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外管理

西北牛的“拉面经济学”:先安己,后济天下

作者:朱冬
文/本刊记者 朱冬

“拉面”和“兰州”就像一对“孪生词”,提起拉面,就让人想起“兰州拉面”。但如果说其实中国80%的“兰州拉面”都是由青海化隆人开的,那可能多数人要“惊呆了”。

提及青海海东市的化隆县,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它——国家级贫困县!

穷到什么程度?回、汉、藏、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化隆县,十年九旱,天灾频发,全县23万人口超六成贫困。泥巴糊起来的房子,甚至安不起门窗。通常一家人守着几亩地,没任何其他收入来源。大部分孩子没钱读书,八九岁就辍学放牛……

化隆人被穷逼得造过枪,淘过金,也学会了一门全国闻名的手艺——拉面。

2015年,从海东走出来的化隆人在全国开了2.9万家面馆,创造了180亿元的产值,拉面也成为化隆乃至青海地区的支柱型产业。

但是,如此庞大、乐观的数字背后,却暴露出种种问题:虽然拉面经济是化隆经济驱动力的引擎,但家庭作坊式经营、产业链断裂、缺乏品牌意识以及连锁效应匮乏等诸多困境,始终掣肘着地区脱贫。化隆人一直没有摆脱蒙昧贫困的生活,也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人成为兰州拉面品牌的“打工者”。

西北牛(北京)餐饮服务有限公司CEO张楠,发现了藏在化隆拉面背后的“金钥匙”,但他也看到了化隆日趋逼仄的贫困状态。他觉得一个企业虽然需要“先安己,后济天下”,但发展公司与承担社会责任同样重要。“担负社会责任”并没有具体的度量衡,但足以称量一个企业的商业道德与情怀。

边投资,边带着当地农民脱贫

张楠当初开面馆的初衷,只不过是给自己赚点“零花钱”。2016年初,抱着在当地找优质低价牛羊肉的想法,他走了一趟青海,却没想到由此自己的从商理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到了化隆县他才发现,当地牛羊肉的价格几乎与北京市场一样,并不便宜。而当地很多人没工作,有大量闲置的劳动力。权衡之下,张楠萌生了在当地建畜牧厂降低成本同时带动就业的想法。

张楠对《中外管理》说:“其实我很想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着他们一起赚钱,你如果亲自去了那个地方,也会跟我一样想去帮助他们。”借助化隆天然牧场的优势,张楠开始筹划种植青稞、燕麦等作物,养殖牛羊。从当地老乡手中把土地承包过来,农民有承包收入;雇佣当地农民,进行作物的种植、维护、收割,和他们形成劳动雇佣关系;同时,他无偿资助了石大仓乡文家山村、加合乡中拉干村、二塘乡角扎村、德恒隆乡牙曲村等多个村子的多名五保户老人以及孤儿。

事实上,在公司成立初期,加工厂还没有做起来的时候,资助老人和孤儿就已经开始做了。张楠觉得,这种援助是公司所有合伙人的共识和发愿。同时他深刻感受到,化隆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援助,还有知识援助。

“我们第一次去化隆看到很多10岁左右的孩子,在门口玩泥巴,而在北京这个年纪的孩子在玩什么?是智能机器人,是无人机。”巨大文化教育差距让张楠十分震撼,对于公司,他也有了更长远的设计:当地回民很多是小孩子、年轻人,他们是一个封闭的群体,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落后。如果没有拉面这个手艺,基本上就没有收入来源。如果把这部分人带动起来,让他们在农牧、养殖等方面有专长,让他们学会创造利润,公司也会有一个长远发展。张楠称,未来公司逐渐扩大,要聘用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人为自己所用。甚至等到能力足够大以后,会考虑办一些公益学校,让那里的孩子们上学学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楠希望调动化隆人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不是单纯地给他们捐钱,做慈善。而要让他们动起来,要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报酬和生存价值。在张楠看来,企业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去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配置,才是可持续的、长远的商业战略。

短短三个月,眼看着青海畜牧场和加工厂等一系列配套工厂逐渐建起来,当地村民也开始就业、干活,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缺钱”。

“最 开始创建科技畜牧厂的时候,我只想投30万,给北京的面馆自给自足。但后来发现,当地情况和北京需求让我开始追加投资。公司创立初期没有收益,但工厂不能停工,那些日子几乎每晚都睡不着觉。”张楠坦言。

幸运的是,他的“贵人”也特别多,“每次遇到资金投入问题,总会有人带着钱来帮我。不知道他们是看中我这个事业,还是看重我的善心。与其说这是从商的侥幸与好运,不妨说这是冥冥中对我们企业良心的一种回馈。”

盘活地区经济,向城市输送无公害食材

为什么业内都知道青海牛羊肉品质好,最好吃的黄牛肉也比不上青海的牦牛肉,但其畜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张楠告诉《中外管理》,现在海东化隆地区,农民散养牛羊的方式和水平依然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牦牛一年生一季,一季一胎,由于牧草短缺,会产生很多瘦牛、病牛,死胎率很高。于是,他去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请了一些饲养、繁殖、营养学方面的专家做顾问,实施现代化散养。

