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编辑

从身份研究角度浅议学者型学术编辑的身份建构

作者:蔡一鸣
[摘要]文章从身份研究的新角度,结合实例,指出了当前学术编辑尤其是青年学术编辑面临的专业身份困境。阐述了建构学者型学术编辑这一复合型身份的必要性、理论依据与建构途径,以及如何出于不同的工作需求,有意识、有策略地对次级身份进行动态选择和凸显,从而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学术编辑的身份困境,提升学术编辑专业身份的认同度,推动学术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身份 学者型学术编辑 身份建构 身份凸显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身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个词语。关于身份的研究不少,许多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开展了身份研究;而关于“编辑学者化”“学者型编辑”的论述也有一些,但大多较为笼统、抽象,鲜有从身份研究角度针对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的具体探讨。本文拟从身份研究的新角度,结合工作实例,浅议学者型学术编辑的身份建构与动态选择,以期提升学术编辑专业身份的认同度,推动学术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身份研究简述

身份研究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一般而言,“身份”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身份建构“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1]“身份认同”即自我的建构历程。[2]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来研究身份的动态建构。格拉德&罗约(Grad & Rojo)关于身份的定义代表了当代的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即认为身份是多重性的而非单一的,具有流动性、非永久性、复杂性和语境敏感性。[3]

二、我国学术编辑的身份困境

学术编辑是学术出版的主体,是社会知识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学术出版物的编辑往往由学界专家承担,享有很高的荣誉和令人尊敬的身份。我国编辑身份在历史上经历了官员兼任编辑、编辑出版家、职业编辑等几个阶段。[4]可以说,在前面几个阶段,编辑的身份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名编辑自身就是大学者,如古代的孔子、许慎、郑樵,近现代的鲁迅、邹韬奋、茅盾等,深受大众尊崇。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广大编辑正经历着传统编辑到现代编辑的职业蜕变和身份认同的困惑。[5] 而学术编辑的角色更是遭到了不少冷落、质疑和非议。学术编辑虽为学术出版付出了大量潜隐性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难以与专家作者平等对话,境遇方面也远逊于学术专家。这种学术圈的“边缘人”之感和“亚存在”[6]地位更令不少学术编辑对自身的专业身份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陷入了低认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

三、学者型学术编辑的身份建构

1. 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学者型学术编辑”本质上是一种复合型身份,身份主体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编辑,可称为“学术型编辑”,即具备学术编辑的基本素养,如策划能力、对学术内容的判断能力、文字修改能力等;但除此之外,还具备学者身份,可谓“学者型编辑”,即对学术领域(非编辑学)的某个分支有所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该领域的专家进行平等对话。2. 建构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的理论依据

从社会身份理论的角度来看,很多学术编辑之所以有学术圈的“边缘人”之感,是由于在社会情境中,人们会自动地按照“外群体”和“内群体”进行归类和区分。“与自我存在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他人被知觉为内群体成员,而与自我特征有明显差异的他人被知觉为外群体成员”[7]。这一过程会引起个体在知觉方式、动机、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内群体对于外群体的成员往往会存在疏远、偏见、排斥、歧视、不信任等负面心理。这一点笔者也深有体会,在不同的学术交流场合,总有个别学界专家直言“你们出版商”“你们商人”云云,言语中流露出一种划界的疏远感,甚至带有一丝轻视之意。这其实都是在刻意凸显自身的学者身份,淡化编辑的学术性身份,与之拉开距离。而编辑若对作者的学术研究领域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实际工作交流中便无法与其平等对话。这些因素都从不同方面降低了学术编辑专业身份的认同度。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学术编辑的身份困境,就应当设法模糊或消除学界专家与编辑间的类别隔阂。

