为只有选择了“对”的教师,才能达到培训的既有效果,真正让编辑学有所得。以中国科学院院属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例,他们在编辑培训中选取了高端权威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包括科技期刊管理部门领导、科技期刊界资深专家学者、中科院院士、“首届韬奋出版新人奖”得主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获奖者、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知名教授、著名研究所的学者、我国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典型代表、中科院期刊改革试点单位代表、国际知名出版商等。

再次是转变编辑受训角色。目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广播电视领域正在逐渐转变以往“自产自销”的节目开发思路,走开门办节目的路子,注重挖掘民间的丰富资源,将听众或观众变为节目主角,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不俗的市场反响。出版领域藏龙卧虎,在知识人才密集的出版单位中,编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编辑自身不断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素养,以及对于新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运用,有助于其突破以往只是单纯的培训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使其参与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创造成为可能。“高手在民间”,把潜在的培训力量激发出来,激活、调动出版单位与编辑个体,甚至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将会极大地缓解培训资源稀缺与培训课程内容建设不足的问题,拓展培训课程资源、增强培训课程的选择性,使其处于不断补充与丰富、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参训编辑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同时,会使一批资质好、潜力大的编辑脱颖而出,成长为编辑名家甚至编辑大家。所以,要注重转变思路,深入挖掘出版一线的培训资源。

3. 创新“职业生涯导向”编辑岗位培训模式

“职业生涯导向”的编辑岗位培训,是以编辑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方向的一种多样性、多层次、个性化的培训模式。它的核心在于将培训与编辑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强调根据编辑的职业发展需要来进行培训的系统安排。

首先,发展取向是培训观念的更新。改变 “培训仅为面授,形式只有上课”的固有思维,利用新技术推进编辑岗位培训。如“慕课解放了知识生产力与知识传播力”,慕课化的编辑岗位培训,可以使编辑冲破时空制约的藩篱,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步调和节奏,利用相对完整或零星的时间,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编辑不再是静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与培训教师或其他参训人员积极互动、经验共享的。他们在网上的培训足迹还会通过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培训课程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客观依据。这种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将会极大地弥补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双向人才培养。如与相关学科权威高校合作,让高校教师走进出版单位,成为编辑岗位培训主讲教师,将其理论知识传授给编辑,使编辑在实践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编辑也可走进高校,将自身编辑工作经验传授给在校学生,同时可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这是双向互动培养的一种方式。2014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中国教育出版研究中心”,标志着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融合进一步深入。这种合作除了满足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武汉大学的事业发展,更是为双方人才培养所需,从而更好地为行业和整个出版事业服务。教学科研领域对实践经验不断的总结与升华提高、对编辑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会进一步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因此,出版机构和教学科研机构作为出版事业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应该不断加强、创新合作方式。

三、结论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这就对编辑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编辑队伍建设和编辑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说,我们的编辑岗位培训制度建设是在不断完善的,整体培训形势是有序的,培训内容也日趋丰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在今后要继续加强对编辑岗位培训的重视,因为培训质量直接关乎着编辑队伍建设和出版行业的未来。当然,对这种培训的重视不能仅仅局限于普通编辑,对出版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以编辑岗位培训工作为抓手,提升编辑的基本素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编辑队伍。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杜积西,严小芳.慕课:重新定义学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翠霞,田宏,梁永霞. 浅谈中国科学院院属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科技与出版,2015(1).

[5]罗雯瑶. 职业生涯导向的期刊编辑培训模式构建.科技与出版,2015(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新闻传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大势

略论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现状与建议

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融合模式: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传媒使用的共意性需求研究

试论国别汉语教材的适配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