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对地方电视台国际新闻的几点思考

作者:口冷纪岚
口王超

长期以来,民生新闻一直活跃在地方电视台的荧屏上,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多元化,地方电视台也开始涉足国际新闻。现今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为地方电视台展现出一片新天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沙卫视地处广袤南海,自开播伊始就积极贯彻实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走出去战略”,加快在东南亚地区的覆盖工作。目前已完成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地区的信号覆盖和协议签署,在这样的对外宣传平台上,做好国际新闻,不仅是节目创新的需要,更是媒体职能与形象的具体体现。

纵观地方卫视推出的国际新闻大餐,从东方卫视的《看东方》、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到湖北卫视的《长江新闻号》、广东卫视的《直播全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多选择,而相比央视,地方台做国际新闻节目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一、时效与现场

新华社、央视、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掌握着优势媒体资源,网络遍布全球,所有报道都能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那么,我们的国际新闻靠什么吸引观众呢?对于这个问题,除了重金外派记者团队之外,不少媒体都选择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在进行国际重大事件报道时,记者会因各种限制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在线实时虚拟技术,将现场还原,例如运用全景演播室实时在线包装技术,让新闻画面直接落入主持人背后的大屏,使演播室大屏变成现场,主持人身在其中,并由主持人或记者进行解读,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传递给观众。目前,东方卫视、深圳卫视以及三沙卫视都有所尝试,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从另外的角度还原了“我在现场”,在一定程度弥补了记者无法身处现场的短板。

二、深度与广度

大媒体时代,媒体队伍不断壮大,依靠时效性强的独家报道已经难以吸引大众眼球,内容为王才能留住观众。

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报道之后,往往都会配发有时效性和有深度的解析,以第二落点来抓住观众,打破完全拷贝的原始模式,以另外一种颠覆式的思维,来做好纵向深度与横向广度报道。

深度一词,意为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在新闻事件中,深度尤为重要,关系到是否能让观众看到事件的本质,以2014年亚航航班失事事件为例,《南海直播室》栏目在特别报道中增加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对从客机型号到航空公司运营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们还为这条新闻增加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如失事航班同型号飞机的全球案例、亚航运营状况,以及东南亚航空公司如何对飞机进行安检等,使之形成环环相扣的完整新闻链条,为观众能够进一步看下去做好了铺垫。除此之外,我们对稿件进行了二次加工,增加其关联性、解释性的内容,让原本单一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例如,在报道中日企业竞争印尼高铁项目事件时,除了对常规信息进行报道之外,我们还搜集整理了中国高铁涉及全球的多个项目谈判进程、装备优势的信息;同时相比日本企业,双方在项目造价、技术成熟度、为当地提供就业等具体项目领域,究竟都有着怎么样的长处和不足,将上述资料汇集,以动画包装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既展现了电视的灵活性优势,又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和自信心,更给观众带来了比一般新闻更充实的信息。

此外,对原新闻素材重新进行碎片化整理,只保留我们需要的,摈弃不符合我们条件的内容,同时再对新闻内容中一些专业词语进行解释,增加最新的相关内容,这样观众看到的就不再是“嚼过的馒头”。

三、评论吸引观众

《直播港澳台》目前的几位特约评论员都是资深新闻人,各有特点。他们有的言辞犀利、有的幽默风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续栏目的发展规划中,我们更要利用好海南、南海的资源,如邀请南海研究院、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海南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参与,来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

在2014年搜寻马航MH370航班系列报道中,我们通过嘉宾、媒体观察员等形式,结合南海、海南建设海上应急救援基地、保障海上丝路通航安全等热点话题为节目增添了本土化特色,既能与其它电视媒体形成差异化、又凸显了海南的特色、海洋的特色。

建立网络。华人遍布全球各个角落,尤其是在东南亚。所以我们寻找东南亚便于联络国家或区域的华文媒体或自由撰稿人,通过签约合作的形式,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报道员、观察员以及评论员,除了支付稿酬之外,还应考虑支付固定的薪水,以保证他们有归属感。有采访任务时,发出需要内容的指令和模板即可,相比派出记者前往现场的成本,当地媒体人更加熟悉情况,报道效果也会更好。

四、共性与个性的互补

国际事件虽属于全球热点,但也保留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同样一条国际热点事件报道,除了阐述新闻事实之外,不同媒体的解读角度也各有侧重,例如,在报道南海灯塔发光,提供海事公共服务的事件当中,东方卫视、深圳卫视与三沙卫视等众多媒体都给予了关注,媒体都突出报道了中国在南海这条黄金水道为过往商船提供公共服务,这就是媒体之间的共性;而与东方卫视、深圳卫视等关注焦点不同的是,三沙卫视还采访了众多在西沙、南沙作业的渔民,通过渔民的亲身感受,来增加地气,直观地拉近了南海灯塔与受众的空间距离,体现了地方电视台的个性特征。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找到更为关心它的受众去形成共鸣,也是最能够体现媒体个性的好办法。

南海是中国最为广袤的一片国土,占据了中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未来,三沙卫视还可以利用好自身特有的区位,以地理优势与其他同类节目加强合作交流,在扩大媒体影响力的基础上,把个性差异化放大,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五、坚定的节目导向

1.坚定新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主流媒体努力创新,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媒体人首先要树立党的媒体的牢固观念,以是否有利于党、是否有利于国家、是否有利于人民这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把握尺度。

国际新闻,尤其是评论类新闻,也要求采编队伍的纯洁性,要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来开展报道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思想意识的弦,与众多国际新闻栏目一样,《南海直播室》作为一档涉外节目,每天都会采纳大量的海外素材资料,其中不乏包括海外媒体的节目和报道,在选择时必须把握立场,传递中国声音,避免变成外媒的传声筒。

2.核准消息来源

当前,许多地方台国际新闻的许多消息素材都来自于互联网,信息源良莠不一,因此对其可信度和准确度需要仔细甄别。确定性消息源包括各国官方的表态,比如中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网站等发布的消息。

此外,为了避免误报,对于重要、敏感的新闻内容报道,一定要多方核实,去伪存真,特别是要防止因标题党误导而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3.理性传递声音

国际新闻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对于许多热点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客观、理性的报道和分析,坚持以国家根本利益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基本点。以理性声音来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同时不做夸大渲染,针对部分敏感事件更要拿捏有度。

随着社会进步,受众对信息的渴求已经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地方台做国际新闻虽然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不管是观点方向还是节目形态,未来国际新闻类节目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不断的探索。

(作者单位: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责编:丁磊)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数字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主旋律影视作品人物精神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电视文艺节目对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处理评析

数字音乐的电视剧配乐设计与制作

从科教电影到科普电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