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戈壁绿洲——英吉沙县阿图什巴格村,我又来到了位于喀什市西郊、距市区仅5公里的色满乡阿塔古村(简称为2村)。春风轻拂着成排的白杨树,孩子们在整洁的环村水泥路上追逐嬉戏,几米开外的规整田地里村民正在劳作,家家户户粉刷一新的黄色院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温馨……好一幅恬淡安宁的田园景致。
阵阵悠扬的十二木卡姆乐曲声、老百姓们爽朗的笑声,不时从村委会大院里传出来。原来,每周一次的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正在热闹上演。“我们村演出队已经成立3年了,共有18名固定演员,每年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达200多场。去年,我们村还被评为自治区第八次乡村百日文体活动先进单位。”村宣传干事麦麦提艾力·阿布力米提告诉我。
舞台上正在表演的,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民族团结之舞》。只要愿意参加,村民都可以穿上苗族、傣族、回族、藏族等10多个不同民族的服装,同台跳起萨玛舞。欢快的乐曲也调动起台下村民互动的热情,不一会儿老老少少自发登台和演员们共庆共舞,好不热闹!“我们百姓大舞台一般在文艺演出后,还要进行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就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主题宣讲。这也是大伙儿最愿意听的。去年12月,有村民提出‘不能都是村干部讲,我们自己也想讲讲身边的好人好事,讲讲自己生活的变化。’于是又加入了很多互动活动,鼓励大家上台向自己的亲人、邻居道一声感谢,并颁发小奖品。”麦麦提艾力· 阿布力米提兴奋地描述着今年百姓大舞台的新变化。民族团结“五个一”结对子、农村青年集体婚礼、冬季百日文体活动等,这样的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拉近了老百姓的心灵距离,打造了村集体永不落幕的“快乐大本营”。正在蔬菜大棚里劳作的村民
卖萝卜的大爷大妈 拎起致富的“菜篮子”
这天上午,一个个长条形的巨大银白色塑料大棚在阳光下格外亮眼,邻近公路上的电动三轮车满载蔬菜进进出出。原来,喀什市由于其特殊的区位因素,从外地调运蔬菜的运输成本极大,冬天的菜价尤其高。近几年,喀什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民生“菜篮子”工程,快速推进蔬菜专业村的建设。色满乡就是喀什市蔬菜种植大乡和全市打造高产高效设施农业的前沿阵地,为增加喀什本地蔬菜品种和总量、实现各季节均衡供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色满乡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该乡的原名为“萨哈尔曼”,由于与市区距离近,从事副业交通便利,农民世世代代习惯清早运送蔬菜到市集交易,回城时再购买肥料,接着回田间劳作。日复一日,从不间歇。根据这样的特点,这里被称为“萨哈尔曼”,意为“新的起点”。
阿塔古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0户,人口2314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6亩。鉴于多数农民都具有蔬菜种植经验、半泥半沙性土壤适合大棚蔬菜种植的实际,该村现已建立21座标准化蔬菜大棚(50米×8米),推广现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专业化生产,通过种植甜菜、辣椒、蒜苗等反季节蔬菜,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我们的蔬菜很好卖。挨着喀什地区最大的综合农贸市场——库可兰农贸市场,8分钟就可以把蔬菜拉过去。大棚蔬菜的批发价格,可以卖到普通蔬菜的两倍。”村民们都尝到了种菜的甜头。
库可兰市场集仓储、批发、零售、配送和物流为一体,并建有较大规模的保鲜库,彻底解决了反季节蔬菜储藏的问题。该市场正在加紧建设电商平台,投入运营后将为当地解决千余人次的就业问题。
汉族村民田孝华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由于种植规模较大,一直雇佣同村的阿提坎·吾布力、努日曼古丽·买买提等7名维吾尔族老乡帮助生产。这些年来,他们之间还成就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维吾尔族老乡都说:“虽然自己种了很多年的粮食,但并不知道何时收割才最合适。在现代化大棚里,学到了作物播种、调配农药、有效滴灌等很多专业技能。老田对我们很好,每天给我们开100元的工资。”
这些,都是喀什市近年来推进农业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凭借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辅之以土地流转政策,吸引了大批现代化生产标准的涉农企业落户喀什,解决了12000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3000余名农民转型为“农业工人”,实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055元。
今年初,色满乡新型小城镇建设(B区)已经破土动工,该村5小组将有85户群众集中搬迁到更为接近市区的314国道沿线,其中一半住户的小院一层为商铺,二层为住房;另一半的住户小院保留传统的庭院风格,居住面积可达到80-90平方米。
考虑到南疆村民宅基地面积普遍较大但利用率较低的实情,按照自治区精准扶贫的要求,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项目成为破题之举。喀什市、乡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支持贫困农牧民发展庭院种植业,建设小型温室、大棚、小拱棚;支持贫困农牧民在庭院内建设50-60平米的禽舍棚圈,开展饲养农畜、家禽及珍稀动物等经营活动;支持贫困农牧民以庭院经济为平台,从事手工艺加工生产。建设庭院经济项目,可以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设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及手工业等生产,有效缓解广大农民增收难度大、途径少的现状,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色满乡B区规划新建房屋总户数为99户(商住45户),配套民族团结教育文化广场和健民活动中心一座。
国家民委心系喀什人民,对存在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等困难的阿塔古村等4个村进行重点帮扶。建设项目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儿童乐园)、50座标准化羊圈、20座标准化温室大棚以及红枣嫁接技能培训等。
色满乡党委书记张强告诉记者,当地不少村民得知国家民委帮扶的喜讯后特别欢欣鼓舞:有国家这么大的支持,就能修缮棚圈、有本钱去购置林果苗木了。特别是村里的贫困户,更是对把庭院经济搞上去、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充满了信心!
