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媒介恒变 新闻永在

作者:口陈文红
口陈文红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强势来袭,越来越多媒体名人“入网”⋯⋯无庸赘述,传播生态的剧变已经并将继续叩问传统媒体的生死。

恐怕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过去多年里,电视重复的是一种简单劳动—把声画搬到屏幕上,这也是许多电视人安身立命的全部技能。这种信息搬运的商业模式直到今天依然有效,却已日薄西山。从这个意义上说,没落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我们被经验束缚的思维,是在体制保护下被侵蚀得千疮百孔的进取之心,是业者自我膜拜的“无冕之王”的假象。

光环褪去,假象破灭,斯时正是新闻作为社会建构力量意义突显的时候。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新闻的根本价值依然是将“碎片”拼合成整体社会现实图景的能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是将个人之困扰提升为公众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必须基于对新的技术语境、经济生态和社会土壤的深度理解与有机对接。无论是思考还是实践,都可以围绕这三种能力来展开。

新技术带来新视角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010年以来,泉州广播电视台金牌栏目《新闻广角》首啖螃蟹,率先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如今已拥有粉丝30多万,成为泉州乃至福建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官博连续3年被新浪泉州评为“泉州地面最佳媒体官方微博”;2012被新浪福建评为“最具影响力媒体栏目微博十强”,获聘为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委员。2014年12月起,“新闻广角”官方微信开始发力,不到一年,粉丝近15万,传播力跃升福建前列;由“新媒体指数”发布的WCI(微信传播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中之“官方—电视栏目榜”,“新闻广角”跻身20强,最高曾升至全国第4名,紧随央视新闻、湖南卫视等一线品牌。如今,“新闻广角”已经从一个电视符号蝶变为全媒体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的“开放性”重塑了它的气质与品格,从理念到行动,成为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创新行动中最活跃的因子。

正是“新闻广角”这个因子的扰动与激活,这几年,泉州广播电视台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不断在传播渠道、媒介形态、资源要素等方面寻求突破,以资金、业务、平台、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为支撑,力求重塑一个全新的现代传媒体系,培育出新型的主流媒体。尤其是这些年全力打造的“新闻广角”官微和“新闻广角”APP平台,不再拘泥于单纯简单的利用与互动,而是打造了以泉州广播电视台为核心的电视生态战略发展布局,努力实现从服务观众向服务用户转变,把内容产品转变为IP资源,把体制内身份转变为市场主体。

从2015年开始,泉州广播电视台制定实施了《融媒体工作运行机制》,以互联网(《新闻广角》微信、微博)为核心,以传统媒介为羽翼,统一采访队伍,统一新闻品牌,以网络为新闻信息的第一发布平台,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和微信、微博新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发挥各媒介所长,对新闻事件进行统一策划和报道。在具体实施细则上,以新闻中心为框架,主任、副主任、栏目责编组成“编前会”成员,召开每天新闻题材现场策划会,将搜集题材、论证题材、策划文案、组织采访、整合传播、报道反馈与持续跟进一揽子预案进行讨论,每个栏目、每个新媒体按照选题价值,及时报送最优选题、最佳意见和建议给采访部,由采访部主任向各种类型记者直接派工,让一线记者具体实施。一线记者完成采访稿件后须即时提交到新设立的融媒体采编系统(新闻管理系统),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责编、编辑各自选择所需稿件,并根据各自平台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终极内容产品后,再根据各自流程适时发布。对于突发、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一线采访人员到达新闻现场后,第一时间回传文字(短讯)、图片或视频在新媒体平台滚动发布,采访结束后针对广播、电视需求做深度、集纳式报道在广播或电视上播出。无论是图文还是音视频,网络皆为第一发布平台。实施广播、电视、官方微信、微博、APP等各种媒介同运作、相融合,目的就是要极力打造泉州地面全媒体的主流媒体。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要素是“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陈敏、张晓纯的文章《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中认为,媒体人离职的四大主因之一就是传统媒体体制的禁锢,此外才是新技术冲击、媒体经营压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广播电视台如果不能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那么广电人才的流失仍将继续。当前,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瓶颈之一也是体制机制。近年来,泉州广播电视台相继进行各种机制改革,改变“内容生产商”固有定位,以“平台运营商”思路谋求融合发展,突破事业企业藩篱,实施两者并轨运行、并重发展。目前除了融合广播、电视、广电报、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和APP,今后还将发挥传统媒体在人力、内容、品牌等方面优势,在更多的垂直化领域开发新媒体项目,设立独资“广电传媒公司”或合资公司“福建海丝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打破传统体制机制,实现公司化运作,进行垂直化的全媒体发展,真正让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新闻产品和各种文化产品形态融合、经营模式融合、产业发展融合,最终实现向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转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哺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体。

