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两个人的故事,却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两种人生。而环境是怎样影响着一个生命的进程,在这个极端的案例中,被完全凸显。一张白纸的孩子,即便血型基因长相完全相同,赋予他不同的环境,也会长成不同的模样。
每个儿童都是神奇的生物。但在我们的日常中,所见的大部分儿童在类似的环境下成长,安稳但封闭的家庭、幼儿园直到上学,不出错似乎是多数父母对儿童成长的选择。但万事都有两面性,这也意味着孩子神奇的那部分生命表征会被掩盖,丧失独立前冲的机会。究竟孩子的世界能生出怎样的可能性,大部分家长并不愿意用自己的孩子“试错”,因为“不走寻常路”常意味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尤其是时间的成本,对于多数仍为事业努力的年轻父母来说,这并非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但生命力的神奇往往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能迸发,并为人感知。本期的亲子旅行专题,便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而生。我们寻找到的5个家庭,父母都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孩子带离“舒适区”,而如果我们从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孩子,会发现生命的延展力总是超过我们的预期。两岁的小男孩Bodhi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完成长距离的徒步;从未进过学校、跟随父母在海上漂泊了8年的小女孩悦彤,见到陆地上陌生的朋友,也可以迅速打成一片;两个痴迷于游戏的孩子,跟随父亲去真正的战地旅行归来,竟自觉地戒掉了游戏瘾。虽然这些例证也会饱受争议,但在千篇一律的亲子教育中,他们的确为我们示范了另一些有趣的可行性。
作家粲然曾经写过一本亲子畅销书《骑鲸之旅》,其中她将孩子比喻为好奇心极强,却囿于表达的小鲸鱼。作为家长,我们是否可以给予这些沉默的小鲸鱼更多更广的空间?是否也可以适当地转变思路,让孩子有机会发展更多的潜能?这一场骑鲸之旅,将会获得怎样的惊喜,或许就在父母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