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自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我国电视剧工作者通过对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细节的真实描绘来展示其地域性、民族性和奇观性,塑造出很多具有少数民族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弘扬了少数民族的精神气质。
本文通过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和21世纪等4个时期的优秀西部少数民族电视剧的评析,探索西部少数民族电视剧主导意识形态,从“教化”意识强烈到潜移默化渗透的衍变历程。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教化”意识强烈、思想价值远远超越艺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国文艺事业的复苏期,其基本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政治环境的反射,呈现出主导意识形态占据领导地位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创作,大多取材于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充满着强烈的时代精神,镜头也开始由“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而转向普通人。
1984年9月,由内蒙古电视台制作的反映现代鄂温克族猎人生活的两集电视短剧《山林的雾》,风格清新自然、视角独特,是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鄂温克族青年的欢乐与痛苦、追求与失望、奋斗与徘徊,揭示了他们由“消沉”到“振作”再到“奋进”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嬗变轨迹。这种精神的演进、心灵的变化,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
1984年,第一部由云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段老五家事》,从生活中提炼情节,反映了农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吹拂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经营方式、家庭关系、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习俗、精神面貌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全剧从一个家庭的故事中生动地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变化,其所采用的纵横交错、明暗相照的表现手段,既呈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变革景象。
以上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处理,虽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也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教化”意识比较强烈,其思想价值远远超越艺术形象,虽然加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但舞台演剧的痕迹仍然鲜明地体现于作品中。
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单一化灌输、缺少变化,未能体现电视剧文化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外的各种文艺思潮涌入中国,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开始自觉探索电视剧的民族作风和气派,思想和艺术都走向了成熟。
云南电视台于1987年摄制的7集电视连续剧《葫芦信》,根据广泛流传的傣族叙事长诗《葫芦信》改编而成。该剧鞭笞不义战争,反映了人民渴望民族和睦、追求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王子和公主的身上,凝聚着傣族人民善良真诚、热爱团结的民族性格。电视剧从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中折射出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既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987年由云南电视台拍摄,根据云南苗族作家李必雨同名小说改编的3集电视连续剧《野玫瑰与黑郡主》,讲述了解放前夕发生在景颇族聚居地斑莫山的一段传奇故事。该剧真实地反映了景颇族的民族性格和地方风貌,塑造了热烈、纯真的玛露和知性、有所作为的黑郡主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两个女主人公特殊的文化心理,展示了她们复杂的情感世界。在观剧过程中,观众不仅获得了艺术享受,而且深刻体会了电视剧的主旨:只有在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力量支持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走向崭新的生活。
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创作开始重视电视艺术综合表现手段的运用,叙事结构严谨、文化底蕴深厚,但因过于遵循文字的逻辑,没有突出电视剧和文字在视觉艺术上的表现差异,呈现耳提面命、单一化灌输的痕迹,显得不够清新、缺少变化,故而未能充分体现电视剧文化的特色。三、20世纪90年代,由于二元对立模式化的电视剧创作方式,使主导意识的呈现仍显单一化
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创作摆脱了之前受政治影响过大、宣教痕迹过重的误区,开始遵循电视剧特定的创作规律,向大众的、通俗的艺术定位逐步回归。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讲述百姓生活故事、描摹其细腻情感的通俗电视剧亮相荧屏,并迅速成为收视热点。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电视剧作品既有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中少数民族青年努力追求有价值人生的现实主义题材,也有继承和汲取民间史诗中的生命力并注入了全新的现代意识的历史题材。
云南电视台于1990年拍摄的2集电视剧《五朵金花的儿女》,巧妙地借用30年前家喻户晓的电影《五朵金花》作为新故事展开的背景,将原电影中出现的金花们的后代作为男女主人公,描写他们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故事,展示了新一代白族青年面对时代、社会的变化,勇于在追求中赢得美好的新生活,勇于在抗争中获取对生命和爱的尊重,勇于在担当中收获人间真情的精神面貌。
1990年由青海电视台拍摄,根据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的18集连续剧《格萨尔王传》,选择了“淡化神性、强化人性”的创作路子,在努力塑造格萨尔王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的风俗、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特点。该剧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情感描摹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从而构成了最大的艺术魅力。电视剧情节中所展现的格萨尔王等英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格、坚强意志,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被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先生称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力作”。
