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浅析法制类节目《撒贝宁时间》案件的 解读手法

作者:口张欣
口张欣

《撒贝宁时间》节目剧照《撒贝宁时间》是央视综合频道于2013年推出的一档法制类刑侦推理节目。该节目将主持人作为案件解析人,并使其不断进行角色转换,循序渐进地进行背景导入、推理论证及分析定论,以此带领观众去融入场景、了解案情、展开思考。这种以主持人为联结媒介、注重情景重塑的演绎手法,营造了紧凑、真切的环境氛围,强化了刑事案内容的视听表现力与感官体验性,从而也拓宽了刑侦探案类节目的立意思路与表达途径。

作为以刑侦案件推理、法治理念宣传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撒贝宁时间》并未沿袭其他同类型节目所偏重的专题片式的设计套路与表现方式,而是独辟蹊径地采用了以主持人个体为引导媒介,进行诱导式的案情还原、通俗化的刑法解析以及法律维权方法点拨等递进结合的手法,充分利用多种高水准的音像化技术去营造情境、烘托氛围,从而使得节目的故事性、观赏性、实用性大为提升。首先,依托3D立体音像技术,该节目实现了逼真的案发现场场景重塑与案情过程还原呈现,并借助背景音效进行同步渲染,再由主持人对案情内容进行故事化的简洁概述,释放了较为强烈的视听感官冲击力;其次,节目主持人运用疑点收集、线索罗列、假设论证等多种逻辑推理方法,并借助铺垫、暗示、设问等引导方式,去增加案情分析的悬念性,有效调动了受众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再者,该节目将宣扬法治理念、推介刑事知识作为侧重点,集中介绍了正确的维权方法与有效的防护技巧,有助于引导受众进行经验积累与技能储备。而得益于以上解析手法的增益,使《撒贝宁时间》显著降低了受众认知难度,充分宣扬了法治理念与刑法判定规则,引导受众进行案件反思与自我行为反省,继而让这一刑侦探案节目完成了知识通俗性与现实引导性的有机交融。

一、借助场景还原、音效烘托营造真实性,以故事化叙述案情来降低受众的认知难度

与法制纪录片、犯罪心理学解读等类型相似的电视节目有所不同的是,为了突出自身的独特立意与观赏性,《撒贝宁时间》将刑事类案情叙述作为了节目主线,在此基础之上,再由主持人对案情的细节进行专业化的法律视角分析。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单纯依靠主持人口述的表达方式,很难使受众产生清晰、具体的画面感,导致出现观众不明所以的窘况。所以,基于营造现场实时性与体感真实性的视听效果之目的,该节目大胆引入了3D立体构图的视频技术,对所叙述的案情内容进行了场景化的再现还原,而主持人则以讲故事的形式去简洁复述案情。同时,节目又比照案情叙述的节奏,进行了恰如其分的配乐来烘托紧张、悬疑的氛围。随着案情复述的展开,主持人的角色也会有所改变,他不再是照本宣科的阐述者,而是检验员、侦探、法医等等,这又有助于带动受众融入案情、产生感同身受的生动体验。所以,通过故事化复述与音像化衬托,刑侦探案类节目也不再显得“枯燥乏味”、“故弄玄虚”,而是“真实可触”、“如在眼前”。

譬如在《消失的亿万富翁》这期节目中,临近新春佳节,亿万富翁李某却离奇失踪,其间又出现了绑匪长时间隐匿并不表态、警方暂时失去线索而四方追查、绑匪突然要挟李某家人交付赎金却再无音讯、李某亲友行踪诡秘而被误认为是绑匪帮凶、绑匪最终被李某感化而放弃犯罪行为等较为复杂的情状。而为了减少复杂案情导致受众在观看之时出现的逻辑混乱感,主持人则采用了渐进式、分段化的故事讲述方式,尽量将案情的每个重点进行简单的排列、展示。同时,大量现场图片与场景的还原,使得原本细碎、分散的案情片段得以聚合呈现,紧凑的配乐令人迫切想得知案情最终的结果与发生的真实原因。加之主持人细致地引导与辩证的表述,使受众对于案情背后的人性善恶、社交关系处理以及法治意识培养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而在《小心窗外》中,主持人则将自白、旁白相互结合的阐述方式引入了故事化叙事之中,运用倒叙的手法将案情片段进行递进式的串联讲述,使得案情内容更为简单,线索愈发清晰。且随着有序连贯的场景切换与略带神秘感的配乐,还原了围绕窗户而发生的窥伺、谋杀、逃逸以及被捕的过程,营造了扣人心弦而又令人唏嘘的观感氛围。受害者的不幸遭遇、犯罪嫌疑人的哭泣忏悔、社会治安管理的艰巨性彼此交织,从而在简化繁复案情内容的同时,使得受众能切身感受到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意识单薄与社会边缘人群道德缺失的危害性。

