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美食

忆徽宴 一山一水一徽宴 千风千俗千味道

作者:统筹/胡桃 摄/David出品餐厅/黄山披云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公元1121年即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降旨敕改歙州为徽州。徽宴作为初起并兴盛在明清时期的徽菜典型代表,之所以能成为食客青睐的经典名宴,其可贵之处是整个宴席在徽菜讲求 “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尤其是徽州商人重视饮食养生的理念。该宴无论从食材的选用、菜品的组合,还是从烹制的方法、食用的程序上,都饱含着“明(目)清(心)”的养生之道。正因为如此,徽宴才能深深地吸引着食客,不可抗拒地勾起食客的无限食欲。

如今,在传承徽菜的过程中,黄山披云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秉承徽宴的养生理念,明确响亮地提出“吃健康的、健康地吃、吃出健康——为健康而努力”的口号,更加直白地诠释了时下人们为什么要“忆徽宴”。

干果二品

【忆徽姑珍珠】——夏时咸笋豆

【忆徽嫂腊巧】——秋时番薯干

小菜三品【忆黟县酱褐】——宏潭豆腐乳

【忆绩溪华彩】——华阳香菜杆

【忆婺源玉白】——江湾酸萝卜冷菜五品

【传承儒学孝】——糖醋乌鱼片

【孤苦独守节】——辣油野山笋

【出仕行为廉】——青葱拌豆腐

【受托三公忠】——徽式酱牛肉

热菜八品【忆徽情难舍】——徽乡红烧肉文化典故

徽州干锅炖相传宋元丰年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徽州府下属地绩溪做县令,有次路过绩溪当地一座寺庙“石照寺”上香,寺庙的主持本身喜好偷吃猪肉,当得知县令来寺庙上香,慌忙中把准备好的肉和器具放在火茺(火茺是江南人家冬天老人,小孩暖手所用)上。主持将县令迎接到寺内看茶就座,茶过三巡后只闻到寺内飘出一股诱人的肉香味,莫非有和尚偷吃猪肉,寺主持看出县令的心事,打开话题便请苏县令为寺庙题词,苏辙当即题写“石照静清辉,古刹飘肉香”。主持看过苏县令的词面红耳赤,自知蒙不过县令,只得从后房取出炖制好的肉招待苏辙,那香味扑鼻,肥而不腻,肉质酥烂,让他大饱口福吃了个底朝天。于是当地人们纷纷仿制,保留至今。

【忆徽妪磨杵】——太白鱼头煲文化典故

据史载:少时李白(又称李太白)厌学,遍游江南美景。一日,于歙城遇一徽州老妪在新安河畔磨铁杵。李白好奇,问之何为。老妪答曰:制绣花针。李白惊诧。老妪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徽妪此举深撼李白。傍晚,徽妪则用其子在新安江中捕得的白鲢鱼头烹熬汤煲,招待李白并谓之补脑养生。后李白成诗仙,屡念此煲。李白被贬期间,又到新安江畔的歙县太平桥头以豪饮追忆食用鱼头煲的情景。久而久之,此菜便广为流传,成徽州传统名菜。定名为:徽府太白鱼头煲。

【忆徽府名节】——问政山贡笋文化典故

每年八月份左右,久负盛名的歙县问政山翠竹便孕育出节密色白的竹鞭笋。因治地歙县的徽州府衙就坐落在问政山旁,府衙后花园中也就生出了此节。自古来徽州任知府的官员,都爱自喻为一身为官清廉,又因竹鞭笋食之脆嫩、鲜美,深受历任知府钟情。问政山竹鞭笋竹节细密,色泽洁白,被喻为“高风亮节、廉洁清白”,又因其体现了历任知府所讲究的操守心境,故此菜因而得名为“知府名节”。【忆徽宅飘香】——腌鲜臭鳜鱼文化典故

史上,安徽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为省名。安庆居长江之畔,盛产鱼;徽州位于皖南深山区,少有鱼。于是商贩就将安庆的鳜鱼贩运到徽州来卖。古时交通不便,贩运全靠肩挑背驮,一般从安庆到屯溪路上要行走5至7天。特别是在八月长江鳜鱼肥的时节,天气十分炎热,所贩鳜鱼容易变质。据传,有一位鱼贩觉得丢弃快要变质的鳜鱼十分可惜,于是用有消毒功效的盐,将这批鳜鱼腌制消毒后,自己吃。哪知鱼贩在其住宿的徽州旅店里烹制腌后的鳜鱼,不仅食之味道美极,而且味中泛出一种独特的鱼香。受到这次启发,后人为解决贩运途中鳜鱼易变质问题,便有意识的对鳜鱼进行腌制加工。因肥鳜产于八月金桂飘香时,又称为桂鱼。桂鱼腌制后的食法逐渐在屯溪流传,逐步发展至今,屯溪人多会腌制桂鱼。因腌制好的桂鱼在烹制前含有一种盐卤臭,但吃起来又特别香,所以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腌鳜鱼,成为徽州人特别钟情的一道佳肴。【忆徽州盐商】——徽商盐帮鸡文化典故

