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淬炼自己,把握住自己人生的罗盘,驾驶自己人生的战车,以自己的速度,健康平稳安全行驶在自己人生的轨道上,直至健康平安终老只要我们真的想这样。
插图 孙元前一段,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位无官、无职、无权、非星、更非富的老人安详故去,这位老人就是杨绛先生。
百岁杨绛静悄悄地离开,却能瞬间引爆一个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乃至不同政见的民众,共同抑制不住、自发由衷地缅怀敬仰,且少有杂音,而原因又远不是因为她长寿——在这利益分化、思想多元、精神层面极度分裂的当代中国,殊为罕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纵观杨绛的百年人生,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也没有惊世骇俗的鸿篇巨著,与其夫钱钟书相比,她的锐气与光芒都略有不及,但为什么会在平静离世后,仍受到各界如此隆重地悼念与追思?为此,《中外管理》总编杨光非常有情怀地约我写一篇关于杨绛的文章,希望也给职场人士些启迪。
纵非老人真迹,绝对百岁箴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是据传出自杨绛的这段百岁感言,网上疯传,满屏都是。虽然有人说这并非出自她亲笔,但没有人否认这段话很符合杨绛先生的境界,同时在当今中国,也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杨绛去世的当日,一位30多年前的中学同学,千里之外,微信给我这碗鸡汤,可见其醇厚温度。三四年前,我夫人也曾读给我听过这段百岁感言,而且读第一次,我就走心了,并在不同场合引述这段话。
从中,我们品出了杨绛历经百年沧海后的淡然、怡然、豁然。这段话之所以引起公众的高度共鸣,其根本原因是,当今社会正处于剧变转型时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尤其年轻人,感受到了更多挑战和焦虑。本该埋头奋斗的年龄,却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无望。于是,各个年龄和各个层面的人共同渴求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期盼“与他人毫无关系”、“与谁争都不屑”的桃源世界与高古境界。
《老子》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胜人者力,胜己者强。
回顾杨绛的百岁人生,发现她一个很大特点:她与其夫钱钟书,在任何情况下,既不战天,也不斗地,更不争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自胜。这一对伉俪都是当之无愧的胜己英雄。正因为杨绛胜己,才有了她的九度人生,并且在我眼中至今无人出其右,甚至包括其夫钱钟书。
景素奇 北京腾驹达猎头公司董事长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订阅号jingsuqi 一、高度
常态的人生大体分三类:平庸的人生,邪恶的人生,有高度的人生。平常人们大多是忽略平庸的人生,抨击鞭笞邪恶的人生,赞美、关注有高度的人生。凡是人们关注、学习、崇拜的人,都是有高度的人,包括我最近几年写的职场人物,无论命运跌宕、甚至身陷囹圄,或死亡,都是有高度的。杨绛更是如此。比如她的译作《堂吉诃德》,就是该作品翻译上的高峰。然而,杨绛与众多人物不同的是,她的人生不仅有高度,更有长度——长得令众多有高度的人物望尘莫及。
二、长度
杨绛活到了105岁,而且是健康平安地终老,这把人生之尺足够长了。
查阅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左右。能活到105岁,估计也就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一个人能健康平安终老看似平淡,实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排除遗传因素,只有胜己者才能做到。因为人生漫漫路途中,有太多的意外和不确定。杨绛能高寿105岁,就是万里挑一的胜己者。
有人说:凭当今的生活条件,人如果活不过80岁,就全赖自己。但绝大多数人都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嘴,狂饮暴食;迈不开腿,随意懒惰,制定好的健身计划随便就荒废了;计划好的作息安排,因漫无目的上网、刷屏、聊QQ、玩游戏都耗去了,正事都没有干。这种不自律,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日积月累,不仅工作无效,而且健康下行,中年就毛病一堆,更别说80岁及格线了。即使中青年人,经常也会有毛病发生,而预防颈椎问题,每天早晚各花费2分钟做一次小燕飞即可,但就这简单的动作,绝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宁愿日积月累,积劳成疾,再花巨资去四处求医问药。所以,我们甭天天想着战天、斗人,还是先胜己。
杨绛能健康长寿平安终老,关键是战胜了自己,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健身、规律作息等习惯。尽管可能“百岁感言”不是杨绛写的,但我还是深信只有活过百岁的人,才会有如此感悟。健康长寿才是最大的福分,不然凭什么体验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妙曼的风景呢?何以欣赏百岁风光呢?不活百岁,又何谈百岁感言?