从畜牧养殖基地开始,张楠的产业链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也开始实施西北牛的“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盘活地区关联经济。将当地有特长的人集中到一起,进行细化分工,除了牛羊养殖,产业链后端比如加工厂、屠宰场,以及一体化循环体系如蔬菜种植基地、养殖种植基地一并建设起来。尤其突出特产,比如循化辣子、乐都红皮大头蒜、大葱、蒜苗、青稞、燕麦、土豆等都开始大量种植。

第二步,向北京市场输送无公害副食产品。张楠说,西北牛联系了北京70多家化隆人开的拉面馆,给他们提供无公害食材。西北牛自己养殖的牦牛,运到北京后价格与北京市场持平乃至更低,很多化隆回民都非常信任来自家乡的食材,也基本达成了进货协议。

规模化生产无公害食材,不仅仅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品质,以及拉面馆的营业额。

以西北牛位于八角游乐园的一家店为例,它正是从一个化隆人那里收购而来的。收购之后,该店每天的营业额提高了1000多元。“我们的秘诀在于原材料,一方水土养一方牛羊。一些需要特殊工艺的菜品,比如凉拌牛筋、羊筋、羊杂,甚至青海酸奶等,只有原产地的材料才能做。”张楠介绍。

而除了原材料,他认为行业专业度也很重要。在西北牛,还有一只“御林军”——从事拉面行业30年,甚至拉面锅一揭开,看汤就知道卖了多少碗面。有材料与制作两大保障,基本保证了食物的品质和口感。

在张楠眼里,拉面不仅仅是一个服务行业,更是一个民生行业,配菜标准、卫生状况、食客感官体验,以及消费者是否吃到安全无公害的食品,都关系重大。

所谓社会责任,是企业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去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配置,这恰恰是可持续的、长远的商业战略

催生行业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再定义

放眼全国市场,“拉面军团”崛起,却没有催生出一个响亮的“化隆拉面”品牌,很多化隆拉面馆目前依然打着“兰州拉面”的招牌开拓市场。

缘由何在?症结又何在?“化隆拉面”很难做大做强的悖论在于:由于拉面行业手工制作的天然劣势形成的天花板效应,导致很多胜利者离场,腾出空间给新来者。整个行业始终在低端、零散的状态徘徊,迟迟难以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自然很难打造品牌。

面对“化隆拉面”的易帜之困,张楠认为很多回民的面馆,接触范围小,服务能力弱,想要拔高他们的层次,就需要深入发掘品牌价值。而西北牛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中国化隆拉面品牌。实现店面管理标准化、中央厨房保障配送口味,同时有每个店严谨的走访机制等。“当我们建立一个行业标准时,势必会对那些不够规范的店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在经济社会,消费者对店的认知和反馈,必然反馈到一个店的营业能力中,同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开创了一个品牌。”张楠自信地说。

对于化隆品牌的打造,也绝不限于一碗面。西北牛今后的规划是:以拉面为窗口,拓展特色食品和深加工,比如青海本地酸奶、人参果、冬虫夏草、枸杞等。在研发特色新菜品方面,以青藏高原的全餐为主打,将手把肉、铁锅牛尾的油腻做法改良,开发出清淡、健康、绿色的系列菜品。

张楠的理想,是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打造一个全绿色的东方快餐品牌。而当化隆品牌真正被建立起来时,甚至可以肩负起宣传美丽青海的使命。

“化隆其实是个净土。从山脚到山顶,都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美景。气候、景色非常适合旅游度假。但那个地方的基础建设跟不上。我们未来甚至设想,通过我们的畜牧业发展旅游。比如:先发展精致牧场,50亩一个单位,在每个牧场招领一个小农场主。这个牧场既是一些高端用户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直发北京,同时也是这些家庭的后花园,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来体验,什么是种植,什么是农牧。接触自然,热爱自然……”张楠这样描述。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对于拉面这门生意,除了经营企业的事业心,支持张楠更多的,就是这份社会责任情怀。他也期待通过这种商业流动,能够让青海同胞早一点脱贫,在拉面这个领域,建立新的行业标准,打造民族商业品牌。

图 东方IC管理点评

企业在建立、发展的初期,需要充分考虑对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负责,这是一个成功企业的第一步。西北牛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例讲述企业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去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才是可持续并且长远的商业战略,这是无形或潜行资产。“德在利先”做一个有感情,有温度,有人情味的企业,才能在这个冰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了企业形象和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点评人:碧朗湾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 刘凯

 

从美“矿业破产潮”看新实体经济成长性

万科控制权争夺的“纸牌屋迷局”

中国民企不玩了,怎么办?

欧洲杯营销,海信是赢家吗?

购物节产物:电商比价利器风靡

VR+传统行业,改变了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