政治导向与新闻舆论阵地的坚守

网络的开放性造就了“人人都是记者、随时随地都可发声”的局面,舆论乱象层出不穷。今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放在首位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之一,“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此外,“正能量”蕴含积极昂扬的动力和情感,鼓舞着人们积极向上追求新生活,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台,更应该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2015年,泉州晋江发生一起车祸,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央视的标题是《这也是“中国速度”!宝宝被卷车轮下,众人13秒抬车救人》。“13秒”和“中国速度”的联结,为事件进行了定性和意义抬升,在所有媒体报道中,这个角度最有力,这表明如何诠释事实的能力,以什么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代表着媒体的水平。诚然,讲好中国故事,要汲取解释性报道范式的精髓,强化对政府决策、城市规划、时事政治等“硬”信息的“软”解读,使硬信息有效“翻译”;在统合各种信息、多维角度和杂糅观点的基石上,要努力提供独到观察和深邃洞见,进而介入产业发展、影响政府决策。

信誉是媒体的资本,也是媒介商业模式赖以开展的基础。媒体自身的声誉关系到新闻的尊严。几年来,泉州广播电视台从拯救“阳光馒头”到发动“十元微爱”,将微信支付、网上银行等新工具与电视、微博、微信的多维传播、高效互动与及时反馈结合起来,在救助白血病患者小绍均和小蓓香、为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输血”等具体案例上获得巨大的成功,证明了新背景下新闻干预生活、重塑社会信任的可能。

瞭望社会与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新闻作为社会建构的关键要素还体现在“瞭望者”角色。现象学宗师胡塞尔说:“我的工作不是建造而是深掘,深掘那些最晦暗的角落,发现那些隐蔽的、未曾解决的问题。”而这正是新闻的使命。在新传播生态下,五光十色的形式创新固然需要,但新闻的公共性依然是必须坚守的价值标杆。时刻处在被信息轰炸的环境,我们正极度需要这些真正严谨的深度调查新闻人,来向受众呈现社会事件中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和逻辑,对于受众来说,这些客观深度的报道甚至比媒体人观点性的评论更为重要。传统媒体更适应做深度调查报道,因为传统媒体掌握着更优质的资源和更专业的记者,能够去发掘一个尚且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想办法以震撼心灵的方式去呈现新闻事件;发现故事、寻找信源、采访、查证、分析数据和信息等调查环节更能保证报道的质量。对于新媒体来说,深度调查只能作为其发展目标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调查报道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大、回报低,甚至还有惹官司的危险,因此新媒体必须同时要有其他内容的生产帮助盈利,才可能从中拨出一部分来为调查报道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多种传播形态决定了传统媒体的发展不是“与谁竞争”而是“与谁合作”。地方政府是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关系资源,这不仅仅是因为世俗理解中的领导与被领导、舆论喉舌的关系,而且是探索真正双向关系的机会。一方面,地方政府网站持续普及,这些网站可以链接到广播电视媒体机构,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权威资讯。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治理社会时对民众的诸多发动,需要本地媒体深度参与,以达成维系社会、凝聚民众的目的。

总之,传统媒体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有许多东西要抛弃,有许多东西要学会,也有许多东西必须保持。不管未来媒介形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报道者和传播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传统媒体有可能被削弱甚至走向没落,但是只要新闻不死,新闻人永远有他的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责编:刘原)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数字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主旋律影视作品人物精神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电视文艺节目对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处理评析

数字音乐的电视剧配乐设计与制作

从科教电影到科普电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