相传乾隆年间,淮扬大盐商程晋芳(徽州人),按徽州岁末家家都须腌制一些肉食的传统习俗,嘱下人办理。伙计程武因白日扛盐太累,将洗净置于砂锅中备腌的两只鸡放进了装有盐的铁锅中,等第二天再腌制,便随手将铁锅放在了木炭火盆上,回房就寝。次日清晨,被一阵奇异香气熏醒。顺着香气,径直来到昨日放鸡的砂锅旁,打开锅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发现昨日准备腌制的两只鸡已经熟了,且色泽精亮,通体金黄。程武经不住诱惑,扯下鸡腿尝了一口,鲜嫩的肉质、香浓的汤汁,使其倍感口味鲜美,食后齿间留香,回味悠长。于是程武将此鸡带到店铺,程晋芳尝后更是连声叫好。此后,这种烹制整只鸡的方法经过家厨精心改良,最终形成了如今的 “徽商盐帮鸡”。

【忆徽肆名肴】——徽式毛豆腐文化典故

相传,明太祖幼时,父母兄相继亡故,孤无所依,当了和尚,喜食豆腐。一次寺里忙着做庙会,其偷藏的豆腐上已长满了一层白毛。拿回庙中,偷偷用油煎之,只听“嘶啦”一声,香味扑面而来,片刻白毛与豆腐被煎成焦黄色,如同虎皮,食之味道更为香鲜无比。以后,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1357年,一次,他率领大军到徽州地方驻营时,特命随军炊厨就在当地将此菜流传下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不忘初心,油煎毛豆腐仍为御膳房必备佳肴。因此肴就是经微生菌发酵后长满白毛的豆腐,故现今起名为“徽式毛豆腐”。【忆徽山双石】——炖黄白双石文化典故

明朝著名旅游家汤显祖诗称:“欲识金银器,须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句赞誉了黄山、白岳(齐云山别称)。黄山、白岳不仅景美,而且盛产山珍美味,其中黄山石耳、白岳石鸡数山珍美味之首。石耳因是生长在黄山山涧石头上的黑色小菌,形似连成块的黑木耳而得名。石鸡则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以此 “二石” 烹制而成的 “黄白双石” 食用价值极高,为徽人礼待贵客所首用。

【忆徽妇御赐】——徽府一品锅文化典故

传说乾隆帝出巡江南,微服行旅奔徽州。一日行至山坞,天色渐暗,饥肠辘辘,急欲用餐歇脚。忽见近处有一农舍,便贸然叩门。开门农妇见陌生人摸黑登门,一惊。问清缘由后便好生伺候他们。当时,正值中秋刚过,所幸还有剩余菜肴。为尽快做好饭菜待客,将萝卜、干豆角、红烧肉、油豆腐包等依先素后荤层层铺于耳锅,热后上桌。乾隆食后赞不绝。问:“此为何菜?”妇答:“一锅熟。”乾隆听后说:“此名不雅,乃徽州名菜一品锅也。”后世村人皆争相效仿烹制,故一品锅也就成了徽州民间款待宾朋的佳肴了。

点心二品

【忆徽饼御印】——歙县豆黄粿文化典故

相传徽州府治地歙县太平桥头,常年有一老妪,以面粉和豆黄、咸菜做粿谋生。一日,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与随从路过太平桥,乾隆闻粿香则品尝。尝后实觉粿香味美,便与老妪攀谈。得知老妪常被地方恶少欺负,赐老妪石印章一方,说:若再遇人欺负,你就带此章到府衙告状。又一日,遇恶少欺负,老妪带着石印章到县衙告状。当知县欲偏袒恶少时,老妪出具石印章,知县见章后脸色顿变,严惩了恶少。此后,老妪每做一粿,都在其上压此印章,再也无恶少来欺。打那起,无此石印章的做粿小商也仿用石头压在粿上,以求 “太平”。由此,太平桥上石头粿便出了名。

【忆徽粮出彩】——双色蒸米糕文化典故

据说,大年三十前,有一徽商私厨正忙于备制各种年节食品。原本正在制作米粉蒸糕的厨娘,忙乱中将拌揉好的一团米粉,不慎放在了一盆擦成细丝的老南瓜丝中。待要蒸制米糕时,发现米粉已被染成金黄颜色。为防被主家责怪,无奈之中,突生一念,干脆再揉一团米粉,把黄、白两种米粉团叠加在一起蒸制。果然这种黄白相间的米糕让主家看后,觉得非常好看,不仅没有责怪,还表扬厨娘用心做事,把蒸糕做出了花色。随着主家向邻居对双色蒸糕的夸赞,慢慢地就在徽州人家流传开来了。

 

金鸡报喜 恭贺新春 创新徽派年夜饭

记忆中的年味 从“年头甜到年尾”的徽州寸金糖

“字豆糖 ”在徽州年味中“咬文嚼字”

徽州打年糕打出地气徽味年

品地道杀猪饭 过地道徽州年

为身为徽菜大师而感到自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