二、运用多种逻辑推理,增加案情分析的悬念性,注重强调法制理念与刑法判定规则

在电视综艺泛娱乐化消费潮流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刑侦探案类节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而为了迎合观众需求,提高收视率,一些地方卫视开始推出了标榜演艺明星参与、依托各类推理、解密、冲关的所谓的“轻量化的真人秀类”刑侦节目。而这种刻意拼凑、意在娱乐大众的表现形式,反而使得该类节目的专业知识性、现实诱导性大打折扣,甚至引发了受众的集体反感。《撒贝宁时间》则强调重新回归刑侦探案的逻辑本质、释放务实的法制文化内涵,通过主持人对案件进行专业化的辩证分析与法律解读,灵活运用暗示铺垫、悬念解谜、比照呼应等多种表现手法,去增强节目内容的起伏感与跳跃性,使得案件凸显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戏剧化冲突效果。同时,主持人又会在案件解析的过程之中,针对性地宣传我国基本的社会法制理念、常见的刑法裁定原则,既满足了观众希求案情内容诡异感与揭秘性的感官刺激,又能从中了解到刑法类的相关常识。

在《撒贝宁时间》中,对于案件的解析遵循了结果发生、过程还原、因由总结的表现套路,并合理淡化了可能会出现的“说教性”。比如《车祸疑云》就通过主持人的分散线索聚集、大胆猜想论证以及证据比照分析,呈现了一幕由于拜金别恋而引发的情感纠葛、设计报复以及锒铛入狱的悲剧。而借助灵活的铺垫、反问以及推理,使得男主人公明明具有嫌疑却有不在场证据、被害的女主人公死于谋杀的迹象充分却未能发现现场犯罪的蛛丝马迹、无嫌疑的第三方当事人为何要自首扰乱侦破思路等等疑问,一一被合理解答。而随着对案件的分析,主持人也表达了对真诚经营婚恋的看法以及触犯刑法必然接受法律裁决的法制观念,比较容易激发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正确处理感情纠纷、合理规划人生的思考。《意外之外》则借助反向推论、对比排除的逻辑方法,聚焦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社会热点。主持人巧妙地通过多个零散证据的拼合、排除,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线索链条,大胆否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特征,而是转向了最容易被忽视的未成年人群体。精彩的辩证式逻辑推理充满了益智性,环环相扣的论证不断引出新的疑点,有效调动了受众参与设想与推论的积极性。同时,主持人也引导受众去思考未成年人犯罪屡屡发生的主客观原因,重申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判定的内容、规则,使得节目具有很强的警示性与反思性。

三、传播维权方法与防护技巧凸显实用性,引导受众进行案件反思与自我行为反省

由于题材、内容的固定性,法治类刑侦探案节目难以在娱乐性上有所突破,而是普遍将教育引导性作为了核心诉求与媒体价值。所以,基于这一目的,普及简单、实用的维权方法与自我防护技巧成为了《撒贝宁时间》的现实索求。通过主持人针对案情细节而阐释相关联的权益维护方法,以及实用的防身、处置技巧,并在节目的结尾处进行再次归纳与强调,进而对于本期节目的法律价值诉求、社会诱导意义等进行评点,起到了宣传法制理念、促使受众反思自身行为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积极效用。而对于实用性的科学定位与充分传达,也使得以《撒贝宁时间》为代表的刑侦探案类节目的现实诱导性得到了集中凸显。

例如《平安是福》,就通过主持人的动情阐述,呈现了误入歧途参与犯罪而又中止不当行为并迷途知返的男主角的精神蜕变历程,批判了冰毒、摇头丸等毒品对于一些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严重的精神摧残,并反思了男主角由于涉毒、贩毒而导致的家庭破碎与社会混乱等恶果。通过主持人对于男主角顿悟悔过、协助警方缉捕毒贩的评点,总结了刑法制裁贩毒犯罪、普通民众规避涉毒行为、举报贩毒分子的正确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警醒性与思想引导性。而《解不开的心结》则透过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健康成长乃至走向犯罪道路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群体法制意识的觉醒与行为自律的演变之间的转化关系,总结了不少具有操作性的预防犯罪行为的方法。对于父母而言,通过观看该类节目,不仅能够调整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重新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制观念,自觉避免陷入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误区,而且也能积累行之有效的维权方法,使得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遭受侵害之时,能够采取正确的维护手段。所以,将现实辅助性作为意旨,也让《撒贝宁时间》成为了受众学习刑法知识、提升法治修养的互动平台。

(作者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责编:刘原)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数字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主旋律影视作品人物精神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电视文艺节目对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处理评析

数字音乐的电视剧配乐设计与制作

从科教电影到科普电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