上述作品有的以贴近现代、贴近现实的主题强化了剧作的时代感,有的因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当代意识融合的主旨阐释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但由于在创作中借助意识上非此即彼(好人/坏人、善/恶、团结/分裂等)的模式来展开剧中的矛盾冲突,把复杂多变的世界认知为简单的二元对立,依靠这一组组矛盾对立的情景来推动剧情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善与美的大团圆式结局,以获取宣扬主导意识形态的功效。这种过于模式化的电视剧运作方式,在主导意识的呈现上仍然显得单一化。
四、21世纪,在大众文化的总体脉络中巧妙编织、潜移默化地将主导意识渗透给观众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视剧生产开始进入成熟期,题材的挖掘和主题的确立成了电视剧创作的第一要旨。创作者的视线再次回到民族文化上,根据历史轶事、小说、民间传说改编的电视剧也重新回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在这一时期,观众的需求使主导意识形态的表达必须亲近大众,用平视的角度、娱乐的形式,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电视剧的主创人员们探索出了一条既照顾市场反应又弘扬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创新之路,还将海外相关类型影视剧的悬疑、惊险等元素娴熟地嫁接到作品中,形成了主旋律主题类型化表达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越来越以传统的“讲故事”方式赢得观众。
2000年,由中央电视台和西藏自治区联合拍摄的25集电视连续剧《西藏风云》,表现了驻藏部队官兵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不懈努力,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他们为西藏和平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使世人第一次通过视觉艺术形式了解“西藏问题”的来龙去脉。《西藏风云》关注的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矛盾斗争,把个人命运放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沉浮变迁中去加以描写,在表现个人悲欢离合的同时,着力表现我党和人民军队为藏族人民的解放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种表现手法使该剧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基本上做到了主旋律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该剧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突出了时代特色,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风貌,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主旋律作品。
2003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16集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是一部由报告文学《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该剧主要以8岁的上海孤儿雨声(必力格)长大以后的自述形式,描写了几个孤儿从拒绝草原到融入草原,从拥有新的生命到长大成人的成长过程。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经过精美的艺术处理后,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反映生活,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感其所感、言其所言,在赞美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同时,真诚地高扬起道德理想主义大旗,真正站在了电视剧艺术与时代共振的第一线。
于2012年6月登陆央视的40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经历了12年的筹备,在没有做大肆宣传推广的情况下引发收视狂潮,单集最高收视率达到3.56%,成为2012年度的收视冠军。该剧讲述了云南纳西族在明代木氏土司统治时期,木氏家族内部的权力更迭、恩怨情仇,通过对恶的蔑视和揭露,表现了渗透在纳西族人心灵中“和为贵”的思想。而信任、宽容、大爱、和平,正是剧中所宣扬的主旨。《木府风云》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示了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内核。剧中反映的民族大爱对当今世界民族与种族之间如何化解仇恨、消除矛盾,实现民族大团结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电视剧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技巧也更加完善,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成为荧屏的主角。与之前相比,当前的少数民族电视剧更加注重故事性和艺术性,人物形象刻画更有深度,许多作品力图在思想和艺术性的有机融合方面有所突破;娱乐性的介入也是这一时期电视剧与以往的较大不同之处。多元化的艺术模式真正体现了主导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的总体脉络中被巧妙编织和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渗入观众意识的特色。
五、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电视剧艺术实践的丰富与创新,生长在西部土地上的创作者们,应从厚重的历史土壤和民族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关注少数民族百姓的生存现状和内心情感,创作出具有历史厚重感和鲜明地域性的电视剧,用有魅力的作品传递真善美,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取舍力,用电视艺术作品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中华民族的道德坐标。因此,讲好彰显民族文化魅力、树立国家和民族形象的“中国故事”,将成为西部少数民族电视剧今后的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分析》(项目编号11EC1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王霞、杨树栋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彭慧媛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责编: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