2015年全国民委系统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会议期间,国家民委领导亲赴阿塔古村等重点帮扶村了解项目情况,并对专项扶持喀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表示肯定。
阿塔古村正在观看百姓大舞台演出的老乡们为更好发挥国家民委帮扶资金(200万元)的使用效能,结合本地实际,市、乡两级政府将其中80万元用在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内建立文化广场并完善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另外的120万元则用于解决贫困户最为关心的生产发展问题。计划在农户新居庭院中建99座标准化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建设、钢架、温室棉被、大棚膜、卷帘机等设施。大棚均采用第五代温室建设标准实施,占地约2.5亩,建成使用后年均收益可达30000元,主要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西红柿、辣椒、叶类蔬菜等)。阿塔古村图书室
住村工作队正在办公
正在学习缝纫技术的妇女们
百姓大舞台的精彩演出
母与子的温情“我是‘职业女性’”
穿过爬满嫩绿新叶的葡萄架拱廊,在村委会办公室我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土逊姑丽·吐尔逊。她从色满乡政府调任该村工作已经4年,是喀什市唯一的女村支书:“在村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儿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去年,我们二组有一位男青年不幸罹患肾衰竭,高额的透析费用压倒了这个家庭。村民听到消息后,就自发献爱心,有捐5元的,有捐10元的,有捐100元的,终于帮助他渡过了难关。”提起这两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土逊姑丽·吐尔逊很骄傲地说:“村民最关注就业问题。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去年12月办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帮助村里第一批55名没有就业的妇女走出小村庄,走进喀什市北部产业园区,发挥自身的刺绣、裁缝、面点制作等特长,成为了职业女性,提高了家庭收入。”
由于受语言、技能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本村妇女外出打工的机会很少,基本都习惯在家务农、做饭和看孩子。为帮助村民转变观念,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的成员想了很多办法,一户一户地宣传自治区和市里支持妇女就业的好政策,动员村里102户贫困家庭的妇女出去闯一闯。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乡里还请妇女们带上自己的丈夫和婆婆,一起去北部工业园区的用工企业走一走看一看,请早几年外出打工的妇女在村委会大院“现身演讲”。乡里在村里新建了幼儿园,招收4岁以上的孩子。今年,还计划新建一个托儿所,日间托管4岁以下幼儿……这些举措,都是希望彻底消除妇女们外出打工的顾虑。
来自一组的米日古丽·尤里瓦斯,就是在邻家姐妹的鼓励下走出去的。“以前我待在家里,对社会上的事都不知道。我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朝九晚七的上班族,有安稳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我特别高兴!”
