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介质的出现,新闻采编工作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新媒体时代赋予了新闻采编工作新生命,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也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研究新形势,遵循新规律,找准新特点,才能实现新发展。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和特点及当前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环境,对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采编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新媒体时代除了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传播介质,还增加了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介质,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还扩大了信息和数据的容量,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体验,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1.互动性明显增强
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一般采用“灌输式”和“说教式”,从“信息生产者”直接到受众,是一种单向传播;受众按照“信息生产者”的意图去理解信息、接受信息,“信息生产者”很难知道读者受众的真实感受和信息接受程度。新媒体时代则强调信息的双向流动,“信息生产者”和受众只有形成良性的沟通互动才能让信息流通路径畅通。受众不会一味地接受信息灌输,而会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促进“信息生产者”按照大多数目标受众的口味和需求生产信息。所以,新媒体时代,作为媒体生产和消费两端的构成部分都要考虑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去相互理解与合作,从而达成“信息交易”。
2.个性化色彩鲜明
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每个受众的性格与兴趣都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网络等媒介的兴起,受众的自我意识逐步提高,自我表达欲望进一步增强。从微信、QQ头像,到手机、电脑壁纸设置;从火星文、自创表情包,到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受众的个性化色彩越来越鲜明。
3.更加强调及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只能在事件发生后进行报道,即使电视媒介可以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直播,但受到传输条件等限制也较多,导致信息的时效性大大降低。2015年4月19日18时50分左右,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该矿当班有247人下井,其中223人安全升井,16人遇难。事故发生后,矿难指挥部积极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主动发声,而且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更加立体地看到事件的全貌,起到了引导舆论的功效,为救援创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
1.新闻信息爆炸式增长与价值选择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介质快速增加,传播媒介更加多元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新闻信息和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就需要媒体编辑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在信息爆炸时代,时间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部分人已经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新闻如何能够更加吸引受众的目光,让受众在最短的有效时间里获得想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艰难”。所以,对新闻采编工作者信息价值的发现与提取、信息内容的处理与编辑提出了挑战。
2.新闻及时性与真实性的处理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当某一事件发生后,事件见证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很难说哪个媒介的信息是最全面、最准确、最权威的。如果为迎合新闻的及时性,在没有尽最大努力得到最权威的认证之前就发布消息,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来换取及时性,显然不可取;若不能短时间内发布准确的新闻信息,又会被其他媒介的声音淹没。因此,如何实现新闻及时性与真实性的和谐统一是值得新闻采编人员深思的问题。
3.新闻媒介与形态融合发展
为增加受众的覆盖面,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各种媒介开始强强联合,组成新闻媒介集团。集团内部各种平台之间资源共享、融合发展逐步加深。例如,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除了河北日报,还有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新浪微博、河北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形成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格局,实现了新闻内容的融合发展;在内容编辑,特别是网络新闻编辑中,每条与健康、生命有关的新闻下面,网络新闻编辑都会有意识地添加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超链接。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受众获得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新闻信息与广告信息的融合发展,还增强了媒体的“造血”功能和生存发展能力。
4.新闻制造者与消费者的边界模糊化
传统媒体时代,只有政府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少数媒介是新闻生产、传播的工厂,新闻采编作为一种职业,与线索提供者、消息传播者具有鲜明的身份区别。而随着各种媒介平台的兴起,新闻制造者与消费者的边界正在模糊。例如一些新浪微博大V、网络公知、贴吧吧主、微信大号等,他们凭借网络粉丝的力量,成为新闻生产、传播不可小觑的力量,某些信息的权威性甚至超过传统的媒介;一些事件发生后,往往不是专职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最先发现和发声的,而是一些能够操作基本的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这说明,受众和记者在新闻生产传播与消费中的角色、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记者亟待提高自己发现、处理新闻信息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改进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2016年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的工作全局,对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概括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新闻媒体的所有工作,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媒体工作者要主动肩负起引导舆论的重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新闻信息,媒体工作者要苦练新闻基本功,多深入一线调研,多思考新闻背后的新闻,善于从新闻事件表象探究事件的本质,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思考,给受众以情感的触动和理性的启迪。在新闻报道中,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和不良思想的蔓延,净化新闻舆论环境。
当然,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是要回避问题、回避矛盾,而是要客观、公正、全面地,用长远的、全局性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和矛盾,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引导受众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2.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在竞争中优势逐渐丧失,各种新媒介之间的竞争逐步白热化,新闻采编工作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为增加曝光率、收视率、点击率、访问量、阅读量、发行量,很多新闻采编人员不顾新闻职业操守,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发布不实的新闻信息,故意夸大新闻事实,采用耸人听闻、抓人眼球的标题,甚至导演新闻等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其结果都逃不过法律严惩。随着国家对媒介,特别是新兴媒介的管理逐步规范化,新闻采编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提高用法律武器来约束自我不端行为的自制力。
3.创新新闻采编思维模式
新兴媒体具有快、短、趣等特点,注重运用声、光、电、画、色等多种元素组合,给受众以视觉、听觉、感觉上的综合冲击体验。无论是在新闻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形式设计上,都极大地区别于传统的媒体。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向网络学习,学习最新鲜的词汇,捕捉最热门的话题,开动脑筋,创新新闻内容编辑的方式方法,尝试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和界面表现同一条新闻,满足不同受众的口味和需求;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经常性地放下自我,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个“小天地”,走到受众这个“大天地”中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采编新闻、加工新闻、传播新闻,从而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要学会新媒体软件和平台的操作、使用技巧,注重运用新媒体采编和传播新闻,提高新闻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作者系山西广播电视台大同记者站站长/责编: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