一些研究者认为“交叉分类”的方式可以实现去类别化的效果,即某个人在某一分类上是外群体成员,但是在另一个分类上却是内群体成员,由此后一个分类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一种分类带来的消极影响。[8]遵循“交叉分类”这一原理,我们将出版界视为群体A,学术界视为群体B,那么群体A和群体B的交叉群体C的身份构建,就是解决学术编辑身份困境的关键。群体C既属于出版界,具有学术编辑身份,具备优秀的策划、判断和文字修改等能力;又属于学术界,具有学者身份,在某个特定的学术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能与该领域的专家平等对话;因而是出版界编辑家与学术界学问家的完美结合。群体C即前文所定义的“学者型学术编辑”,可用图1表示。可以说,建构起这一复合型身份便筑起了出版界与学术界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学术编辑增强自信,提高专业身份认同度;有助于提升出版界的学术权威性;有助于出版界和学术界的长远合作与发展。

3. 建构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的途径

学者型学术编辑的身份意味着学者身份与编辑身份的融合。那么如何才能建构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呢?这需要学术编辑自身与出版单位两者共同努力。

学术型编辑身份仍是最根本的主体身份。就学术型编辑身份的建构而言,一方面,出版单位需针对学术编辑的工作内容,系统开展有关政治意识、学术出版规范、学术出版物修改方法的专门培训,定期组织学术编辑对稿件加工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另一方面,学术编辑应注重提升个人的政治敏感度,钻研国内外权威的学术出版物,培养自身严谨的学术规范性,对政治问题的修改规范、学术出版的格式要求、专业术语的特定表达等熟记于心,努力提升在学术出版编辑加工方面的专业素养。

学术编辑要走出身份困境,最重要的是建构“学者型”身份。一方面,出版单位在招聘学术编辑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并根据其学术所长定岗分职。同时,出版单位应鼓励和支持学术编辑继续深造,定期在社内举办学术研究主题沙龙,为学术编辑提供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契机和适当经费,并将学术编辑的学术成果与奖励挂钩,建立起完善的学术奖励制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术编辑个人应力争成为“博而专”的学者,选定、构建自身的优势研究领域;坚持阅读学术书籍,撰写书评,发表论文;参加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积极发言、同与会专家加强交流;参与社级、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在学界的学术影响力。 四、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的动态选择和凸显 仅仅建构起学者型学术编辑的身份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复合型身份的作用和价值,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术出版事业,学术编辑还需在不同的场景语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需求,有意识、有策略地对次级身份进行动态选择和凸显。

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9]身份凸显性体现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可以用语用身份的理论深入阐释。语用身份是特定的社会身份在语言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说话人的语用身份选择是由其当前语境下的交际需求驱动的,具有动态性。选择和凸显不同的身份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10]下面结合几个实例简单论述。

1. 学者型编辑身份的凸显

开发新选题阶段,学术编辑在与潜在作者交流时应有意识地凸显自身的学者身份,体现共同研究兴趣,从而促进选题开发的成功。以一次亲身经历为例。笔者参加过一次外语学术年会,认真听取了一位荷兰专家的大会发言,他的发言主题正好是笔者策划的新选题的方向。于是笔者利用会议茶歇时段主动上前交流,介绍自己是一名外语学术编辑,对方的反应起初较为平淡,寒暄两句便似无话可说,疏远感顿生。但笔者紧接着就其发言做了些大胆点评,根据自己有限的语言学知识,对其部分观点进行了补充,并提出其研究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这时对方的反应十分强烈,对笔者的建议给出了积极的肯定,并称当中的一点其实已在他的新试验中开展。在一番愉快的学术交流热身后,荷兰专家主动再次询问本人的工作背景,并掏出名片,希望保持联系。笔者也趁热打铁,提出今后这一研究领域与其合作出版的可能性,对方爽快地答应。虽然本人的学术修为十分有限,但从这一经历深刻感受到,学术编辑主动凸显自身的“学者”身份,与学界专家先谈学术再谈合作,对于促进新选题的开发是十分有效的,而学术编辑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尊重和认可,提升了自信心和专业身份认同度。

学术编辑学者型身份的凸显也有利于选题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事实上,“学者型身份”的凸显并不一定总是学术编辑的主动选择,有时专家、作者也会希望学术编辑共同参与选题开发,给予专业建议,从本质上看,即呼吁、请求学术编辑凸显其学者身份,而不是只作为文字编辑加工书稿。比如在与某国际外语教学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时,外籍主编曾多次请笔者结合国内研究现状、读者需求与个人学识,参与选题的调研和设计,对项目的一些细节共同磋商。通过这一项目的合作开展,本人意识到自身学术储备的不足,也强烈地感受到具备充分的学术素养对于推进项目的开发是多么必要和有益。而反过来假设,若类似的专家诉求得不到积极回应,那么势必会影响该学术编辑的专业身份认同度,进而也会影响项目推进乃至出版社的长远发展。

