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邢台去威县的路上,这里属于中国传说中的华北平原。经历过中国义务教育的孩子,对杨树都有着独特的印象,这印象来自于作家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今天,我们来到了杨树的故乡,看一所斑驳与崭新同在的乡村学校。
中国乡村教育一例
距离邢台市近百公里的威县人才学校,藏在乡间,校门口最显眼的,是一块竖立起来的“人才学校”铭牌,走进校园,有青砖铺地,也有土地裸露,校舍、桌椅,新中有旧。
这是一所民办学校,也是典型的没有太多经费投入的农村学校的样子。但越真实,便越多看点,越多思考。
“中国第一操”背后的辛酸与一些志气
成千个学生,统一校服,整齐划一的阵型,震天的口号:我自信,我是中国少年。
这就是曾经见诸媒体报道的“中国第一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这些缀以“中国第一”的名号开始抵触、反感,深觉得这是形式主义的祸害。但是,在这里,却有不同的意味。
时日已是寒冬,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们,脸蛋红红。他们也许知道,也许听说,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曾有着同样的一批批中国少年,在此立志盟誓。
威县人才学校的所在地方,便是赵庄师范的旧址。
赵庄师范,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1950年,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创办的赵庄省立师范学校,称“赵庄省师”,简称“赵师”。校址是原冀南医院所在地。建校初,全校占地一百亩,隶属河北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学生招收分配面向全省。1960年,赵庄师范曾被评为全国文教卫生战线先进单位,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教卫战线群英会,荣获邓小平题写的“先进单位”奖状。赵庄师范自1950年建立到1988年迁往县城,驻赵庄三十八年 ,这三十八年中,赵师为本地区教育界、党政界、文化界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栋梁之才。
在邢台,在威县,赵庄师范是他们曾经的教育界之骄傲。
但是,赵庄之后,威县仍旧是一片寂寞。
越来越大的城乡分离,正在让这座县市无所适从。
那几天,驱车在威县,所见到的是辽阔而贫瘠的土地,红辣椒与玉米棒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穿着红绿厚衣服的农村人开着蓝色的小三轮,羊在静默地吃草,风在凌冽地吹。
威县,本质上是一个贫穷县。一个贫穷县的乡村教育,有着自己的委屈。
因为穷,所以留不住老师。据说,威县人才学校的200余名教师,其中,最高学历是河北省邢台师专毕业,这样的本科生不到学校师资的三分之一;其他大多是专科和高中毕业生。
因为穷,当地的大多数家庭唯有出外打工,留下孩子。这些留守孩子就跟这片土地上的小羊儿一样,静默地走在这命运的路上,吃着这片土地上干枯的草。一个山沟,一片水泽,便能很轻易地把他们给迷路了。据说,威县人才学校的四千多个学生,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孩子。
无数的穷孩子,坚守的穷老师,这是威县人才学校的委屈与发出的志气。
他们淳朴地坚信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教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出路。
因而他们挥臂高喊:我自信,我是中国少年。
对这一份自信,我们应该致以敬意。
20年,一阙歌,一条路
1996年,17名学生、24名老师与4名校长,组成了一所民办学校的诞生。那时校内杂草丛生,枯枝满地。
曾几何时,搞卫生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主要工作。“校长和全体师生一道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把院落、教室、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的被褥、脸盆、牙罐也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这么苦,为何还要办教育?
不名一文的小民办学校,开展的是“收费”的义务教育,面对的是别的学校选剩下的生源质量,拥有的是难以迅速提升的薄弱师资,“人才”的前途在哪里?
学校成立的前十年,学习成绩中规中矩。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所学校的教育成绩,成为决定其生死的重要砝码。
2006年,威县人才学校开始破釜沉舟,开展教育改革。
教学改革从课堂开始,“活而不死,实而不华”,结合学校师生实际,威县人才学校提出了“3331教学改革模式”。
新课堂,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七个教学环节,即: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点评精讲,当堂训练,总结补救。“自主学习”解决30%,“小组交流”解决30%,“提问展示”解决30%,最后由老师的“总结点评”解决10%的知识和问题,这就是课堂教学的“3331”教学模式。
另外,“3331”还有一个内涵是时间分配:“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占一节课30%的时间,“提问展示,点评精讲”占30%的时间,“当堂训练”占30%的时间,“课堂总结”占10%的时间。
“3331” 教学模式还可以总结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独学——对学——群学。
有人说:学校发展不错了,还这么折腾干什么?改不好就彻底砸了!
“那时候,他真是下了大决心,要改,初三、六年级毕业班就一起改。他说,初三、六年级不参与改革,老师们会认为那是校长没有自信,校长都没有自信的改革,怎么可能有力度,成功自然也得打问号!所以,学校一旦决定改革,就要全改!”
从1996年的17名学生,到今天的4000多名学生;从最初的招生都成问题,到今天几乎每天都有各地教育人来校参观,至今已有10万人次的参观学习。
连续十年全县高考上线率第一,多次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教育嘉奖。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才学校,用20年时间,完成了美丽的嬗变。
因为苦,我们更要办教育。
没有围墙的明天
杨海亮,威县人才学校的校长,一个土生土长的威县人。他指引着看威县人才学校:“前面这一条路,以前是黄泥路,现在改成了水泥;学校现在实行封闭式管理,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孩子,除了教育,看护他们也是我们肩上担负的重担。”
20周年庆典的当天,前来围观的村民站在校门口,向里张望。
这里围住的,是一群父母在外的孤独孩子。因为他们无人可依靠,因为他们少不更事,因为他们要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经济学家韩秀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侨联副主席胡翎曾分别去看访了当地的留守孩子。
“穷,苦,就像一棵小树,要自己去面临寒风。”胡翎说。
一道围墙,隔开了留守孩子与打工父母,也仿似隔开了农村与城市、穷途与出息。
“一般来说,留守家庭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是信得过我们,信得过我们的严格管理和开放的教育。为人父母,他们没办法尽到在身边教育子女的责任,唯有寄托于学校。对一些家境困难的留守孩子,我们学校也有相对的帮扶政策。现在学校里共有680多个留守孩子的学费,我们是全免的。”杨海亮说。
在这里,一所学校,成了父母一种寄托。
寄托的,还有一些延续的情怀。
“这是我人生跳第一支舞的地方。”威县人任海鹰说。她少时在此读书,后来辗转大江南北,在广东开创自己的事业。威县人才学校20周年庆,她站在学校的礼堂前,思起往事。
任海鹰的志愿,是一边鼎力支持学校再发展,一边也在企划建立一个威县赵庄乡村教育展馆。
就像当初的读书少年,朗朗立志: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志愿,是做一名人民老师;我的志愿,是做个有用的人……
在这里,一所学校,也是一些情怀、一些志愿的汇集。
因着她的贫穷与自强不息,因着她的改革与情怀所系,威县人才学校,正在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