除了半小时就直达市区的公交车,色满乡政府还专门为村里协调了早9点和晚7点接送外出务工妇女的专线大巴。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工作得舒心,看到政府对于农民倾注的心血,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妇女放心地外出务工。经过两年的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已有120多名妇女实现就业,占全村女性劳动力的近五分之一,月收入达12001500元。“美丽长发飘起来,漂亮脸蛋露出来”——妇女们越来越多地尝到了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甜头。
甘泉润民心 共筑幸福桥
在入户采访过程中,我发现村民几乎都在家中主厅的显要位置悬挂着一张全家福。“这是去年住村工作组帮我们每家拍摄、冲洗的。我们村周围十几公里都没有照相馆,工作组在村委会大院里建了全家福拍摄工作室,我们随时可以去拍。这可是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福!”村民阿依努高兴地介绍说。
今年2月24日,喀什市国税局5名工作人员与喀什农商银行4名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继第一、第二批工作组之后进驻阿塔古村开展“访惠聚”工作。工作组简朴的办公室被数面红色锦旗装点得格外喜庆。“这些荣誉都是给我们工作组的,老乡们把我们做的一点一滴都记在心坎里。他们的感谢激励着我们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住村工作组组长、喀什市国税局副主任科员王江由衷地说。
在村里,有这样一泓情深意切的“国税泉”:2014年春耕时节,由于本地土质碱性较重,灌溉用水量极大,机井因为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出水,这可急坏了附近的100多户村民。为此,工作组立刻行动起来:市国税局全体干部自发捐款14480元修好了机井。于是,村民们亲切地称这口井为“国税泉”。
在村里,还有这样一座坚固耐用的“国税桥”:2015年盛夏,村里一条河沟上的木头桥经年受损严重成了危桥。为保障80余户居民的出行安全,市国税局再次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5600元,新修了一座简易水泥混凝土桥,村民们不约而同地称其为“国税桥”。
工作组有7名少数民族干部、2名汉族干部,大家有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一个是每天必须走访5户群众;另一个就是由工作组副组长依马木·麦麦提每天向全体组员教授两句常用维吾尔语。在与村干部结对子、一帮一的过程中,工作组成员每天也要教村干部说几句汉语。“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当好‘连心人’,既帮助老乡们弄明白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要听懂民意。比如年轻人缺少创业资金怎么办?村里还有哪些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邻里产生纠纷的原因是什么?听懂了,就有利于我们尽快寻求到解决的办法。”
王江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村里有位老党员年事已高,在工作组成员反复劝说下,购买了一份小额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开春,老人不小心骨折,花了3000余元医药费,其中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剩下的保险公司全部赔付了。老党员特别感谢工作组,他还鼓励别的村民也积极参与投保。
“我们还要继续用‘苞谷馕’一样的语言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惠民利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自身要示范带头、敢于担当,接地气、聚人气、树正气,打好建平安乡村、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硬仗!”翻看着工作组成员们一本本厚厚的《住村日记》、《民情笔记》,我深受触动。就像读到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责编 吴迪)
记者感言·张璇
以前,我总觉得新疆很远,很陌生。而走近、倾听、了解、沟通,才是一家人相处的最好方式。“要用温暖、真诚的笔触,去反映今日南疆农村的新气象。”赴新疆采访启程前,我默默地叮嘱自己。
从未到过新疆的我,第一次深入维吾尔族同胞聚居的英吉沙县最靠近沙漠、最偏远的阿图什巴格村和喀什市色满乡阿塔古村。在村里的每一天,我都看到了南疆农民日常的生活,村里的新鲜事、可敬的父亲母亲、乡村致富经、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等等。田间地头才是老百姓肯说真话、肯交心的地方。你离老乡们越近,老乡们对你越亲。走进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走进老乡们的心里。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宏伟蓝图,靠的就是住村工作组的一次次现场办公,村两委帮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时送去的一只只羊羔,老乡们主动争取的一次次就业培训机会,村小学里一堂堂生动的民族团结双语课,敬老爱老慰问活动中送去的一袋袋清油和面粉……
“用心连通这最后一公里,誓将党和国家的治疆方略温暖落地!”这样的新常态,昭示着南疆乡村的美好未来。
记者感言·拉姆
新疆,于我而言是融于血液的存在。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都在新疆度过。也许正因为如此,新疆的美我可能领略得更深,它的苦楚也会让我更痛。
2014年夏天,我首次到莎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采访。就像是发现了宝藏:“对每一个维吾尔族人来说,叶尔羌似乎都是一个梦,一个悠长的梦。”我为发现一个古老美妙而又发展进步的新疆欣喜若狂:如果想要了解新疆历史及现实的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莎车无疑是最佳的样本之一。
两年后,重访莎车,便有了更多的使命感——我想通过这个难得的采访机会,呈现一个蓬勃向上、充满希望的南疆维吾尔乡村。当然我也明白:在短短三天内所能得到的不可能很全面、很深入,但我愿意以最大的努力和真诚去发现、发掘美好。
现在,采访与写作皆告一段落,我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因为南疆太美,因为南疆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