学术出版由于其“高精尖”的学术性,众多环节都需要学术编辑有意识地选择和凸显“学者型”身份,此处不一一赘述。学者型编辑身份的凸显见图2所示。

2. 学术型编辑身份的凸显

在具体的编辑加工环节,尤其是与作者的交流中,学术编辑应有意识地凸显自身的学术型编辑身份,坚持原则,有效沟通,保证学术出版物的质量。一方面,学术编辑应尽本职工作义务,满足作者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对于错误明显但固执己见的作者,学术编辑更需摆平心态,不卑不亢,凸显编辑的专业身份,客观提出修改要求。笔者在担任学术书稿的责任编辑时,也遇到过难打交道的作者,即作者认为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已然完美,对责编的每一处修改包括标点都有质疑,不愿配合修改。尽管作者是该研究领域的翘楚,但笔者坚持以提升稿件质量为宗旨,将所有修改之处逐一注明可查考的词典出处、学术规范的相关条款、已有学术出版物的范例等,保证言出有据,并约作者当面探讨。最终作者放下了成见,基本同意了笔者的所有修改。类似经历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在必要时坚持和凸显学术型编辑身份和学术编辑的专业权威性,不屈从、不盲从,对于稿件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术型编辑身份的凸显在编辑加工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这里不一一列举。学术型编辑身份的凸显可用图 3表示。

3.小结

在出版的不同环节,出于不同的交际动机,学者型学术编辑应有意识地选择和凸显不同的次级身份。凸显学者型编辑身份有利于拉近与专家、作者的距离,赢得信任和尊重,促进选题开发和项目合作;有利于作者资源的长远维系等。凸显学术型编辑身份有利于恪守学术出版的规范和原则,提升学术出版物质量;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等。

需要强调的是,建构起学者型学术编辑的复合型身份,学术编辑仍应始终牢记自己的主要身份是编辑,不论个人的学术成就如何,一切都应以编辑的本职工作为先。个人的学术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术出版事业的开展,建构起学者型编辑身份并在某些语境下优先选择凸显这一身份,也是为了长远地、更好地体现和服务于学术型编辑身份。

五、总结

不少学术编辑尤其是青年学术编辑如今都面临着低认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学术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术编辑应有意识地建构学者型学术编辑身份,并且有策略地根据工作需求动态选择和凸显不同的次级身份。这不仅有利于学术编辑走出身份困境,增强自信,提升专业身份认同度;更有利于学术编辑的业务开展,促进出版界与学术界的长远合作,最终推动我国学术出版事业的精品化发展。

注释:

[1]项蕴华.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社会科学研究,2009(5):188-192.

[2]李维. 编辑职业发展中的专业身份认同. 出版发行研究,2010(12):33-35.

[3]Grad H,Rojo L M. Identities in discourse // In Dolón R,Todolí J (eds.) . Analyzing Identities in Discourse.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3-28.

[4] 党朝晖,杨美玲. 编辑身份地位的历史沿革.今传媒,2005(9):18-20.

[5]黄永华. 是出版人,还是出版商?——现代编辑的职业困惑[EB/OL] .[2016-09-30] . 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1950.

[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 中州学刊,2008(5):285-288.

[7]吴小勇,杨红升,程蕾,等.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 心理科学进展,2011(5):712-722.

[8]黎情,佐斌,胡聚平. 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代数模型及其潜在加工过程. 心理科学进展,2009(4):863-869.

[9]吴小勇,杨红升,程蕾,等.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 心理科学进展,2011(5):712-722.

[10]陈新仁.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 外语研究,2013(4):27-32.

(作者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闻传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大势

略论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现状与建议

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融合模式: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传媒使用的共意性需求研究

试论国别汉语教材的适配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