三、厚度
健康长寿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做事。只有做了事,做成了事,人生才有厚度。杨绛在百岁人生中,一直在积极地做事,且做成了很多事情,完成了人的第三种使命:“要让自己的付出大于自己的所得,对社会有正向积累”。
如果以时间为横轴,她所做的事为纵轴,我们不妨欣赏一下杨绛的人生坐标系(参见图表)。
杨绛一生还有诸多作品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发表,并辅助钱钟书写作完成了名著《围城》。
大多数人的人生职业成就只是一条水波纹线。优秀者,也只是一条抛物线,像褚时健、杨沛霆这样六七十岁后再新画人生抛物线者很少。然而,杨绛的人生却是多条抛物线:她通晓英、法、西语,是著名女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30多岁,发表话剧《称心如意》;50多岁,发表译作《堂吉诃德》;70多岁发表《洗澡》、《干校六记》等小说、散文论集、译作;90多岁,出版人生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缘》;100岁后,仍能出版《杨绛文集》。可以说,杨绛的人生成就,与那些读了很多书、拥有高学历,但为了养孩子,做了专职太太的知识女性相比,有巨大反差。
杨绛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就是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懒惰的天性,战胜了随年龄增长,体力、精力不支的客观要素。这需要怎样的坚韧意志?需要多强的定力?杨绛在其生命中一直在创造,在贡献。而且其很重要的成就,都是在百岁前后完成的,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但我们很多职场人却是这样的心态:四五十岁,就不想继续奋斗了,退隐江湖,与时代脱节,与社会脱节,如果这样,世界真的就与你无关,而不是杨绛的感悟:“这世界是自己的,而与他人无关”。四、精度
杨绛不少作品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很大。比如晚年译作《堂吉诃德》,被公认为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并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原因是什么?其实,杨绛在翻译《堂吉诃德》之前,并不会西班牙语,为了翻译好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文学典范,她专门抽出时间学习西班牙语,而此时她已是天命之年。而等到中译本全部完成出版,她已是67岁了。
这是什么精神?这不仅仅是“奋斗精神”,还是当今时代最稀缺的精神——工匠精神。
2014年,103岁的她,还在完善她1988年出版的小说《洗澡》,完成续篇。杨绛对自己的作品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孜孜以求,并精心爱护,让自己的作品日臻完美。这就是工匠精神。
她的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她校正钱钟书的手稿,以及妹妹杨必的作品。如果没有这种工匠精神,她92岁时出版的作品《我们仨》,何以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在图书出版泛滥、网络版权不规范的今天,即使各出版社打造的精品图书,发行量2万册已经很了不起了,能达10万册,那一定是天量了。没有精雕细琢,没有真情融入,没有细节的完善和完美,在今天,发行量何以过百万?这是杨绛另一个胜己体现,不贪多,必求精。
这种工匠精神在我们今天的职场中,尤其显得可贵。当今,太多的人,心态浮躁,急忙忙,心慌慌,只求完成、不求完美。就连我们的住房、入口的食品药品、穿的衣服、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都有大量的次品、废品和危险品,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缺乏工匠精神。人生,做100件合格品,也不如创造一件精品。
五、溶度
杨绛又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如此多的精品呢?杨绛出生于乱世,曾远赴他国,后居于沦陷区,又经历内战,及建国后一系列知识分子被整运动,直到荒唐的文革。文革后进入短暂的希望田野,随后又是“一切向钱看”的大潮来袭。如此百年间,杨绛长期为其所困,却始终不为所动。
抗战时期,杨绛居住上海,遭遇鬼子上门盘查,从容淡定,智慧应对,波澜不惊。文革期间,不选边,不站队,不表态,实在躲不过了,丈夫钱钟书被戴高帽子,干脆自己也主动戴上,而且二人相视一笑。这是何等豁达的人生?
