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电视文化节目的仪式化传播分析

作者:口刘全亮
口刘全亮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创新推出的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充分发挥电视文化栏目涵养心灵、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引发全民收看诗词节目的文化热潮。网上评论其“思接千载,情通万里”、“大气磅礴,润物有声”。笔者认为该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来自其文化担当和价值引领,来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创新表达,同时来自电视文化节目的仪式化传播。

一、电视仪式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

仪式通常被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具有高度形式性和非功利性的活动”,这种行为庄严神圣并具有周期性,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电视仪式是电视节目中以仪式化形态表达并传播的媒体事件或者活动,从而使电视节目具有仪式感和参与性,所以电视仪式是仪式社会化的重要形式。随着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媒介仪式已经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仪式化的电视文化节目,日益成为文化记忆与传承的重要载体。西方学者中对电视仪式研究的代表人物A·Rubin将电视分为“工具化电视”和“仪式化电视”,工具化目的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仪式化习惯性地满足娱乐需求。仪式化电视节目是指那些不以直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电视节目,如:综艺、娱乐、音乐、戏曲等节目,这些节目我们广义上称之为文化节目,是大众文化的电视化、仪式化传播。

《中国诗词大会》正是一种大众文化仪式,它借助现代电视手段,将曾经的精英文化—诗词,变成了普通受众欣赏并参与的狂欢。当周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客厅的电视机前,在大气稳健、平易近人的主持人董卿的带领下,在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这几位学者、智者的深入解读下,观众仿佛和屏幕中百余位诗词爱好者一起,走近了古诗词,领略诗词背后的故事,感悟到了中国诗词文化的精髓,让人情不自禁感叹:果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受众和选手们一起参与答题,沉浸在快乐与智慧的狂欢中,仿佛此时此刻,普通观众的生活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电视仪式成了忙碌、孤独的现代人的精神慰藉。

二、电视文化节目的仪式化传播特征和机制

仪式本身是一种庄严的典礼,它具有神圣的、文化的、群体的特征;在传播学中,传播仪式观的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研究二者的共同特征,我们可以概括出电视文化节目仪式化传播的几个特征:内容上强调文化与崇高,体验上强调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形式上强调群体参与共享。

1.文化与崇高

文化节目是当下荧屏的新宠和亮点,因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格局中,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观念和价值冲突中,那些千百年来沉淀下来、承载着我们民族传统和历史的优秀文化,最能直击人们的心灵,这样的文化节目,能够让人感受到崇高和向上的力量。如河南电视台《成语英雄》中的成语,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密码,代表着中国人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世哲学及世界观,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能从成语中找到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内容的仪式化呈现,营造了诗意景观,传递了崇高感。无论是水墨的LOGO和片花、百人墙大屏幕上诗词意境的呈现、选手深情的吟诵、众人的齐声朗诵,还是几位学者的从容分析解读、诗词内容和背景的书画形式表达,都让人感受到文化之美,感受到诗词的纯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典籍、意境。观看节目,吟咏诗词,一种崇高的情感在胸中流淌。仪式成为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

2.参与和共享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新郑皇帝故里拜祖大典》、《梨园春》等节目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提供一种群体参与的仪式。因为有了参与和共享,仪式的社会化才有意义,传播才成为有效的传播。《中国诗词大会》与目前众多的电视节目相比,在选手和受众参与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节目组在全国广泛征选参赛者,从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他们的年龄、职业等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爱好诗词,这就符合了仪式参与互动的基本要素。106位诗词达人组成的百人团现场同时答题,场面蔚为壮观,具有强烈的现场参与感。个人追逐赛选手的得分,不仅取决于选手答题的数量和难度,还取决于百人团的表现,选手每道题得分为百人团中未答对的人数。每场比赛表现最优秀的5位选手将获得下一场个人追逐赛资格。节目将选手对考题的考试、选手与选手的比拼,变成百位选手的同台竞技,这种不可预知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度竞赛模式,使场上选手可以多维度、多层次互动。赛制把以往的逐级淘汰变为循环多次参赛,选手失利之后可以东山再起,只要有实力,就可以走得更远。除了现场的互动,节目也在努力调动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观众可以扫描屏幕二维码,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直接参与;一时间规则没有弄明白,可以拿出手机查询赛制规则;甚至可以摇动手机竞猜结果,娱乐一把。更为难得的是节目能够引发客厅内家庭成员之间的参与互动,从播出效果看,夫妻、父母与孩子,甚至一家几代人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吟诗、赛诗、论诗,是何等的温暖和诗意!激烈的比赛在多维度参与互动下妙趣横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欣赏对手、享受比赛的过程。

3.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

经典诗词以其丰厚的意蕴和高度凝练、优美的艺术形式,记录并保留了民族的历史生活、风俗遗迹、道德情操等最具价值的传统文化,这些价值观和文化,是唤起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凝聚群体力量的核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至今日,这些境界仍是现代人情感的归宿,是人们心灵中的宁静港湾。诗词大会第一期擂主、失去双臂的大学生彭超最喜欢的一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需要从这种豪迈中汲取力量,不如意时,通过读诗来找到鼓励和感动。

三、多屏时代呼唤电视文化节目仪式化回归

电视文化节目的仪式化回归,捍卫了电视作为客厅文化主体的地位。在移动互联、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渠道多元,信息冗余,电视节目的客厅文化地位受到削弱和挑战。但相对于各种小屏来说,客厅中的电视是最适合仪式化传播的视频形态,仍将是视频消费的主要方式。正像电视、电脑、手机上丰富的影片资源并没有夺走影院的票房一样,因为电影银幕仪式化的传播方式、影院仪式化的观影感受是其他方式替代不了的。仪式化的电视文化节目继承电视注重传统、关注家庭、观照情感的优势,能提供独特的家庭收看体验,将是推动电视回归客厅、重新振兴的重要力量。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受到追逐和热捧,是人们对消费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电视节目的反思和批判,是对有情感、有风骨、有温度、充满向上向好向善正能量的节目回归客厅的呼唤。

要加大电视文化节目创新力度,促进文化节目仪式化回归。在实践中研究运用仪式化传播的特征和要素,指导节目生产,用仪式化的节目形态、个性化的符号系统,促进节目风格化、品牌化,是电视节目创作创新的有效途径。除了文字、诗词、戏曲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传统节日、民俗、建筑、美食等等,可供电视节目深度挖掘。节目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综艺节目、演播室节目、户外真人秀、纪录片等等。在视听要素的选择上,要综合运用竞赛元素、英雄元素、故事元素、情感元素、娱乐元素、新媒体元素等。电视文化节目要充分展示文化之美、仪式之美,达到观众乐于收看和参与,并愿意深度沉浸的仪式化传播效果,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公众文化仪式,更好地发挥电视文化节目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责编:马莉莎)

 

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数字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主旋律影视作品人物精神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电视文艺节目对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处理评析

数字音乐的电视剧配乐设计与制作

从科教电影到科普电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