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
文/李行
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读到一篇袁东平老师写于2013年的旧文—《让照片自己说话》。文中,袁老师列举了一些“不注重摄影自身的语言,人为地赋予照片一些文学的意义,甚至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照片中去”的现象。比如拍摄一张满脸皱纹的老人的肖像,就一定要起一个‘岁月’‘沧桑’或者‘年轮’之类富有文学性的标题;拍花卉静物也是一样,拍牡丹就是‘国色天香’,拍梅花就是‘凌霜傲雪’,拍竹子就一定要和‘禅心’‘高节’‘傲骨’什么的联系起来;风雪中一个老汉骑着小三轮车拉着一个老太太就是《一生有你》,一个人挑着担子走在街市就是《生活的希望》,一张藏北的风景是《藏北魂》,一张云彩的照片是《故乡的云》……”这种“图不够,文来凑”的毛病确实存在了很久,以至于现在大家看见作品标题就对照片的内容能猜出八九不离十,也让各类摄影比赛、杂志投稿中标题重复、画面类似的照片越来越多。
袁老师又在新闻摄影领域举了好几个具体的案例:贺延光拍摄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乔天富拍摄的《渎职者的窘境》、李晓斌拍摄的《上访者》、傅拥军的“荷赛”获奖作品《我很想爸爸妈妈》、2010年“金镜头”作品《牵挂》、郑鸣拍摄的《望长城内外》,并将之与在普利策、荷赛上获奖的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及其图片说明进行了对比。在文章中,袁老师强调“能够揭示出事件的本质、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观看或者牵动人们情绪的照片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所以,欧美的摄影记者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拍摄照片上,不会有人用文学性或宣传性的词语为他们的照片命名,或过度阐释他们的照片”。
其实,标题与图片说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标题是对拍摄者对于拍摄内容的理解和想要传递信息的高度概括,图片说明则是对拍摄内容的客观描述。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没有标题,但不能没有图片说明。所以,对于《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我很想爸爸妈妈》这两个作品的评价,笔者有着与袁老师截然相反的看法。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这张照片除标题之外,有一段非常详细的图片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个不少。不过就一个普通受众来讲,图片说明并不足以传递出整个事件的意义所在,这不是照片的问题,因为就照片而言,几乎已经捕捉到了当时最好的瞬间,但画面本身所能交代的内容也就是国共两党领导人握手,仅此而已。更多的信息就需要受众自己去补全,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于是,作者辅之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标题,直观地传递出自己拍摄这张照片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标题配合画面,让这张照片真正做到了“牵动人们情绪”。而傅拥军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很想爸爸妈妈”这句话是留守儿童在他拍摄的照片上的留言,这组照片的标题就来源于此。同样,在标题之外,每一张照片也都有详细的图片说明,介绍被拍摄的留守儿童。相比用简单直白的“留守儿童”,借用留守儿童的心声来做标题,正是提炼出了作品的核心所在。笔者看来,没有高度概括的标题,这两个作品的精彩程度反而会打折。提炼出的标题的让文学性、纪实性以及决定性的瞬间,得到了融合。
要给自己的照片起一个好标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宁缺毋滥,先把基础的图片说明写好,逐步提升自己对于摄影的理解,为照片补充恰到好处的文字信息,这样才能让照片更好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