1992年后,全民卷入商业大潮,太多的学人守不住了,一切货币化、交易化,有教授明确对学生喊出“一年不挣400万就不要来见我”,北大清华也争相统计学子中出了多少高官。而学术、学问,没人过问了,甚至变成了赚钱的道具。杨绛与钱钟书生前就广受推崇,但他们不仅不去追风赚钱,反而把平生800多万稿费全部捐给了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前后比较,真是云泥之别。
面对人生百年的沧桑巨变,面对世事变迁和动荡,任何人都会恐惧,都会有邪恶的诱惑及贪婪,但杨绛先生安然走过,从容应对。即使文革期间,女婿自杀,以及后来女儿、丈夫相继去世,她都是那么一句:“不急,有我呢”。这是何等的从容!在相濡以沫的钱钟书去世后,87岁的她竟独自一人在人生的边缘从容淡定地行走了18年,战胜了内心的孤独和伤痛。这是何等的坚强!
杨绛在如此恶败环境下,从不抱怨,持续做事,做很多的事,还以工匠精神做精致的事。这就是人生的溶度——把时代的一切都溶解了,溶解了时代的风霜雨雪,溶解了时代的坚冰和雾霾,溶解了时代荒唐和愚蠢,溶解了时代的贪婪和邪恶,也溶解了自己人生的苦难。把一切溶解成自己人生的溶液。
天时、地利、人和,是干成事的前提。然而,要想干成真正令人钦佩的事,就应是在天不和、地不和、人不和的前提下,仍把事情干成。怎么干?自己主动去和天、和地、和人,做到这三和,就是己和,就是一个人溶解的力度,即人生溶度。
杨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一个人生哲理:人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但可以选择自己活着的方式。不随波、不逐流、不抗击、不领潮,任何环境、任何突变,哪怕是天崩地裂,都一样从容淡定。这正是当今大多职场人士最缺乏的,任何一个工作环境都不是十全十美,都会有诸多的不如意,怎么办?抱怨没用。最好学会战胜自己,练就自己的溶度,溶解一切不利因素为有利。六、态度
杨绛能有如此人生溶度,遭遇任何事情都能淡定与从容,其背后的支撑究竟是什么?当然是人生哲学,折射出来的是人生态度。“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这既体现了她的人生哲学:不与人斗,更不与天斗、地斗外,也展现了自信的人生风范。有了这样的人生哲学,就会准确把握入世和出世人生态度。
《百岁感言》透出了杨绛的做事哲学:做事时,要把事情做好,要渴望波澜,渴望妙曼风景、外界的认同;但对待做事的结果,不管是否有波澜和风景、他人是否认可,都要内心从容与淡定,只要自己认可就行;即便自己不满意,只要尽力了就可释怀。职场中,大多数人只是把工作当任务,只求完成,不求完美;还有的人,做事太期待他人评价,太渴望他人的认同,结果反而做不好;还有的人,做事太追求完美,对自认为不完美的事情,耿耿于怀;还有的人,事情受挫了,不仅想不开,还自我伤害。人的一生,做事过程中,要一步一步坚定前行,但无论结果如何,内心都要从容与淡定。正所谓:入世心态做事,出世心态做人。
读百岁感言,不要误以为杨绛纯粹是出世心态。纵观杨绛人生,她做任何事都是以入世的心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菲的成就。即使丈夫钱钟书去世后,到了百岁高龄,仍能以积极的心态做事。但杨绛做人以出世的心态,不看重他人的评价,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做好自己即可。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职场中,职业经理人不要太在意他人评价,集中精力干事,才能把事干好。
七、温度
认知并扮演好自己每一个角色,人生才有温度。
有人这样评述杨绛:她是专家学者,是作家、翻译家,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她是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扣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
