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浅析少儿真人秀电视节目对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兼容

作者:口郑晓红
口郑晓红

自2013年下半年,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创下口碑与收视率双收的业界佳绩之后,以少儿、亲子为表现主题的国内真人秀电视综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少儿真人秀节目以适龄的儿童与少年作为表现主体,将参与者的精神状态、肢体活动以及思维变化等进行灵活剪辑与回放呈现,具有突出的真实性、代入感以及体验性,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少儿真人秀也普遍带有鲜明的现实引导性,对于与少儿群体密切相关的家庭、学习、生活等,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表现,故对于同龄儿童、少年群体乃至成年家庭成员等,都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仅在2014年上半年,就有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等电视台推出了近10档少儿真人秀。这些节目都将真实、细腻地展示少儿纯真无邪的精神面貌作为表现重点,释放了颇为轻松、搞怪、逗乐的鲜活气息,同时借助少儿与父母、亲友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凸显了鼓励思考、快乐成长的价值追求。如《爸爸回来了》、《我们一起来》、《妈妈听我说》、《宝贝看你的》等,都掀起了相当规模的收视热潮。而进入2015年,少儿真人秀电视节目逐渐由“求量”转向“求质”与“求新”,出现了一大批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节目类型,如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益智成长类真人秀《我是小孩儿》、宁夏卫视重金打造的励志训练类真人秀《最强小孩》、央视的少儿户外真人秀《最野假期》等,都设置了较高强度的挑战流程去考验参与节目的少儿群体的智力与体能,且在节目环节之中作巧妙讲解,传授了一系列具有实用性的生活与学习技巧,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而同时,通过赏析时下热门的少儿真人秀节目不难发现,其所坚持的社会引导性与更为务实的教育思想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强化,如东方卫视的《我们一起来》、贵州卫视的《爸爸请回答》、江苏教育电视台的《家有儿女》等。而娱乐观赏性与教育诱导性的兼具,也使得少儿真人秀节目能够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视综艺之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为电视综艺的更新提供了借鉴。

一、鲜活展示少儿精神面貌,凸显鼓励思考、快乐成长的价值追求

真人秀节目是近年在我国迅速流行开来的一种逻辑框架相对简单、表现内容更为直观的电视节目形式。而考虑到受众大部分都是正处在心理成长、转型期的儿童与少年,不少少儿真人秀的节目立意定位都偏重感官反射性与认知通俗性,并不会过多增加理解难度的其他人文元素。这也使得国内大部分少儿真人秀节目都将直接表现参与者的感性状态,如情绪波动、心理变化、情感表达等作为了展示基础,并通过流畅、巧妙的画面拼合和场景剪辑乃至后期修饰,集中展现了少儿群体活泼、烂漫、无邪的童真面貌,释放了颇为强烈的思绪带动力与情感感染力。同时,为了避免节目过于依赖趣味性、逗乐性,不少少儿真人秀节目都鲜明地表达了自身节目希求以通过电视综艺来传播少儿教育知识、确保少儿快乐成长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念,由此少儿真人秀节目在“欢声笑语、逗笑搞怪”之外,也充满了浓郁而醇厚的人文气息。

如在2014年上半年,一向具有较高市场洞察力与产业营销力的浙江卫视,适时推出了其主打“演艺明星亲子互动”元素的幼儿真人秀《爸爸回来了》。该节目围绕幼儿与父亲在48小时之内的亲子互动,展现了暂时离开已经习惯受母亲照顾的幼儿,与“常年在外打拼”的父亲之间发生的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充满思考的各类趣事。与其他注重表现亲子密切互动的少儿真人秀所不同的是,《爸爸回来了》则采取了“静态观察”为主的表现手法,将“萌娃”幼儿与“星爸”父亲进行了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结的对比呈现,如幼儿自行玩耍各类玩具,并表现出随性玩弄各类玩具而乐不可支、找不到心仪玩具而焦急、抛掷玩具宣泄烦躁之后的浑然不觉等各种心绪。而父亲则在一旁为其准备早餐、洗衣物,并默默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变化。接着在幼儿再次出现以上情绪之时,再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应该爱护玩具、放缓心情、开动脑筋仔细寻找被隐藏的玩具,并向父亲寻求帮助等。这就使得观众能够在欢笑之余,也能感知节目所要传达的亲子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而其后,浙江卫视推出的亲子成长教育类真人秀《人生第一次》、金鹰卡通卫视制作的“萌宝观察类亲子互动”真人秀《爱上幼儿园》等,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与较好的市场口碑。以上综艺将主视角放在了对于幼儿一天生活、学习的全程记录,呈现了幼儿群体各种令人啼笑皆非而又惹人怜爱的思维与情绪。同时,该类型综艺也阐述了发掘童真天性、保持愉悦心情、进行多元思维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这无疑使得节目也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思考性。

