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投资与理财

躁动焦虑的6月

作者:口张嗣兴
口张嗣兴本刊特约专栏作家,原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

世界经济陷入了投资减少、生产率没有提高、贫富差距扩大、支出没有增加的恶性循环。改变这一切需要结构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革在取得成果前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在政治上也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

由于厄尔尼诺的作用,全球天气严重失序,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由于冷战思维在一些国度死灰复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发生。无论是欧洲还是亚太,到处都是暗流涌动,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危机。

由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内,世界经济看不到光明前景。世界经济陷入了投资减少、生产率没有提高、贫富差距扩大、支出没有增加的恶性循环。改变这一切需要结构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革在取得成果前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在政治上也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再次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进入6月,这个世界充满躁动与焦虑。与中国有关或者说就是针对中国的有这么几件事,我们是必须关注并应冷静应对之。

一是冷静应对中美关系。近时,美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对中国表态强硬,气势咄咄逼人;今年美国大选期间各位候选人在涉华问题上肆无忌惮“敲打”中国,怪论奇谈不断。何以至此,仔细分析应当是来自对中国力量逐步接近的“焦躁不安”和对中国战略走向的错误解读和误判。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模式”彻底破产,美国影响世界的“软实力”大打折扣;而与之相反,中国的发展顺风顺水,一往无前,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优势亦渐趋明显,中国的发展道路吸引力不断增强。这让美国人忧心忡忡。“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这一点美国朝野已无争议,他们很清楚,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经济增速近30年均10%,即便进入新常态GDP的增长率降至6%~7%之间,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是正常推算,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这虽然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实力就将全面超越美国,但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多年以来“美国世界第一”,而现在面临挑战,还是深深地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进一步还要影响到世界的“领导权”,这不让他们焦虑似乎也不现实。美国人的纠结还在于当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美国政治家斯考克罗夫特和基辛格对中国关系的描述是“十分复杂”。希拉里在《艰难抉择》中认为“美中关系正在驶进未知水域”。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美中两个大国之间,如何处理,确实需要中美两国的大智慧。面对美国的“战略焦虑”,中国需要冷静应对,通过对话与交流减少疑虑和猜忌,逐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增强中美关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尽力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

二是稳定人民币汇率。进入6月,全球各大央行异常忙碌。6月16日,备受关注的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再次跌入谷底。16日凌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最终以10:0全票通过,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美联储议息会委员会认为,自今年4月以来,尽管美国经济活动增速有所回暖,但就业市场的改善却在放缓,通胀依然低于2%的长期目标。此外,5月美国非农数据远不及预期令市场大跌眼镜,再加上英国脱欧公投悬而未决,所以美联储这一决定符合之前市场的预期。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及之后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发言整体偏“鸽”派,市场加息预期大幅延后。当前期货市场显示,7月加息概率仅为7%,9月29%,12月概率也低于50%,意味着年内或不再加息。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这一结果公布后,美元对欧元、英镑、日元、离岸人民币贬值幅度迅速扩大,其中美元对日元贬值幅度扩大至0.5%。在外部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此次颇为“淡定”。尽管此前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破6.60重要关口,但很快已重回稳中有升的轨道。美元对离岸人民币贬值幅度扩大至0.35%,跌233点。在市场尚未完全“消化”美联储最新决议时,日本央行在接续的利率会议上也选择按兵不动。对于近期不断飙升的日元汇率,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彥特别强调,不希望看到日元走势脱离基本面,汇率走高对日本国内的物价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就在他发表讲话期间,日元涨幅进一步扩大。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一度扩大到224%,报103.77。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全球多个风险点不断向市场释放出的压力,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加入到了这场混战之中谋求自保。俄罗斯央行在6月10日下调关键利率0.5个基点至10.50%;此前一天,韩国央行意外下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25%,创历史新低;新西兰央行虽然在上周议息会议中选择维持利率在纪录低位2.25%不变,但仍强调保持进一步宽松倾向。在目前金融市场高度全球化的前提下,各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随着美联储步入加息轨道,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继续加大宽松力度,与美联储背道而驰,货币政策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这必然会给市场资本流动、利率、汇率带来很大的波动因素。近期诸多风险事件的叠加,无不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干扰”,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延伸,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仍将成为主旋律。对于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由于英国退欧公投和美联储议息两个风险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预计在6月7月都将保持弱势。三季末人民币汇率具备再次走强的条件。一方面,季节性因素可能带来贸易顺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人民币可能在2016年9月正式进入SDR货币篮子,带动一些经济体参考该货币篮子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此外,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开放政策有望持续发酵,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今年确保汇率稳定仍是当务之急,毕竟避免人民币贬值预期有助于人民币加入SDR后提升国际地位,同时,也为防范金融动荡,为国内加速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企稳创造条件。

三是坚持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6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触碰5年多来的最高点——升至1美元兑6.6047元人民币,超过一些人视为心理关口的水平。晚些时候,又回落到6.60关口以下。这种情况是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决定不将中国A股纳入其指数后发生的,这令很多分析家吃惊。上次这两种情况发生时都曾引起全球投资者的紧张。去年,MSCI拒绝纳入中国A股后,中国股市在几周内下跌了40%。而这次中国投资者除了略有失望外,并无太多负面情绪。基于利空出尽的预期以及对“深港通”可能近期宣布的憧憬,A股市场当日即出现大幅反弹。中国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中国投资者也越来越能冷静应对市场变化了。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邓舸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会受到MSCI决定的影响。建设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是我们自身的需要。A股改革的大方向,与MSCI的要求不矛盾。权威人士通过《人民日报》指出:“股市要应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注册制改革也还在推进过程中,这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的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若这些改革逐步落实,加入MSCI指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教授、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哈罗德·詹姆斯最近撰写发表了一篇文章《反全球化新浪潮:拒绝外来者》,在文中他讲了两段很有意思的话:“最近在日本伊势志摩举行的G7峰会上,有一种明显可感知的不适感。当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领导人们再次会晤之时,我们无从知道其中哪一位将会是民粹主义者。”“今天,全球化的反对者不是在拒绝外国产品,而是在拒绝外国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贸易协议中,有关投资者保护条款的争议焦点在于,保护外国企业利益的投资法庭或将破坏国家主权。”在世界经济陷入困境的眼下,这样一种思维或许还会蔓延,正是蔓延的这种不合作思维将会使世界经济更深地陷入困境。在这样一种情势下,思想、文化、民族与宗教等问题都可能发生激烈冲撞,意想不到的不合常理不合逻辑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随时准备着,冷静应对。

这个6月躁动焦虑。

 

趁年轻可以任性一把

156%中国企业债务率居高474元 “妖王”股票 8个月涨15.8倍被罚

中国首次公布公务员716.7万人5000万人吃财政饭

薛洪言:负利率时代如何管好你的钱包

躁动焦虑的6月

职场新人如何赢在起跑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