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旅行家

Cool Family Trips 亲子酷旅行

作者: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朱彤 吴丹丹 本文 | 朱彤 图 | Shannon Bennett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朱彤 吴丹丹 本文 | 朱彤 图 | Shannon Bennett

就像所有旅行一样,在如何带孩子旅行方面,总有些人打破传统,在周围人异样的眼光里,勇敢探索着孩子与自己的一切可能性,而孩子们给出的回应,往往出乎意料。没有不酷的孩子,只有不酷的父母。6月亲子季,《旅行家》杂志特别推出5个“非常”家庭,他们的亲子之旅或许难以追随效仿,却不失为年轻的父母们打开新的思路。




Bodhi从5天大开始就跟着妈妈徒步,现在他两岁多了,已经完成了环美公路旅行,去过美国34个州和几乎所有国家公园,参加了无数次的攀岩和超过400公里的徒步,被称做世界上最小的徒步旅行者。在爸爸妈妈拍摄的照片里,Bodhi被无边无尽的美景包围着,他去过优胜美地徒步、在内华达山脉的千岛湖旁边露营、在泰奥加山峰上与妈妈一起跳跃庆祝、在加州岩溪峡谷内攀过岩。



传统社会中子承父业、师徒教导的模式被现代教育打破, 很多父母因自己的经验和才华无法传授给孩子而感到遗憾。旅行提供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机会。



换个视角看亲子

“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是,一切东西总待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谁也不挪移一下位置。你哪怕去十万次,那个爱斯基摩人依旧刚捉到两条鱼;那些鸟依旧在往南飞。谁也不会变样儿。惟一变样的东西只是你自己。”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描述博物馆的样子,更深层次上,他在抱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变化。每次遇到挫折,他就幻想博物馆里那种沉静、不变所带来的安全感。对他而言,成长充满了烦恼。

塞林格的这本小说出版后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许多图书馆和学校将之列为禁书。人们接受不了的是,这样一本描写青少年的读物居然不做粉饰、没有禁忌。今天,这本书成了许多美国学校的指定读物,也被视为成长小说中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和儿童文学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成长小说将成长过程真实地和盘托出,不做分寸、尺度上的限制,不避讳消极和阴暗。就像有人要告诉孩子圣诞老人根本不存在时,儿童文学会捂上孩子的耳朵使其免受伤害,而成长小说会眼看着孩子经历这一痛苦,然后变得成熟。

这种区别正是本期《旅行家》所探讨的亲子酷旅行和亲子甜度假的不同。以往的亲子旅行总是围绕着主题公园、海岛、沙滩打转,与其说旅行不如说度假。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父母牺牲了自己的旅行乐趣而在陪孩子。当然,不能否认的是,陪孩子就是很多父母的乐趣。但我们帮父母们找到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同样是旅行,不一定非得父母陪孩子玩儿,也可以让孩子陪父母玩儿,后者的教育意义甚至更大。

旅行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时机

我们选的这些样本,个个是奇葩。带孩子去战地旅行,带着襁褓之中的婴儿去登山攀岩,还有8年来从未让孩子上过学的。千奇百怪的案例却有着惊人的共同之处。首先,父母对该领域极其熟悉,非常了解状况,对安全、专业等问题的掌控万无一失。教孩子摄影的父亲是国家地理摄影师,带孩子去以色列的父亲曾做过战地记者,跟孩子一起搭火车的父亲自己有30年的搭车经验。其次,所有这些孩子无不收获颇丰,生活愉快。现代社会,绝大部分孩子都由学校和老师教导,回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是被作业、兴趣班剥夺。传统社会中子承父业、师徒教导的模式被现代教育打破,很多父母因自己的经验和才华无法传授给孩子而感到遗憾。旅行提供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机会。父母和孩子日夜相处,时时刻刻在一起,不仅能言传身教更能增进情感。



为吃苦而吃苦不是目的,成长才是

不久前,全国各地几家不同的旅行社发布了亲子游报告。共同点是,调查显示8~9成父母愿意带孩子出行。而不同点是,有些根据孩子年龄和接受程度的差异推出不同的旅行线路;有的围绕孩子兴趣推荐;还有的按照周边游、出省游、出国游等距离长短和预算分类。这种报告或推荐说的没有错,但它缺少了对单个具体家庭的针对性。父母的职业如何、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怎样,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在泛泛的推荐中得到回答。但我们知道,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各不相同。

本期专题中采访的这些父母,清一色的亲力亲为,自己策划、自己行动、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这样的好处毋庸赘言,但代价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很多东西,要在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他们并不排斥学校教育,只是觉得父母的责任应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提到和温馨甜蜜的亲子游不同,不少父母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带着洗礼和磨练的想法,为了吃苦而吃苦。我们想强调的是,这不是本期专题的初衷。尽管我们精选的这些故事里,他们的旅行都很辛苦,但这不是目的所在,他们在根本上追求的是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世界,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没有一个父母在强迫或灌输,相反,他们都乐在其中。

《童年》中唱道:“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而长大的脸。”我们不见得都是父母,但我们都有过童年,都渴望过成长。孩子能走的时候,还要不要抱着;孩子能吃饭的时候,还要不要喝奶;孩子已经准备好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还要不要只听睡前的童话故事。本期专题的这些旅行都是个例,但我们希望能给家长以启发。父母都说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但愿不是叶公好龙。世界就在眼前,让不让孩子看,你说了算。

 

瞎子

骑鲸之旅

关于旅行的三种视力

VISION 视觉

色彩之外的静谧印度

芝加哥,复古范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