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那种全身布满脂肪的人才是肥胖。用医学术语说,这叫全身性肥胖,再形象一点,称均匀性肥胖,即脂肪匀称地积聚在四肢及胸腹。
全身性肥胖,常依据体质指数判定,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身高(米)2,比如某成年人身高 1.60 米,体重 70 千克,体质指数=70/1.62=27.34,单位千克/米2。
在我国,体质指数在18.5~23.9属于正常,小于 18.5 为消瘦,在 24 ~ 27.9 是超重,等于或大于28即肥胖。当身高一定的情况下,体重越重,体质指数越大。
有些人体质指数正常,医生却还认为他是肥胖。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种肥胖叫腹型肥胖。
将军肚、啤酒肚最典型
腹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的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故腹型肥胖又形象地称为中心性肥胖、内脏型肥胖。肚子大是其典型特征,也俗称啤酒肚、将军肚。
腹型肥胖多表现为苹果型身材,腰围大于臀围,四肢较细。我国定义腹型肥胖的最新标准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在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中,也有14%的人表现为腹型肥胖。所以诊断肥胖,不都是体重说了算。
腹型肥胖,杀伤力更大
肥胖本身能对抗体内分泌的胰岛素,使其变得不敏感,不能发挥正常降糖作用,引发2型糖尿病。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健康的杀伤力更大。
比如过多的内脏脂肪,极易造成脂肪肝的发生,加剧胰岛素的不敏感性,导致进一步的血糖异常,这样要控制好血糖也并非易事了。
再例如,全身性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7倍,而腹型肥胖患者患糖尿病风险达到正常人群的10.3倍。
腹型肥胖极易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异常,导致内脏脂肪更易分解,进入血液里的脂肪含量也升高,形成高血脂。内脏脂肪不断生成又分解,成了高血脂患者的噩梦。这些代谢紊乱互为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糖脂代谢紊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血管不再弹力十足、畅通无阻,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悄然降临。
不仅如此,腹型肥胖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也有影响,腹型肥胖者的心腔增大、心脏舒张功能的降低比超重者更为明显。此外,血尿酸升高和内脏脂肪的增多也有密切联系。
提醒一下,腹型肥胖并非2型糖尿病患者专利,前面说了,腹型肥胖是很多疾病的亲兄弟,相当一部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脂肪肝患者也会合并腹型肥胖。
有的人或许现在还未发病,但也已经出现了腹型肥胖,此时不能等闲视之,赶快管住嘴,迈开腿,减重瘦腰吧!另外,减重瘦腰也不能太快,一般建议一年内体重减轻7%~10%,腰围达到正常范围,即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积极防治腹型肥胖的发生很有必要,即使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超标,也要积极干预,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高、体重确定饮食摄入方案,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天快走大于3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五天,必要时给予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
(编辑:张小可)