杨绛入世而又脱俗的特征在这段评述中精彩地体现出来了。职场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先入戏,扮演好每一种角色。每一个人在组织中都是多重角色,在家里也是多重角色,扮演好每一种角色,准确把握到位,才会有健康的职业生态系统。
而扮演好每个角色,最重要的是心态。有了好心态、做事才会有好姿态,展示出来的是好状态。有好状态,才会有好结果,人生才会精彩。能把每一种角色扮演好的人,他的人生才会对生活和生命充满深情,角色的对应方才会体会到你的温暖,你的人生才会有温度。有温度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正确的态度、溶化万类的溶度,有品质的精度、有波澜起伏的厚度,有长度和高度。这样的人生才叫有温度的人生。
八、亮度
只要是人,谁不活在社会评价体系之中?在这高速深刻巨变转型的社会中,升官、发财、成名,这些诱惑与压力都太大,因此只要活在现实的世俗之中,难免要在权力、财富、荣誉的山上攀登。但同时,也要活在自己内心的世界的评价之中,是否自由、快乐、幸福?人应该活在外部社会评价和内心评价的平衡和谐之中,既遵从世俗的评价,也要听从内心的呼唤。不要一味陷入世俗之中,完全被社会评价所控制,驱使自己的欲望膨胀,最终像司汤达笔下《红与黑》中的主人翁于连那样步入邪途,毁了自己。应像杨绛一样,105年的人生风雨,虽然时刻经历着动荡不安,家庭不时有天灾人祸,变幻不定,但总是豁然应对。
人来源于自然、融于社会,最终再回归自然,而精神、思想、作品则继续流传于社会。这就是人生的要义。不然,白来世上走一遭,从尘土来,归尘土去,一点痕迹没有,对不起造物主,对不起生命。俗话讲:人死如灯灭,指的就是这些一点痕迹也不留的生命宿主。如果能像杨绛这样,人的生命宿主消亡了,但其精神、思想、作品还流传社会乃至于她的去世,都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社会虽然浮躁嘈杂,但大家内心还是倾慕高古情怀的!——不论生还是死,都像灯塔一样,照亮他人和后人的路。这样的人生才有亮度,才不白来世上走一遭。
九、速度
物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速度,速度是矢量。矢量,就是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杨绛为什么人生能有前述八度?就是因为她在按自己的速度,沿自己生命的时间轴方向前进。按自己的速度前进,也必须战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禀赋、性格、教育知识背景、社会资源基础,还有自己的职业环境和生态环境。人要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能以什么速度前进,知道外部环境能接纳自己行进的速度,不能一意孤行。回看杨绛的人生速度,会发现:在34-44岁的11年时间,和55-66岁12年时间,没有作品问世,原因是这两个10余年时间,外部环境动荡,原有行进的速度不适合了,必须调整速度,慢速前行,甚至零速休整,这才叫智慧人生。所以,战胜自己,并不是一味消极,一味打压自己。要敢于说不,敢于对自己说不,战胜自己的软弱和人性的贪婪,处理好玉碎和瓦全的关系。
牛顿、爱因斯坦是天才,这是我们学不会的。杨绛不是天才,而是人才,她能做到的,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认真淬炼自己,把握住自己人生的罗盘,驾驶自己人生的战车,以自己的速度,健康平稳安全行驶在自己人生的轨道上,直至健康平安终老。
杨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一个人生哲理:人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但可以选择自己活着的方式。不随波、不逐流、不抗击、不领潮,任何环境、任何突变,哪怕是天崩地裂,都一样从容淡定。这正是当今大多数职场人士最缺乏的
人应该活在外部社会评价和内心评价的平衡和谐之中,既遵从世俗的评价,也要听从内心的呼唤。正所谓:入世心态做事,出世心态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