二、以挑战环节考验少儿智力与体能,讲授实用的生活与学习技巧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少儿真人秀节目的遍地开花使得这一类型的电视节目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同质化的窠臼,相似度较高的表现形式与演绎内容,使得观众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审美疲态与观赏反感。而在此背景之下,一部分新生的少儿真人秀节目另辟蹊径,在“亲情亲子互动”之外,又引入了表现少儿群体之间肢体对抗、益智比拼的设计思路,采用故事化的编排手法,通过“探秘”、“夺宝 ”、“竞赛”等线索延伸,力图多样呈现少儿完成意志磨炼、智力提升、体格增强的成长过程。这就使得少儿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蕴涵都得到了拓展与深化。

进入2015年,不少尚未涉足少儿真人秀节目的电视台,也都开始进入这一市场,并推出了不少独特性突出、观赏性更强、实用性更佳的颇具竞争力的全新节目。例如在2015年暑期来临之前,宁夏卫视就推出了其原创的少儿独立生存挑战类大型真人秀《最强小孩》,该节目并未采用之前该类型综艺主打“亲情牌”和“萌宝牌”的设计思路,而是将“高强度磨炼”、“团队励志”、“极限考验”等元素引入到“闯关”性质的逻辑框架之中,并将参与者限定为12岁以上的少年群体,集中表现了其在面对人为设置或自然存在的难题之时,如何发散思维、调整情绪心态、突破体能限制,最终赢得胜利的感人历程。其中,该节目每期都会通过参与者的赛后总结,分享一些与独立生活、创新思维相关的小诀窍,这无疑也是颇具看点与实用性的。而后,中国教育电视台也联合其他地方电视台,联合打造了“全国首档儿童成长全记录”真人秀《我是小孩儿》,将“真实记录儿童心智、体能成长”作为了表现重点,其叙事逻辑注重对比性与思考性,借助对于幼儿园内日常的益智游戏、体育训练等课程的加强与优化,通过思维诱导抢答、规定时间内竞猜、团队协作评分创优等颇具挑战性的手段,锻炼了幼儿群体的思维反应与肢体协调能力。此外,央视少儿频道推出的少儿户外锻炼真人秀《最野假期》、河南卫视推出的少儿功夫真人秀《少林英雄》等,也都具有突出的新颖性与实用指导价值。通过讲解、传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活与学习技巧,强化了该类电视节目的现实实用性。

三、营造轻松温馨的视听氛围,传达家庭和睦、亲子教育的主题思想

在持续优化节目娱乐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不少之前就已经成功运作过多档真人秀节目的电视台,都开始改变过去一味满足市场需求、迅速抬升收视率的相对狭隘的经营理念,清醒且比较务实地对少儿真人秀节目的社会教育主题进行了强调与深化,普遍都宣扬了家庭和睦、友爱互助、德智体同步等思想认知。相当一部分少儿真人秀节目也都引入了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交流环节,重点进行家庭关系良性构建、子女成长科学引导等教育层面的表现。通过更为自由、灵活的互动方式,在轻松愉悦而又温馨融洽的氛围之中,让少儿与父母都能真诚、平等地表达自己对于学习、生活以及成长的看法与建议,充分且协调地强化了该类电视节目的社会教育主题。

如由贵州卫视主导制作、2015年12月更新至第2季的场景交流类亲子真人秀《爸爸请回答》,就通过考验幼儿与父亲之间的心理感应与默契配合,探索了父亲在幼儿早期成长过程中作为“坚强后盾”的重要性,而由主持人进行灵活控场,引导幼儿与父亲分享轻松的趣事经历、处理生活难题的方法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等等,也释放出了温馨、和睦励志的鲜活气息。北京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萌宝母子倾听交流”类少儿真人秀《妈妈听我说》,则借助演播厅去模拟各类生活环境,将“母亲”这一家庭核心角色进行了全面解析,真实还原了母亲与年幼子女之间的各类生活趣事、糗事,既集中展示了幼儿活泼、搞怪的无邪童真,也通过母亲与幼儿的对话,阐述了激励子女进行思维创新、敢于表达自身意见、构建快乐家庭关系的认知观念。江苏教育电视台推出的情境式亲子访谈交流互动真人秀《家有儿女》,则在合理淡化娱乐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场还原的模拟场景,力图再现少儿与父母、亲友之间对于各种家庭问题的立场态度与看法建议,并归结到平等对话、相互关爱、彼此倾听的主题落脚点上,这就增强了真人秀节目的人文内涵与现实诱导价值。

(作者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中心/责编:刘原)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数字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主旋律影视作品人物精神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电视文艺节目对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处理评析

数字音乐的电视剧配乐设计与制作

从科教电影到科普电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